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箱外观察制定具体蜂管措施

 新用户09031674 2020-06-19

从蜂箱外观察蜜蜂的表现,可知道蜂群内部各种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蜂群管理措施,简单省事。我养蜂60多年,通过箱外观察,总结出蜜蜂的表现行为。

一、群势强弱

无论是中蜂还是西蜂,强群巢门口总是有蜂进进出出,有蜜粉源时表现更为突出,在巢门口聚集形成一小片阴影,几乎能遮挡阳光,很多归巢的工蜂携带花粉团;清晨从巢门口往外流水,夜晚蜂巢内有“哗哗”响声,这就是强群的表现。反之就是弱群,进巢工蜂稀稀拉拉,几乎没有蜂带花粉团回巢,蜜蜂体色黑亮,预示群势弱小,王老或失王或病群,应该及早换王或合并。

在两宋时期,出现了北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把….来”“把来”“把….作/做”“把做/作”这样组合,出现了把+V+宾语+V的结构。同时“把”处置义中所带的宾语也更加的抽象。

第一,排位首看加官。品级高者在前,同品则按照官职和衙门次序排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是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是正二品。师保的排序为师、傅、保,六部的排序为吏、户、礼、兵、刑、工。三孤在太子三师前,太子三少在六部前。

二、患病蜂群

清晨观察从巢门口拖出死幼虫,虫体是囊袋状,尖头,无味,这就是中囊病。从巢门口拖出的死幼虫,头部发黑,似成球体,不拉丝,是欧幼病的表现。中蜂肚内有蛆虫,夜晚发现巢门外有体黑、体大、慢慢爬行的蜜蜂,这些蜂90%体内有蛆虫,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是否传染尚不清楚。蜂箱防潮能避免该现象的发生。

西方蜜蜂容易患美幼病、白垩病、麻痹病和大小蜂螨。清晨从巢口拖出死幼虫发臭、黏稠、有鱼腥味,拉丝,为细菌感染的美幼病。巢门外地面上有白黑相间的死幼虫、虫体较硬,是真菌感染的白垩病,这种病虽不能使蜂群整体消灭,但严重影响蜂群发展,若不治疗,饲养这样的蜂群是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的。以预防为主,早春奖饲时,用大黄苏打糖浆饲喂蜂群,用清水泡开药片,取上面药液兑入糖浆饲喂蜂群,量多少不限,以蜜色为淡红色最好,喂至不奖饲止。若蜂群已患白垩病,可往箱底和蜂路间撒食用碱,用量不限,多撒见效快,少撒见效慢,对蜂群无影响。麻痹病是由病毒感染,分大肚型和黑亮型两类。大肚型巢门前工蜂到处乱爬,不能飞,腹部膨大,浑身发抖成团;黑亮型是工蜂起初还能飞,体表绒毛脱落,油光发亮,发抖,之后失去飞翔能力而死去。麻痹病防治除将蜂箱放在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处以外,还应换王换箱,饲喂花粉等。药物治疗:每天清晨蜜蜂活动后,每群蜂用10~20g升华硫撒在蜂路间即可。防治蜂病都应以预防为主,一定要做好蜂场和蜂具的消毒工作,蜂场用浓盐水或石灰水消毒,蜂具用浓盐水消毒,蜂箱可用火烤法来消毒。

发现巢门外有幼蜂乱爬,是寄生蜂螨所致。蜂友们常说:养蜂不治螨,等于白养蜂。现在大家普遍都很重视治螨,但仍有少数蜂友重视不够。治螨药物很多,选用其一即可,药物轮换使用。一年至少治3次,分别是早春春繁时、7月和秋后断子时,切记按药物的使用说明书进行防治。

炎热的夏天,蜂箱四周,尤其巢门口上方爬着很多蜂,不出勤,新出房的幼蜂有类似受大、小蜂螨所引起的爬蜂状,这是青年蜂营养不良所造成的。打开蜂箱查看,会发现脾面上成蜂不多,饲喂幼虫的哺育蜂寥寥无几,幼虫需要获取的王浆远远不够,新出房的幼蜂寿命短,有的不能飞翔。预防措施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清晨打开蜂箱大盖,将纱盖上的覆布用水沾湿,能从覆布上往下流水,这样能大大降低巢温,外出工蜂会很快回巢护脾。

三、蜂群失王

若发现工蜂烦躁不安,乱飞,似乎在寻找什么,这是失王的最初表现。处理办法是介王、介台或合并蜂群。对于失王已久的蜂群,应首先调入小幼虫脾和要出房的封盖子脾,改变该群的内部结构,然后再介台、介王或合并。在寒冷的冬季,若是工蜂集中到巢门上方,不畏严寒,人为将其收入巢内,但不久蜂又回到原处,这也是失王的表现,由于寒冷蜜蜂不能往外飞,要赶快合并蜂群或介王。

四、蜜粉突然终断

外界仍有少量蜜粉源,但蜜蜂出勤突然减少,有不少工蜂在巢门口做搓衣板动作,即工蜂吻外露,不停在巢门踏板上向前或倒退,表明外界蜜粉源终断,应做好转场准备。

五、盗蜂发生

蜂群一旦发生盗蜂很难处理,平时要严格控制,做到巢内有一定存蜜,满足蜂群生存需要。凡是突然无故失王;进巢蜂贮蜜让给守卫蜂食用;少数工蜂在蜂箱四周乱飞,像在寻找什么;进巢工蜂腹部小,出巢蜂腹部大,这是发生盗蜂了。无论什么原因一定要快速处理,被盗群是病群、弱群和无王蜂,要治病、合并或介台介王。如果盗蜂已发生,巢门口一定要安装隔王片,最好使用市售二合一的隔王片。尤其是中蜂,应安装防盗器,并做好转场工作。

