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题龙阳县青草湖》技术解剖:无名的诗人为何能流传著名的绝句?

 林樰熳 2020-06-21

它,短短28个字,静卧在浩如烟海的《全唐诗》里已逾千年。没有人能考据它的时代背景,没有人能解析它的来龙去脉,没有人能从诗外挖掘它的丰厚含义,单凭本身的天然资质,几千年来,它惊艳了很多敏感的阅读神经。
 
题龙阳县青草湖
作者: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西风吹冷,温如碧玉的洞庭湖泛起丝丝银浪,阵阵白波,仿佛一夜之间湘水的女神也老了好多好多。我在客舟上呼酒买醉,酩酊之间,看不清来路也望不透归途,唯有那满天星斗的落影,在水面上层层叠叠,托起我悠长的梦魂,遨游在星河深处……
 青草湖,洞庭湖之一角也;唐温如,不知何许人也,他的作品,仅此一首也!但是却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那么,他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让我们沿着它的骨架,从技术层面顺藤摸瓜,擘肌分理,攀援沉入吧:
首先,起承炫出神奇境界。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这两句之所以说它炫,是因为诗人找到一个拟人化的形容词——老。它连缀起诗的虚实两景:
硬瘦的西风划过,洞庭湖泛起白色的浪花,这是实景。
西风乍起,荣春不再,洞庭沧波,湘君白发,流年从宽大的指缝漏过,连神仙都在走向苍老,这是虚景。
那么诗人自己呢,在这逝者如斯的时间隧道里,谁又能幸免枯荣兴衰、英雄迟暮的命运?这是隐含在虚实景背后诗人的心声。
所以这两句,表面上是浩瀚雄奇的洞庭胜景,光怪陆离的神话想象,其实是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无限感慨:也许是岁月的蹉跎,也许是人生的平凡,也许是理想的落差……为下面的呼酒买醉埋下环境和情绪上的伏笔。
其次,转结宕开梦幻画面。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如果说前两句的奇境主要靠的是诗人的想象,那么三四两句,诗人真就做起梦来了。那不是熟睡之后的酣梦,不是相思枕上的蝶梦,而是在半梦半醒之间的一种短暂恍惚。在这种恍惚里,他的灵魂徘徊在梦境的边缘,看见似虚而实、似实而虚的迷离世界。
天空倒映在如镜的湖面上,湖面星斗灿烂,似乎被装扮成一条天河,而诗人的客船停泊在那样的一片水面上,仿佛畅游在斑斓浩渺的宇宙世界。此时此刻,就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的那样,“我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诗人被现实束缚的压抑情绪得到了短暂的释放。不管它是梦是真,不管它是醉是醒,他愿意沉溺其中,享受这一片虚幻的灿烂星空好了。
所以这两句,挣脱了前两句因时序而引起的怅惘和慨叹,又为读者营造一个灿烂的梦幻画面。给了他身体和灵魂的极大放纵。
第三,结构呈现虚实对比。
纵观整首诗,我们发现,在行文上,前二句和后二句营造的画面风格是不一样的。
前二句以描摹实景为主,但实中有虚,意在通过描画湖水之秋色来烘托诗人心底之秋意;后者以描摹虚景为主,但虚中有实,意在借用梦的通道美化现实世界,把它装点成诗人向往的理想境界。
可以这么理解,前二句的意境景是诗人的眼底世界,它苍凉而衰败,犹如美人迟暮,充彻着难言的压抑;后二句的意境是诗人的灵魂世界,它灵动而灿烂,犹如满天星斗,闪烁着不羁的自由。
在抑和扬,虚与实的对比中,我们看见了诗人眼中和心底两种世界的差距。但是,心底的世界终究是虚而又虚的,哪怕再烂醉如泥,终究会有清醒的时候,终究要回到眼中世界的。所以,梦境写得越美好,就越反衬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失意和无奈。
第四,留白丰满主题想象。
留白者,留下空白也!它是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填补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来加强对作品的深层阅读,拓宽作品张力。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前三个句子叠加了九个意象,每个意象群之间都留下了大段的空白。那么词人是如何从“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跳跃到“古道西风瘦马”的北国的呢,句子间的缝隙,便是读者思维翱翔的空间。
这首绝句,短短28字。篇幅短小,意蕴却很丰厚。从前二句的西风苍波到后二句的银河星辉,诗人只寥寥说了一个“醉”字,便把大片的空白留给读者想象。我们可以想见,在灰冷的秋风里,诗人孤舟独影,借酒浇愁,一杯接一杯。直到两颊酡红,双眼迷离;直到神情恍惚,忘乎所以,直到不知今夕何夕,不知此地何处……于是,此时的诗人暂时挣脱了时空的束缚,来到了自由的梦境世界。
但是,最长的梦总要做完,最沉的醉总会清醒,回到苍波白发中的诗人又将是怎样的心情?诗人什么也没说,他将美好的刹那定格在“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梦幻画面里,而把大段的空白留给读者去想象。这样的结尾,让诗中的灰暗基调得到些许冲淡,而把更绵长的惆怅延伸到诗外,余韵不息,这也是留白的效果。
第五,修辞彰显灵动风格。
能灵动诗歌的除了炼字,重要的还有修辞。
“一夜湘君白发多”,湘君,湘水之神,是神话中的人物;湘水的沧浪犹如湘君的白发,神仙都老了,这世界能不沧桑吗?这一句,用典、比喻、拟人,多头并举,渲染诗人眼中世界的苍凉气氛。
“满船清梦压星河”,这也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句子。一个“压”字,不仅让虚无缥缈的梦有了重量,写出了它的质感,还通过船的位置让读者产生了空间错位的感觉。这一句,运用夸张和通感的修辞,渲染了梦中世界的虚幻和璀璨。
所以,这首绝句虽然被收录到《全唐诗》中,但其风格与中盛唐的绝句风格却有很大的不同。唐人绝句讲究气象和境界,语言朴拙,主题实在,大多有比较明显的类别意识。如山水诗、田园诗、怀古诗、游历诗等等不一而足。而这首诗,在手法上灵动、细腻而瑰奇,充满了梦幻色彩。
 

一首只有28个字的短小绝句,意境有苍凉有璀璨,基调有低沉有明快,情感有失意有惬意,手法有虚写有实写,蕴藏着丰厚的内涵。所以千年以来,人们一直在猜测这位神秘的作者,甚至对它的归属也提出了异议。
但是,在晚唐的诗坛上,这种词浅意丰、梦幻瑰奇的诗风已经渐渐生成了,李商隐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天,雁去蝉消,木枯草荒,天地空空如也,黯然无色。唯有这清宵的月影霜痕,两相辉映,显得分外光明皎洁。
青女素娥,都是神话里的仙子,在这里作为霜与月的象征。它代表着秋夜的自然景象,代表着深秋世界里卓尔不群,高冷冰洁的霜月品格,也反映出诗人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个性特征。
从李商隐的这首绝句里,我们看见蕴藏在诗歌中的丰厚内涵和多意解读,看见虚实相生的结构体系,看见虚幻冷艳的宇宙世界,看见化典和借代……这些,和《青草湖》的行文风格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所以,我觉得把它作为晚唐的作品,应该并无什么特别突兀的地方。
 
在尘世的浊浪里翻滚,谁都是心带惆怅的过客。唐温如终究是个解不开的谜,而《青草湖》却是一道亮丽的光。
所以如果世事是一片流风,那么诗情便是一瓣花,一片叶,一只翩然的蝴蝶,它光临的地方,然会有唯美的印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