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5908277741716.pptx
2020-06-20 | 阅:  转:  |  分享 
  
五行学说主讲教师:苏绪林(教授、中医学院院长)2020.5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学习目标1.掌握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2.掌握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五行的概念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是归纳宇
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运动变化。渊源古人认为,木、火、土、金、水是自然
界最常见、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五种基本的物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凡具有生长、升发、舒展、能屈能伸等性质或作用的事
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火曰炎上炎上,炎热、上升之意。凡具有温热、明亮、上升的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火。土爰稼穑稼,
播种之意;穑,收获之意。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农事活动。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土。金曰从革
从,顺从;革,改变。凡具有肃杀、收敛、沉降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金。水曰润下润下即滋润、向下之意。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
、闭藏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二)五行的特性五行直观与朴素认识(物、特性)抽象与理念概念(某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木
曰曲直树木的枝条→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火曰炎上火→炎热、上升、光明温热、上升、光明土爰稼穑土→种植和收获
谷物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金→刚柔相济沉降、肃杀、收敛水曰润下水→滋润、下行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对自
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进行了归类,构建了五行系统。两种五行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中医学天人相应五行中心空间结构时间结构人体结构
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方位季节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变动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握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
笑优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哕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哭咳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
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二、五行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相生、相克(二)五行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一)五行相生、相
克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相生,是指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克,即克制、制约之意。相克,是指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或制约的作用。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金克木。《难经》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克我者”是我的“所不胜”,“我克者”是我的
“所胜”。五行相生含义五行之间有序的递相资生、促进和助长。次序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生我”者为母关系母子
“我生”者为子说明事物之间正常的资生关系。意义生我我生举例:火土木母子母子五行相克含义五行之间存在
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和制约的关系。木→土→水→火→金次序五行相克“克我”者——“所不胜”关系“所胜”和“所不胜”“我克”
者——“所胜”意义说明事物之间正常制约关系。克我举例:我克木金土所不胜所胜木水火金土(二)五行相乘、相侮
和母子相及1.五行相乘乘,以强凌弱,克制太过之意。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关系。相乘次
序与相克相同,即木→土→水→火→金→木。引起相乘的原因:某一行过于强盛,克制太过。如:“木亢乘土”某一行本身虚弱,被“克制太过
”。如:“土虚木乘”木水火金土2.五行相侮侮,欺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反侮
”。相侮次序:木→金→火→水→土→木引起相侮的原因: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者反向克制。如:“木亢侮金”某一行过于虚弱
,原来“我克”者反向克制我。如:“土壅侮木”3.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
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母病及子——母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含义子病及母——子行异常影响到
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母病及子——同相生序次序根据相生次序子病及母——与相生序反母病及子:母行↓——→子行↓——
母子俱衰母子相及规律子行↑—→母行↑“子令母实”子病及母子行↓—→母行↓“子累母虚”子行↑—→母行↓“子盗
母气”表示事物间相生异常变化意义用于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三、五行学说的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二)说明人体
的病理变化(三)判断疾病的预后(四)指导疾病的诊断(五)指导疾病的防治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构建天人合一的五脏系统2.说明五脏的
生理功能与相互联系如肝属木,木曰曲直,肝有疏泄之功。(二)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阐释脏腑的发病2.说明脏腑病的传变五行的乘侮
和母子相及规律如:肝脏有病病传至心—母病及子病传至肾—子病及母病传至脾—相乘病传至肺—相侮(三)判断
疾病的预后综合望、闻、问、切所得的材料,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推断病情。如病色与病脉病色与反映在面部的分部如脉象与季节(四)指导疾
病的诊断将病变的脏、腑、体、窍与病证表现的脉、色、味、声、形、舌等进行联系,来诊断疾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两胁疼痛,脉弦,
为肝病。1.指导脏腑用药如黑色、咸味入肾。2.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3.指导确立治
则和治法《难经》云:“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4.指导情志疗法悲胜怒(金克木)“悲可以治怒,以
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儒门事亲》5.指导针灸取穴(四)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五行学说小结1.五行特性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正常:相生、相克,制化、复胜(2)异常:相乘、相侮,母子相及3.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后、预防。
献花(0)
+1
(本文系舟渔zy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