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牧夫||风景之外的风景之三:齐白石故居:跨车胡同十三号(诵:婉约)

 笑谈人生iavo6h 2020-06-20

作者:牧夫  朗诵:婉约



西城区跨车胡同,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胡同,由于胡同中有个造车的场子,先前叫车子胡同,后改为跨车胡同。上个世纪初,这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胡同,还是很偏僻的处所。但自十三号换了主人,就热闹起来了。

sale
作者(左)与齐白石四子齐良迟(右)

十三号是整条胡同最大的一个院落,这个大门向东开、种着葡萄和柳树,有三间北屋、七间东厢房、三间西厢房、五间南厢房,是个浓荫遮蔽有着诗情画意精致的院落。这是齐白石1926年64岁时花2000银元买下的。之前,齐白石住在辟才胡同西口高岔拉(现为高华里)1号,其胡同的东边有条胡同叫鬼门关(后改名贵门关),齐白石在寄萍堂诗中曾风趣地写道:“马头牛面都见惯,寄萍堂外鬼门关。”

sale
齐白石故居外景

虽然解放后,政府在地安门东不压桥附近的雨儿胡同分给了他一处院落,但他住不惯新宅,不长时间又搬了回来。直至1957年9月16日仙逝。

自齐白石架鹤西去后,这座小院,就闹不和了。虽然老先生在世时,家里也闹不和,但那是湖南老家老先生和第一位夫人生的孩子到北京来找老子要吃的。每当这个时候,老先生都会拄着拐棍找徐悲鸿解决家庭矛盾。著名书画家、奇石收藏家张源闲聊时,也谈到过这件事,1979年后,他还参与处理过齐家内部的矛盾。

sale
齐良迟画作

到跨车胡同十三号拜访主人,需要加上一点小心,一定要记住门铃的位置,左右要分清,分不清左右,犹如分不清男女,会闹尴尬的。因为十三号的主人有两位,两位虽是亲兄弟但形同水火,这就是四爷、五爷。有一次,我去看四爷,脑子一糨糊,按了右边的门铃,住主房北屋五爷家的开了门,听说是找四爷,二话不说,咣铛一下关门而去,直把我拒在了大门外。只好再按左边的门铃。住东厢房的四爷齐良迟亲自来开了门。

“刚才按错了吧?”落座后四爷问。

我笑笑,没答话。

“你应该顺坡下。”四爷设身处地地说。

“那今天就不能来看您了。”

您想想,从五爷的屋里出来,再进四爷的屋,更会得罪五爷。

后来和五爷的孙女婿、北京画院著名画家马泉成了好朋友。马泉和夫人齐自来住主房西边的耳房,有一次下大雨,耳房塌了,逃出来的马泉幽默地口出:“马面牛头都见惯,耳房雨中鬼门关。”

sale
作者(中)与齐白石孙女齐自来(左)
sale
齐自来画作

有一次和米景扬、马泉闲聊,米景扬问马泉:“九十年代我们荣宝斋出资,准备在跨车胡同故居建“齐白石纪念馆”,报告打上去都批了,为啥你们不同意,给弄黄了。”

“四爷不积极。”还没待马泉答话,齐自来接过了话去。

后来,北京市委统战部在椿树街给四爷分了一套住房。马泉也在紧邻琉璃厂处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之后的2016年因病而去。

sale
齐白石孙女婿马泉画作

如今的跨车胡同只有四十米,成了北京最短的一条胡同,整条胡同也只有这一处院落了——跨车胡同十三号。

在这所院落西厢房的灰色的外墙上钉有一块大理石的白牌子——齐白石故居。

                 二O二O年五月二十日

sale
作者(左)与齐白石四子齐良迟(右)

作者简介

郭建中,笔名牧夫。出版过散文集《记忆深井里的小水珠》、《文明的碎片》 、《藏家有话》、诗集《牧夫古韵》等。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等在《中国作家》、《中华散文》、《散文百家》、《莽原》、《诗刋》、香港《大公报》等杂志发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