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木香草堂 2020-06-20

  几年前,4岁“裸跑弟”多多被“鹰爸”训练的视频在网上热播的情况,估计大家还记忆犹新。那位“鹰爸”训练孩子方式独特,竟然在中国农历的正月初一,领着孩子在美国街头的雪地里裸跑。

这也许是个很特殊的训练孩子的个案,可经媒体传播后,变得复杂了。有指责家长冷酷、不该拿孩子的教育作秀的,有对这种训练孩子方式大加赞赏的,也有围观看热闹的。

这条新闻的最大受益者,是自称给这个孩子进行过两年“全脑开发”的国内某个早教机构,这个早教机构显然是在借此进行商业炒作。

我们姑且不论“裸跑弟”这件事的真实性与否,也不去考证这个早教机构究竟如何,更不需要去质疑“全脑开发”是怎么回事。

我觉得持什么样的教育观点,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家长们,特别是年轻的家长们在这个早教个案中,应该得到的启示。

孩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甚至是千差万别,这是家长们承认的事实,也是被脑科学证明了的。正因为有区别,我们不能用同一种方式去教育孩子,就如同我们不可能都让四岁孩子在雪地里裸跑一样。如果家长们都去效仿,结果肯定不是为未来培养一批英才,而是在为马路输送一批冻僵的孩子了。

无数教育案例证明: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遗憾的是,不少年轻的家长们只要一谈到早教,立马想到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同时毫不犹豫地、不加选择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对孩子实施所谓的早教。其实,“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有无科学道理?家长们很少有去认真思考的。反过来,这句话还特别能点燃一部分家长早教孩子的热情。

家长想早点儿教育孩子的愿望是好的,但遵循什么样规律去实施早教?教什么内容?采取怎么方式去教?家长们不能不思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人生的起跑线有无数条,只要适合孩子,什么时候起跑都不为晚。还有往什么方向跑、怎么跑的问题,等等。

对于年幼的孩子或者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独立的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充分享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应是早教的重点内容。

孩子在学前教育时期,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知识学习不是关键。决定孩子将来能否成人成才的重要因素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对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家长可以创设一些条件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和对成功的期盼,培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活动等,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习惯、专注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从而着力于孩子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才是家长们在早教中应该采取的主要方式。

如果孩子有什么特长,在不以牺牲孩子身心健康和快乐的前提下,适时的、恰当的,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与孩子的特长、爱好相吻合的早期智力开发项目或兴趣班,也未尝不可。但必须要把握好度,不能超出孩子承受的范围。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盲目跟风。看到别人的孩子学钢琴,也让自己孩子学钢琴;看到别人的孩子练武术,也立马让自己孩子再报一个武术班,等等。别人教育孩子的方式适合自己的孩子吗?如果不适合,就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对什么都可以进行尝试或实验,唯独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够。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认识上有个误区,就是不管自己的孩子具备什么样的条件,都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或按照别人的模式去“套”。说客气点,这是不懂教育规律,说严重点,这是愚蠢和自私的表现。道理很简单,本是青菜、萝卜的种子或幼苗,你非得要它长出苹果来,可能吗?不可能。同时,这种只考虑自己感受,不考虑孩子意愿、兴趣,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理想抱负通过孩子来实现的想法和做法,不是自私又是什么呢?

很多孩子本来的基础条件是很好的,就是因为家长们的瞎折腾,孩子不但没有按照家长的意愿快乐健康的成长,甚

至过早地产生厌学、厌世的不良情绪。很多孩子还没有到小学的年龄,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有的孩子甚至因此出现了心理障碍。那些喜欢跟风、喜欢按照自己意愿培养孩子的家长们是有责任的。

适合孩子的教育,简言之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老夫子2000多年前就告诉我们的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现代的家长们却不能够很好的领会。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陆续实施的基于新修订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新高考”,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的风向标。如果说传统的高考选拔制度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那么新高考则是“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支撑新高考的课程体系、“走班选课”等教育模式,及其高考录取方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它的最大亮点是为每位孩子量身定做合适的课程,让每位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孩子在愉快、自信中得到全面成长。传统的高考虽然有一批优秀尖子生脱颖而出,但却是以牺牲大量的“陪读生”为代价的。“新高考”全面实施后,过去所谓的“文理科状元”将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参加新高考的孩子们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为自己世界的“状元”。家长们再也不用为孩子择校,为孩子报名参加这个班、那个班而焦虑烦恼了!

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时,一定要对教育有所理解。要认识到,教育是传承文化、学习知识、成才成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发展、成就孩子的重要途径。立德树人应贯穿其始终。孩子的身心在教育中得到发展,生命质量在教育中得到提升,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同时还要认清教育本身和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家长要做到不急躁、不焦虑,不攀比、不模仿。教育是慢活,是静待花开的一项工作。就如同一粒种子,埋在合适的土壤里,需要浇水、施肥,需要阳光、雨露,出苗、拔节,枝繁、叶茂,直至含苞待放,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少,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都是违背规律的,也是愚蠢的。作为家长,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会等待,学会欣赏,只要陪伴不缺席,服务不缺位,做到实时的扶正、纠偏,就一定能成全孩子的人生,也一定是一位合格的家长。

当然,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可以协助学校为自己的孩子做好生涯规划,这样的生涯规划越早越好。越早,教育孩子的针对性、有效性就越强,孩子的成长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建立“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后,家长们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摒弃攀比心理,就会把眼光从过去盯住别人家的孩子,收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就会帮助孩子发现特长、培养特长,并能围绕特长去选择合适的课程,从而达到选择适合孩子教育的目的。

作者:吴友邦 安徽省督学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肥东县教体局副局长肥东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