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戏剧性:他因名字不好丢了状元,却成为民国政府主席

 暮云深 2020-06-19

古人常说: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在当时读书人要想入仕做官,科举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但要想在科举考试中独占鳌头,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文章写得好不一定就能当状元,还有很多外在因素,比如名字,历史上就曾有一些人因为名字起得不好白白丢掉了状元,比如嘉靖年间的吴情、道光年间的史求和同治时期的王国钧,不幸的是本文的主人公谭延闿也成了其中之一。

人生的戏剧性:他因名字不好丢了状元,却成为民国政府主席

谭延闿是湖南茶陵人,他的父亲是咸丰年间的进士,当过两广总督,谭延闿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而且还写的一笔好字,被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称为奇才。1904年谭延闿参加科举考试,这也是清朝最后一次科举,他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杀入了前三甲,状元近在眼前。

人生的戏剧性:他因名字不好丢了状元,却成为民国政府主席

我们知道状元最后都是由皇帝亲点的,当时慈禧大权独揽,为国选材这样的大事她自然是要替光绪皇帝代劳了。当她拿起谭延闿的答卷时,首先就被那一笔漂亮的毛笔字给吸引了,然后细读文章,觉得甚合己意,就准备定他为状元。当她拿起笔要圈点的时候,看到了谭延闿的名字,不由皱起了眉头,再一看籍贯,还是湖南人。一下子让她想起了那位令她最为痛恨的湖南籍“乱臣贼子”谭嗣同,结果谭延闿的状元就这样丢掉了。

人生的戏剧性:他因名字不好丢了状元,却成为民国政府主席

但人生就是这样富有戏剧性,谭延闿虽然没入慈禧法眼,却得到了两位国民党大佬孙中山和蒋介石的重用,长期担任湖南军政一把手,后来又在大元帅府大本营任职,宋美龄从美国留学归国后,孙中山曾有意将她介绍给谭延闿,但被他以“我不能背了亡妻,讨第二个夫人”为由给拒绝了,这才有了后来的蒋宋结合。蒋介石掌权后,对谭延闿也极为重视,多次委以重任,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期间,谭延闿曾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达到了个人生涯的顶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