分享

男孩害怕孤单深夜痛哭:养废一个孩子,使劲逼他懂事就够了

 富书 2020-06-19

: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用爱和尊重喂养,才能等到最好的花期,尽情绽放,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力去维护好他们的天性。

 

作者:雪儿(爸妈进化论主笔)

01

进化妈

很孤独很害怕

可我必须坚强

近日,一条“男孩害怕孤单深夜痛哭,吵醒邻居报警”的新闻戳中了很多父母的泪点。

这个9岁男孩的父母都是司机,全在夜晚出车,夜里自个守着空荡荡、冷冰冰的家,抑制不住对父母的思念和悲伤,趴在窗台上失声痛苦起来。

邻居被一声声凄凉的痛哭声给惊醒,以为是哪个孩子遭遇了暴力,立马报了警。

警察敲开门后,孩子仍然抑制不住 ,抽抽泣泣,一个劲叮嘱警察叔叔:千万不要给我妈妈打电话,她太忙了,出不够车就拿不到工资。

叔叔说:再忙,孩子也要顾啊。孩子连忙哭着解释:她顾我的,早上顾我,生活上也顾我,只是晚上没时间。

诸多为人父母看得都不由内心一紧,多懂事的孩子啊,体贴父母的不易,紧紧捂着自己的胸口也要佯装坚强,在深夜里独自痛哭,像极了一个男子汉。

也有不少人会认为,这对父母真幸福,生下这么个懂事的小暖男,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银河系。

一般9岁的孩子正在干什么?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模样,会缠着爸爸妈妈去游乐场、会在夜里蹬被子,也会任性地要妈妈在临睡前讲故事。

这孩子的父母一个长期在外,一个上夜班,除了早上醒来能看看刚下班的妈妈,晚上只能一个人回到空荡荡房间,承受着童年不该有的孤独。

为人父母都不容易,抱起孩子就只得放下“砖头”,很多时候也是无奈之举,但是,谁又能理解那些被忽视了情感的孩子心里有多伤呢?

02

进化妈

我还是个孩子

不想要这种懂事

父母普遍认为只要能满足孩子的一切生活所需,他就能快乐成长,而往往忽略了情感需求,面对原本应该活泼,甚至有点小任性的孩子变得安静懂事,我们从不会去解读他内心。

热播综艺节目《少年说》中,女孩小菁晶在台上对爸爸一番发自灵魂内处的呐喊,令人深思。

爸爸,我知道你平时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来关心我、陪我,我知道是因为我很懂事,你对我很放心。但是,我很讨厌这种懂事。

我才十三岁,我还是个孩子,希望你多关心关心我。

你所认为的懂事,只不过是我藏起来的心伤。被迫懂事的孩子心里都有个缺爱的黑洞,多少玩具和漂亮的衣裳也补不回来。

孩子的懂事时常成为父母向别人炫耀的质本,却从未问过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要不是没人替他负重,孩子又怎么会选择坚强,在本该任性的年龄咀嚼沧桑。

我闺蜜的孩子从小都很懂事,妈妈经常一连出差几天丢下他跟一个瞎眼的奶奶在家。孩子从小都不会闹,怕换来爸妈的喝斥:你怎么可以这么不懂事?

现在孩子已经是个一米七几的初三大小伙子,身材高大魁梧,但却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生怕别人说他做得不对,视爸妈的话当圣旨。

他们叫往东,绝不会往西,就算让他呆在大马路中间,不让他走开,有车迎面碾来,他也只会原地抱头痛哭。

赚再多的钱也买不了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被压制的天性只会换来一副扭曲的灵魂,没有自我,没有生活的热情,失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活成了被“懂事”牵制的木偶。

03

进化妈

生怕被唾弃

我宁愿做一个“懂事”的木偶

孩子被迫懂事的代价是牺牲自我意识,用讨好的方式去换取别人的认同,他们不会任意表达自我,随着大人和别人的意愿怎样都行,以一种让人心疼的方式隐藏孩子该有的小任性。

曾有位知乎网友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这样写道:

我厌烦吵架所以吃什么都行,我体贴父母所以我从不索求,我独立甚至把男朋友处成了朋友

我尊师重道所以老师说什么是什么,我主动让座不是因为我不累,是因为老人站在那里我难受,还不如自己站起来。

我不是道德高尚,我是怕别人唾弃我。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而懂事的孩子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便会变得极其敏感。

