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事不可做尽”:事只有做到适可而止,福气才会细水长流

 唯晨说 2020-06-19

文/唯晨

俗话说:“斗米恩,升米仇。”人性的贪婪是无尽的,有些事情如果拿捏不好“度”就会酿成灾祸,轻则破坏彼此关系,重则反目成仇。

所以,为人处世需谨慎,有时候好事做尽却换来人缘到头。

一个人若想换来长期稳定的关系,就需要有点“手段”恩不可施重,情不能过深,老话说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要知道物极必反,适可而止才能细水长流。

生活中许多“好心被当驴肝肺”的情况并不是因为对方不识好歹,也不是施恩者做得还不够,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其根本原因是帮得太多,原本的帮扶不知不觉在对方心目中变成了绑缚。


你知道一个好的心理辅导是怎样的吗?

咨询师并不会过多地干涉求助者的思想,甚至还会给人一种心不在焉的感觉,因为我们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没有谁可以替另一个人做决定,人生中所有的事情最终都要当事人自己一步步去走。

咨询师能做的唯有助其梳理分析事情,其实最大的作用是让求助者“静”下来,漫漫人生路,沟沟坎坎在所难免,没有人能做到抱你跨过所有的沟被你迈过每一道坎。

求助如此,帮扶亦是如此,清楚自己眼下在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就够了,管得太多只会让彼此都难过。

人到中年要明白,这四件好事不要再做,容易招来祸患,聪明的人懂得凡事做到适可而止,福气才会细水长流。

01越俎代庖,一切包办

其实“好事做尽”对被帮助者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触龙说赵太后》里左师公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赵太后十分疼爱自己的女儿燕后,当年燕后出嫁赵太后作为母亲捧着女儿的脚哭泣,就是挂心她远嫁在外地受了什么委屈,虽然十分想念女儿却在祭祀的时候许愿:千万不要回来。这就是“计深远”的爱,为了孩子以后的幸福,所以眼下必须让其吃苦遭罪。

现实中许多父母由于爱孩子所以事事都要替其做决定,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婚姻学业甚至工作,一手包办的人生看起来美好的无懈可击,事实上那些被安排好了的命运都存在很大的弊端:毫无自由。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天堂和地狱,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死掉后飘飘忽忽来到一座美丽的城堡中,环境优美而整洁,桌上还摆满了山珍海味,他以为自己到了天堂于是兴冲冲地问身边的人:“伙计,咱们这是在天堂吗?”

对方目光呆滞地说:“不,这是地狱。”

“快别开玩笑了,地狱不该是阴冷潮湿,黑暗无比的吗,这儿怎么可能是地狱。”在他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时候,手上就被套了锁链,随后发现这儿的每一个灵魂都目光呆滞,整齐地坐在餐桌旁机械地开始吃饭。

他还想说什么,刚一张嘴就被喂了一大勺美食,接着又是一大勺,完全不给他咀嚼的时间,唯一能做的只有不停地下咽,那一刻他清醒了,自己确实在地狱。

生活中被包办的人,内心其实是痛苦的,他们不会感恩,反倒是包办得越多越激起其心中的怒气,做人尽量不要越俎代庖替别人做决定,时间久了只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02感同身受,替人出头

有一种感同身受叫“心理卷入程度过高”指一个人对别人的事情过分热情,共情心里很严重甚至过了头,很多时候当事人还没觉得有什么,作为一个外人却生出了各种情绪。

这种人大多自以为自己是“活菩萨”到这世上走一遭是为了普度众生,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会竭尽所能去帮助身边的任何人渡过难关,并引以为荣。

并不是每个人都乐意别人替其出头,驾驭生活这件事到底还是自己做最好。

学会信任别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在一段关系里一方总是要压制管束另一方,就会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许有的人显得懦弱,笨拙,可那就是他的人生,很多事情本就没有对错,只要感觉幸福那就是对的。

没有人能成为所谓的“救世主”所以不要总想着替人出头,大部分时候所谓的感同身受仅仅只是你的个人感受。

0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老话说:“饭吃七分饱,话说七分好;逢人让三分,烦恼自然少。”一个人要明白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从古至今,最难测的就是人心。

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以为自己掏心掏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方却不一定这么认为。

能言善辩是聪明,守口如瓶是智慧,常言道“天机不可泄露”若嘴上没个把门的,迟早有一天会祸从口出。

做好事本是好意,可若这份好意过了头,势必会坏了本意。适可而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人想要事态圆满就得清楚出口之言当从何处起步又该从哪里止步。

凡事皆有度,不逾矩不越界,这是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负责,否则难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

04绝对强势,承诺永远

古人云:“恩不可过,过施则不继,不继则怨生;情不可密,密交则难久,中断则疏薄之嫌。”对别人的恩惠并不是越多越好,人与人之间的交情亦不是越亲密越能长久。

当一个人毫无底线地对另一个人实施帮助后只会产生两种情况,其一是将对方“养”废,变得完全依赖自己毫无自主生存的能力,这无疑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其二就是在对方“胃口”一天天变大后再也无力供养,最终被指责厌弃,甚至反目成仇。

相信这两种结果都不符合帮扶者最初的意愿,全是因为当初的绝对强势大包大揽才造就了后来的负担,那个轻易说出“我养你”的人,请在承诺之前想想清楚,你是否养得起,无论将来面临何种风险。

这世上有那么一部分人,特别喜欢说“永远”但他们口中的永远到底是多远谁也不知道,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老实说这就是一颗“雷”埋下去就做好随时承担风险的准备。

智者才不会将话说绝,把事做尽,他们懂得保护自己和尊重别人,想要福气长久就别太过尽心尽力。

今日话题:生活中你是个“尽心尽力”的人吗?


唯晨说: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