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妈:父母的爱,要让孩子看得到,感受得到。一个人唯有感受过爱,才能学会如何去爱。 作者:一鸣(爸妈进化论主笔) 几天前,一位小女孩神淡漠地坐在高高的楼房阳台边上,准备从这里跳下去。 “妈妈现在改了好多了,你也知道妈妈平时声音大了点……” 一位妈妈一边嚎啕大哭,一边跪地跟女儿述说着。 原来,小女孩因和姐姐闹矛盾,虽然不知道妈妈当时如何处理的,但从妈妈的话里话外来看,妈妈的言行,已经让这个10岁的小女孩彻底寒了心。 就像有位网游评论的:面对那个失望又绝望的孩子,直到这个时候妈妈还在指责小孩没有理解她的良苦用心,而不是道歉。 在二胎家庭,孩子之间难免出现矛盾。 父母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往往就有一个孩子要不断妥协,不断吞下委屈。 父母对其中一个孩子有多偏爱,另一个孩子心里就有多绝望。 父母的偏爱, 对孩子影响到底有多大? 曾经看过英国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印象非常深刻。 一对仅相差一岁的亲兄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个是家财万贯、资产成谜的保守党政要,一个却成了居无定所、三餐无着的流浪汉。 为什么同一个爹妈生出的两个儿子,在同样的环境下长大,竟走上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呢? 兄弟俩不同的命运,可以追溯到童年。 哥哥伊凡比弟弟大卫年长一岁,两人都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警察,妈妈是银行小职员,家里没啥存款,但尚能养活孩子。 由于大卫是弟弟,所以被格外宠爱。 伊凡犹记得当自己大一些,需要早起送报纸修草坪赚些小钱补贴家用时,大卫却依然可以睡大觉,然后享用母亲准备的餐点。 “我起早贪黑打零工,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经常会发现大卫整天没做任何事。” 如果要说大卫实在做了什么,无非就是些破坏公物、卖小黄书来赚香烟钱的“蠢事”。 但因为大卫是弟弟,所以总能得到父母特别的优容与宽待。想起小时候父母总是护着弟弟的场面,伊凡心里很不是滋味。 小时候的调皮捣蛋变成了成年后的游手好闲,很早就承担养家糊口责任的哥哥伊凡,反而被锤炼得独立能干,极富商业头脑。 教育家孙瑞雪老师曾说:过度的爱,是对孩子的隐形伤害。 被过度偏爱的孩子无法真正成熟,难以形成独立人格,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而那个不被偏爱得孩子,往往会产生心理阴影。 朋友小颜只比弟弟大三岁,父母一直在用截然不同的养育态度对待姐弟俩。 她回想父母,提到了大学时代让她痛苦至极的经历: 由于她念的是计算机专业,十分需要一台电脑,父母说她是赔钱货,没资格用电脑,导致她相当自卑。 同学们在玩电脑的时候,她只能让自己躲到图书馆去,独自化解心酸和尴尬。 放暑假,当她回到家里,在弟弟的房间里居然发现了一台崭新的电脑,配着音响,放在一张高档的电脑桌上,她的内心瞬间崩溃。 你真的不能说她内心脆弱。 父母对她和弟弟的区别对待,让她长期内心憋屈,又无处诉说。 她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来表达她想去死的感受。 5年过去了,至今她都不愿意面对父母,因为总会触及自己的伤痕。 父母长期偏爱,对被忽视还是被宠溺的孩子都是伤害,不但损害亲子和手足之间的情感,也对孩子造成一生的困扰。 二胎家庭的父母,能分给每个孩子的陪伴和资源都有限,要每时每做到一视同仁,并非易事。 究竟要如何,才能做到不偏爱呢? 父母不偏心, 就是最好的养育 1、孩子有矛盾时,不轻易站队 《知否》中孔嬷嬷有一个观点:儿女众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方能家宅安宁。 在她去盛家之前,如兰、墨兰、明兰三姐妹之间是相当不对付的,互不搭理各自盘算,几个人之间的争斗也越演越烈,其实一切都归因于盛纮的偏心啊。 他忽视如兰、漠视明兰,眼里心里只有挚爱林小娘生的墨兰这一个女儿,平日里对她各种疼爱、各种偏宠。 明兰倒是还好,毕竟她生母早逝,人又比较聪慧,于这方面很看得开,但如兰就不行了。 她是正室嫡女,被母亲千娇百宠着长大,本该也是父亲的掌上明珠才是,但她不够聪明机灵、不会讨父亲欢心、母亲也帮不了她使劲,所以生生被墨兰压制了十几年。 阖府上下对此都心知肚明,但从来没有人去提醒盛纮,给他分析利弊好歹。 孔嬷嬷一番话算是撕破了这层虚伪的纱布,让盛纮不得不面对过度偏宠导致家宅祸患的事实。 所以他在三个兰被责罚之后,慢慢地改变了一些行为,不再一味地偏爱墨兰,也多了对明兰的关怀和如兰的包容,盛家的家风也一步步地正了起来。 2、给孩子平等的爱,而不是平均的爱 前段时间,一个二胎朋友都快崩溃了。 晚上刚要陪姐姐做作业,弟弟就过来要妈妈玩游戏。 朋友没办法,只好答应他先陪姐姐半小时,然后陪弟弟半小时。 弟弟安抚好了,姐姐却不愿意了:“你昨天给弟弟讲了半小时的故事,只和我待了一小会,不公平。” 无论怎样都做不到绝对平均,朋友焦头烂额。 《地球上的星星》有句台词:你要明白孩子有他自己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聪明的父母明白:孩子们需要的是平等的爱,而不是平均的爱。 这里有个很好的办法,而且百试不爽,它叫做和孩子分享“特别时光”。 和孩子商量她和你一起度过的专属时间,就你和她,心无旁骛地看场电影、去游乐场或者吃顿大餐。 那位朋友让孩子有了专属的“妈妈时间”后,孩子真的没有再争吵,彼此感情更好。 二胎父母不可能给孩子同样的衣服、玩具,也不可能平均分配陪孩子的时间。 但如果能满足孩子独特的需求,他们就会珍惜自己所有,不会妒忌兄弟姐妹所拥有的。 3、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不比较不竞争 在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中,嘉宾胡可表现出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 在小鱼儿发脾气、害怕时,胡可从不会说:“你看看哥哥都没有哭、也没有发脾气。” 胡可会接纳孩子的情绪,说出孩子的感受: “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现在拿不回家心里有点难过”,“我知道你有点害怕,但是你的表现很好、很勇敢,你坚持下来了对不对。” 胡可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爱,把安吉和小鱼儿两兄弟调教得暖心又可爱,两人虽然经常打闹但彼此深爱。 父母的爱,要让孩子看得到,感受得到。一个人唯有感受过爱,才能学会如何去爱。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有一段台词非常经典: 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偏心是看不见的一把刀,也是父母带给孩子最深的伤。 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爱和期盼,才降落在这人世间。 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吧,无论哪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对待。 作者简介:一鸣,富书专栏作者,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富书持续投稿变现营2.0学员 ,中年少女;左手执笔,右手养娃,用一颗执着的心来写字,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