六、分蜂与逃蜂

春末夏初是中蜂分蜂的高峰时期,秋后逃蜂则是最常见的事情。无论是中蜂还是西蜂,蜂群进出正常,却有少数蜂群出勤蜂很少,在巢门上方挂蜂胡子,这是分蜂最典型表现。一旦巢内工蜂蜂拥而出,在蜂巢上空乱飞,这是飞逃的表现。若能发现及时,应立即堵住巢门,去掉蜂箱大盖,往覆布(纱盖)上浇水,水最好能从巢门流出,降低巢温,避免闷死蜜蜂。半个小时,待蜂群安静后,赶快处理。如果蜜蜂飞出巢并结团,要及时收蜂。结团较高,不便收集,可用长竿,竿头上挂艾草,点燃,用烟熏蜂,麻痹蜜蜂的中枢神经系统,蜂会结团低一些。若结团还是很高,再用艾草烟熏,直到结团降低,人能收蜂为止。若出巢蜂不结团,出巢后就往远处飞,说明该群不会附近筑巢,这样的蜂群只有痛心弃之。如果开始蜜蜂飞得较慢,可往空中洒水或撒细土,阻止蜂团飞走。

凡有上述表现的蜂群,可以采取模拟分蜂。具体做法是:将该群蜂王放在王笼内,将王笼挂在木板上,离地面1米左右。然后将木板斜靠在该群前地面上,蜜蜂会自动以蜂王为中心结团,经过1小时结团,然后拿起王笼,将木板下方的蜂抖到巢门前,蜜蜂会迅速进巢。当进巢蜂比较拥挤时,将蜂王在巢门口处放出,蜂王会随工蜂进入巢内,这样分蜂热会自动消除,不会再分蜂了。中蜂群内贮蜜多,蜂少时,也会在巢外挂胡子,这是逃蜂的前兆,一定要及时取蜜,保持蜂脾相称。

七、预防巢虫危害

蜂群一定要保持蜂脾相称,温度低时确保蜂多于脾,预防巢虫危害。清晨发现巢门外的地面上有幼蜂,蜂体上有茧衣或巢虫粪便,这是巢虫危害的表现。抽出多余空脾,保持蜂多于巢脾,以蜂包裹住巢脾、看不见巢脾为准,巢内保持洁净。

实验设置5个处理,即生物炭与土壤的质量比分别为0%、0. 5%、1%、1. 5%和2%,每个处理重复三次。将生物炭与土壤混合均匀后,置于底部铺有3层滤纸的器皿中,底部开有小孔,供水分下渗流出。每次向各器皿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多余的水分通过底部的小孔渗出,每隔4 h加水1次,共补充水分3次。自然陈化2天后每天定时称量器皿质量,12天后采用环刀从器皿中取土样。

中蜂群可用洁净布沾食用香油在箱底擦一擦,能有效防治巢虫。还可以卷几个手指粗细的纸筒放在箱底,给巢虫营造一个窝,巢虫会钻到里边,十天半月后拿出烧掉,重新再放几个纸筒,效果也很好。一旦巢虫上脾危害,要将脾上的蜂抖掉,在太阳底下用细棒敲几下巢脾,巢虫会从巢脾中爬出,人为消灭之。

八、农药与花粉中毒

若发现巢前地面上有外勤蜂乱打滚,飞翔着的蜜蜂乱蜇人,越是强群表现越突出,这是农药中毒。应迅速将中毒巢脾去掉,换上无毒的带蜜粉巢脾,并及时用甘草糖蜜水解之。若发现巢前地面是新出房的幼蜂,腹部较大,这是花粉中毒的表现。除换掉巢内有毒花粉外,别无他法,应立即转场为好。

九、蜜蜂敌害

1.大、小胡蜂危害

秋末山区,如果巢前有大量半死的蜜蜂,这是遭受大、小胡蜂危害的表现,尤其是大胡蜂危害更严重,防治方法有很多,但都不理想,因为胡蜂巢穴建造在很隐蔽的地方,人们很难发现。

1.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量、适宜的育秧期和移栽期,做到壮苗适时移栽黑龙江垦区水稻品种一般是早熟寒地水稻品种,对温度较敏感,垦区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气温是本地区水稻生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了保证水稻安全齐穗,必须确定合理的育秧期和移栽期做到壮苗适时移栽,同时在秧苗期必须加强水温肥的管理,如当2.5叶龄期温度超过25℃时,通风降温,避免和减少管理不当造成早穗的发生使水稻获得高产和稳产。

由此可知,当m(x)先验选择接近m(x)时,m(x)的非参数贝叶斯估计的均方误差将小于其局部线性回归估计的均方误差.

2.不要轻看蟾蜍

炎热的夏天,夜晚的蜂场常有蟾蜍出现,尤其是靠水沟的地方。1只蟾蜍一夜能吃掉400只蜜蜂,如果蜂场内有几只蟾蜍,损失会很惨重。预防方法:夜间养蜂人要巡视蜂场,人为捕杀之。

3.刺猬食蜂

从小麦快成熟到芝麻花期,夜间可能有刺猬来蜂场取食蜜蜂,1只刺猬一夜能吃掉至少700只蜜蜂。若是刺猬到蜂场,养蜂人能听到“呼呼”叫声,应随着叫声处,就能捕杀它。

4.老鼠危害蜂群

老鼠分家鼠与田鼠,家鼠大,田鼠小,无论什么鼠都能危害蜂群。只要发现从蜂巢门口拖出碎蜂或吹出的蜜蜂翅体,这就是鼠害。预防办法是在蜂箱巢口钉小钉子,以老鼠进不去为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