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瘀止痛汤治疗痛经组成:吴茱萸、炮姜、肉...

 最红的洪 2020-06-20
化瘀止痛汤治疗痛经
组成:吴茱萸、炮姜、肉桂、当归、川芎、莪术、白芍、延胡索、蒲黄、五灵脂、甘草。
主治: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义:肉桂、吴茱萸、炮姜、当归、川芎、白芍为君药,肉桂为纯阳之品,温经通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作用温和持久,是肾阳虚衰之要药;吴茱萸辛、苦,热,归脾、肾经,功用散寒止痛、助阳止泻、降逆止呕,尤适于痛经腹冷;炮姜为大辛大热之品,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是温中之要药,能去脏腑之寒气,尤温肾阳,是寒凝血瘀痛经的要药。三者相须为用共为君药,共奏温中散寒之功用。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其补血虚、通血滞,理血乱,补而不滞,标本兼治;川芎活血行气,止痛,既能活血止痛,又能祛瘀调经;白芍味苦、酸,能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养血敛阴,使阳气得到阴液的资助、濡润而生化无穷,合甘草有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之意,同时甘草又起调和诸药之用。以上6 味药为君药,温经散寒,暖肾中之阳,化冲任二脉之瘀血,通调并进,和血止痛。蒲黄、五灵脂功能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现多用于痛经、心绞痛、胃痛、产后腹痛、宫外孕等属于瘀血停滞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是血中之气药,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之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既能活血化瘀通经,又能行气开郁而止痛。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加强上方化瘀止痛之用,有消顽疾之功。
加减:经行腹泻者,加白术、白扁豆、山药、茯苓等健脾止泻;经行呕吐者加砂仁、竹茹等降逆止呕、健脾和胃;腹痛较甚者加川楝子、三棱破血行气、化瘀止痛;瘀血较重者加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寒凝较甚者加小茴香、艾叶、等温经通络;腰膝酸软者加杜仲、续断、桑寄生等补肝肾,强筋骨。
【来源】高晰,张晓东.导师治疗痛经临证经验总结[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0,41(01):29-31.
【郑重声明】本头条分享的相关中医方药仅用于学术分享、交流经验,网友朋友们绝对不可擅自使用,以免带来不良后果,如需服用中药均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快问中医超能团# #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