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7年前,李鸿章创立了一家公司,如今成世界500强,名字听着耳熟

 敦厚书屋 2020-06-21

在晚清的历史上,有一位名人有着复杂的后世评价,虽然他在当时被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东方俾斯麦”以及“再造玄黄之人”,但因为生不逢时,一人之力终究难以扭转乾坤,最终落得个千夫所指的骂名。这个人的名字,叫李鸿章。

李鸿章的功过,史书无法评说,有人视他为卖国贼,亦有人敬他有识有才、悲其无奈境遇。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的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虽然它并没有使中国走上真正的富强之路,但其积极影响不可磨灭。而期间创办的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不仅在当时是最有成绩的企业之一,而且一直发展到今天仍旧保留有顽强的生命力。

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一系列企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1865年创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局、1873年正式成立的轮船招商局、以及1878年开办的开平矿务局。轮船招商局在当时是中国水域上最重要的一家航运公司,在很多国家都设立了分局。

其实在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前,通商口岸已经有不少商人购买或者租赁洋船,尔后寄名在洋商名下,清政府为此颁布了禁令。这给商人们极大的不便,因此他们提议由中国人自组新式轮船企业,但清政府担心企业最终会落入洋人手中,所以一直未能批准。

直到1872年12月23日,李鸿章向朝廷上奏《试办招商轮船折》,提出了“官督商办”的构想,清廷分析过后认为可行,于是同治帝批准了这份奏折。如此,轮船招商局才得以开门营业。

此后轮船招商局不断壮大,打破了外资洋行垄断中国航运的现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同时在招商局兴办成功后,官府又想方设法排斥民资,独霸企业,造成了企业在发展到达顶峰后就不断走下坡路。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上海解放,轮船招商局才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轮船招商局又开始散发新的活力,1951年改组为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到了1985年正式成立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1987年,招商局创办了1949年以来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经营体制改革的起点。

招商集团有限公司就这样一步步发展,至2019年7月,在《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244位,2019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排名34位。截止2019年底,集团总资产9.3万亿元,利润总额、净利润和总资产在央企中均排名第一。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李鸿章的一生辉煌过,但更多的是背后无人知晓的落寂,生于乱世,谁又能保证自己可以“赢得生前身后名”呢?只有如今依旧传承的企业,还在延续着那份历史的荣光,成为了无法磨灭的宝贵的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