为了赢得“懂事”的称赞,为了掩藏起不被回应的情感,孩子们带着童年的伤小心翼翼地讨好全世界。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过“真自我”和“假自我”概念。

“真自我”是指一个人的自我以自己感受为中心而构建,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感。

“假自我”是指一个人的自我以他人感受为中心而构建,一旦感到自己的行为令他人失望,自我价值感便降到极低。

懂事孩子的个性多半有一个“假自我”,一切为他人为中心,做事畏手畏脚,生怕谁不开心,习惯听从父母的指挥。

被迫懂事的孩子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长大后也不会随着自己的喜好去生活,在意周围人的眼光,活在一个自我臆想的圈子里。

04

进化妈

父母于孩子

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那些与孩子年龄不相符的懂事,如果是出自一些负面的童年经历,懂事就会被“异化”,久而久之,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出现性格缺陷。

养废一个孩子很简单,尽力逼他懂事就好,而要培养一个富有朝气、充满生活热情而又有创造力和想象的孩子,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三多三少:

1、多点肯定少些强制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低温烫伤”:如果父母总对孩子进行否定教育,不认可、不接纳孩子的种种,就会导孩子的低价值感、自卑,更可能一辈子都无法痊愈。

不要凡事以对或错来规范孩子的行为,让他们成为我们心目中“听话”的好孩子。

美国有个7岁的小男孩非常喜欢画画,即使上课时也忍不住在书本上画满自己喜欢的图案,父母和老师对他没有过多的批评,更没有制止他。

老师赞扬了孩子的画画,并把它发到网上去,结果一家餐厅的老板非常欣赏,还请孩子到他餐厅的墙上涂鸦。

孩子在满足创作欲之后,父母和老师也给了他正确的引导,而并不是以学习为由全盘否定孩子的兴趣爱好,用“不懂事”的大“帽子”压制着一个未来的画家。

被赞扬和肯定的孩子更容易在情感上和父母形成依赖,在他们爱的氛围里保留着孩子天真烂漫、富有想象力的天性。

2、多点倾听少些命令

正面管教之母简·尼尔森博士说:“积极的倾听,能帮助你的孩子了解他自己的感受,以及表达这些感受的恰当方式。”

办公室的一位妈妈经常接到7岁孩子打来的“请示”电话,她每次都会心平气和地听完,然而像朋友一样给出建议,比如:

你感冒还没好,可不可以过两天再吃呢?

学画画其实也很好,可是你现在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能不能加把劲,成绩上去了再报?

即便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也要耐心地倾听完再给出建议,不要粗暴地甩了一句“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孩子并不能理解为什么不可为之,只是被父母给唬住了。

久而久之就不再敢向我们说出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感受,力求做到我们要求听话的样子,叫做什么就做,不叫就绝对不会主动。

只有在爸妈的充分尊重和理解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内心才会充盈而阳光,因而更富创造力和想像力。

3、多陪伴少缺席

一临床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曾提出一个概念——童年期情感忽视(CEN),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

郭晶晶最近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她和霍启刚从不缺席孩子任何一个成长阶段,他们不需要孩子太懂事,只要足够幸福就好。

夫妻俩经常带着孩子去参加公益活动,甚至下田体验农活,在陪伴的过程中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情感需求。

孩子的童年最想依靠的是父母,虽然不会很准确地表达,但在心理产生的依恋同样需要得到回应。

父母长期“缺席”会导致孩子自我否定、自卑的心理,强迫自己懂事,用坚强的外壳包裹一颗求而不得,伤心绝望的心灵。

05

进化妈

请学着静待花期

懂事的孩子分两种,一是因父母在礼仪、道德等方面教育良好,孩子能以礼待人、大方得体;另一种是因为不敢表达意愿,被父母逼迫懂事,压制天性只为讨好周围人。

因此,懂事的孩子不能以一概全,都认为是好的现象,而教育最大的失败是压制孩子的天性,逼迫他们成为我们眼中“懂事”的孩子。

霍思燕在教育嗯哼时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真的不想强迫他去做什么事情,小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他的成长还达不到这个阶段的话,我愿意放弃,然后慢慢来。

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用爱和尊重喂养,才能等到最好的花期,尽情绽放,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力去维护好他们的天性。

吉林敖东纯中药草本足浴包

(20克*30袋)

富书生活馆拼团特惠价49元

点击购买


者简:雪儿,富书专栏作者,8岁男孩妈妈一枚,向往远方的诗意也沉溺眼前的苟且,喜欢写有温度的文字,愿在温情的岁月里,你我共勉;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