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年,超10万张照片!他用光与影记录山城时光

 细雨青衫 2020-06-20

日前,由重庆知名人文摄影师戴前锋摄影作品为主设计的《故城:重庆记忆时光卡》正式出版。

据了解,本套书籍共6册,从上千张老重庆照片中精心筛选出的156张城市记忆,一张张精美画面,一处处光影旧景,将重庆历史中的156个时刻变为相框中的缩影,用光影讲述重庆的光荣与梦想。

戴前锋 受访者供图

这座城市的魅力

牵引着我一次又一次

拿着相机在大街小巷中行走

戴前锋还记得,他拍摄老重庆第一张照片是1984年在菜园坝火车站,那时的菜园坝到处都是吊脚楼,还没有皇冠大扶梯,缆车还在棚户区穿行,“家乡特殊的地形地貌,对我而言无时无刻都透露出独特的气场,或者说,是这座城市的魅力,牵引着我一次又一次拿着相机在大街小巷中行走。” 

戴前锋摄影作品 受访者供图

“因为一次需要老重庆照片的封面拍摄工作,萌发了拍摄‘故城’主题系列照片的想法。”戴前锋说,自己在山城出生、成长,对这座城市每一寸的改变都有敏锐的感知度。于是,从1985年开始,他用36年时光,风雨无阻地拍摄重庆。带着自己的镜头拍摄下了超过十万张照片,刻画下老重庆的诸多面孔。

同时,他也见证了重庆几十年来的城市变迁。“我这个人,就是固执,一个地方哪怕已经拍了一百次,如果在更美的时刻看到,我会停下来拍一百零一次。”戴前锋如是说。

老社区的改变

最能体现城市的变化

戴前锋摄影作品 受访者供图

提及自己作品里的重庆,戴前锋如数家珍:

“这是龙门下浩米市街,旧为粮食贸易街,抗战时有外地学校来此落户;这是黄桷古道老君坡,曾是历代川黔商贾的必经之路,一般贩运食盐、丝绸、药材、茶叶;这是育才学校旧址,育才学校由著名爱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抗战时期在重庆北碚草街子创办,1939年7月20日正式开学;这是北碚东阳镇,据《北碚志·大事记》记载,早在公元494年东阳镇就是大城镇,形成水路大码头……”

戴前锋摄影作品 受访者供图

“每一天,我们都在与昨日的影像告别,创造新的记忆。当我们走过的路渐渐消失,保存记忆成为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戴前锋表示,最近他在继续拍摄一些城乡结合部题材的摄影作品,也包括上新街、黄桷垭一带老社区的纪实题材,“老社区的改变,最能体现城市的发展进程。”

希望以明信片为媒介

为每一位奋斗于重庆的人

带去真挚问候

故城:重庆记忆时光卡 受访者供图

年轻人眼中重庆有哪些特点?两江环抱、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爬坡上坎、巷子、吊脚楼、交通方式?戴前锋介绍,《故城:重庆记忆时光卡》主要收录了1985年至2015年30年间的重庆照片,设计团队讨论良久,最终决定将照片定为三个主题篇章:码头篇、街道篇、遗址篇。码头篇展示重庆特有的城市风貌;街道篇能看到重庆人的生活方式;遗址篇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历史。

“重庆这座直辖市的发展很快,城门、吊脚楼,纤夫、棒棒、剃头匠,炒米、麻糖、熨斗糕……这些老重庆的风物对年轻人来说,很多只能在照片与影视资料中看到了。” 《故城:重庆记忆时光卡》策划人、时光里书店主理人李柯成回忆道。

故城:重庆记忆时光卡 受访者供图

“当时我就告诉出版社,这本书一定要出,我来想办法。”李柯成介绍,《故城:重庆记忆时光卡》从立项到成书历经3年时间,“摄影集里有一部分人共同的儿时记忆,也有一部分人未曾见过的重庆时光。我们希望以书籍与明信片为媒介,为每一位奋斗于重庆城、向往于重庆城的人带去一份真挚的问候。”



防控小贴士

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洗多少次手?

不必过度洗手,在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洗手即可。

大家都在看


新基建,三年3983亿元,重庆这样干!

晒旅游·晒文创| 《区长县长带货来》·彭水篇

均为阴性——重庆12个主要海鲜市场人员核酸检测结果


来源:重庆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