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时的轨迹(23)端午,灵均节气薄云天

 雪岸飞鸿 2020-06-21


端午,灵均节气薄云天

雪岸

恰遇端阳又经年,

灵均节气薄云天。

龙舟竞渡声中意,

一曲离骚不朽篇。

端午节的起源

涉及端午节起源的书籍甚多。笔者最近先后查阅了【今岁是何年·古代历法】、【节令】、【中西方主要节日文化渊源】、【万事通·万年历】、【万年历与人】、【民间风俗志】、【汉族风俗史】、【荆楚岁时记】、【初学记】、【人间万象·中外风俗大观】和【天文·时间·历法】等有关论及端午节起源的书籍。现综合整理如下:

按照闻一多的说法,端午节“和中国人民一样的古老”。大约战国以后,它才固定在农历五月初五。农历五月在十二支属中属午,所以称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或重五节(古时“午”与“五”相通)等等。据说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初五生,为避“五”字之讳,端午便正式由端午取而代之。端午节同时是与春节、中秋节是我国最为隆重的三大节日,而且具有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

五月五日古人有以兰草汤沐浴的习俗,所以又叫“浴兰节”。道教又称此日为“地腊节”。唐宋时此日午时为“天中节”,所以它又称为端阳节。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歧出。事实上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则更

一为吴越民族图腾祭

闻一多生前考证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是吴楚崇龙民族图腾的祭日,叫做“龙子节”,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上古的初民以为自然只是或想象中具有种种神秘超凡的力量的某种东西,于是就把这些东西作为本民族的祖先兼保护神,这便形成了所谓的图腾。古代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那时候居住在江南的吴越族由于不断受到水旱灾害和瘟疫虫害的威胁,便以“龙”作为自己的民族图腾,希望“龙”能保佑自己,并有着“断发文身”(打扮得像龙,以免被龙伤害)的习俗。每逢五月五日,他们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这是一种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日,娱神、悦神、向龙献媚,以获取保佑。闻一多先生《端午节的历史教育》“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借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那断发文身的风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端午节),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图腾神吃,一面也自己吃。完了,还在击鼓声巾(那时也许没有锣),划着那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最古端午节的意义。这就是最古老的端午节,这就是屈原之前的端午节,这才是端午节风俗的真正由来。”

从闻一多先生这段文字来看,端午节的两个主要习俗,也都与“龙”有关:竞渡用的舟楫是“龙舟”,食物扔进江中是为了喂蛟龙——这为后来端午节“龙舟竞渡”、“角黍投江”,纪念屈原埋下了伏笔。

  闻一多的见解,获得此后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考古发现印证,成为当前最具学术权威的说法,在学术界产生着巨大影响。

二为与夏至相关说

有些人认为端午节始源和夏至有关。【续汉书】的作者司马彪明确提出汉代五月初五的风俗是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因为在夏至前,太阳在天空的轨道上的位置是逐渐向北移动的,夏至后又逐渐向南移动,只有夏至这一天太阳才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我国地处北半球,这一天是看到太阳处在最当中的一天。我国先民在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有夏至祭祀的习俗。由于端午节与夏至关系密切,所以端午节又叫天中节、端午节是固定的,而夏至在农历中的日期则游移不定,其移动范围可以从五月初一到三十日,前后相差一个月之久。因此,夏至和端午节赶在一起的时候很少。古代人把端午节这一天恰好逢夏至称龙花会,认为是个吉祥的年份。有句老话说“千载难逢龙花会。其实,端午逢夏至虽不多见,但也非千载难逢。从1821-2020年这二百年农历中就有五个年份是所谓的龙花会。它们是公元1833年清道光十三年庚寅年,1871年清同治十年辛未年,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庚寅年,1909年清宣统元年已酉年,1977年丁已年。

在此要说的是,还有句比较完整的老话“千年难遇龙花会,万年难遇谢交春”中的龙花会则是另一重意思。即农历正月初一打春,叫龙花会;三十晚上打春,叫谢交春。这里的龙花会由端午逢夏至改为初一立春了。当然正月初一立春与腊月三十晚上(即19:00~23:00)立春,虽然少见,也非千年,万年难遇之事。此为题外话,顺便说及。

三为纪念屈原

  屈原(公元340一前278年),楚国人,生活于战国末期,他出生于今湖北省秭归县的乐平里,是一位千载不朽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20岁左右入仕,任三闾大夫,25岁任左徒(相当于副宰相)六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以此日作筒贮米投江祭之。”宗懔《荆楚岁时记》亦载:“屈原以是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竟渡是其迹。”据《史记》中《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祖国被侵,心如刀割,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泪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忠君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泪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株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四为纪念伍子胥

  江浙一带,则流传着端午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一前476年)的伍子胥的风俗。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宰相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遂赐剑命其自裁。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仰天长叹道:“嗟呼!谗臣为乱矣,王乃反诛我!”对舍人“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说罢便自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人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史载伍子胥尽忠于吴,后被吴王夫差所杀,抛尸于江,化为“波神”(《梦粱录》)。

五为纪念介子推

  东汉时蔡邕《琴操》“介子绥(即介子推)割其腓股以送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列(未)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惊闻,迎,终不肯出。文颁令燔山求之,子绥抱木烧死。文公民五月五日不得举火。”东晋·陆翔的《邺中记》亦有类似记载。

   六为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另一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晋人虞预《会稽典录》说:“女子曹娥者,会稽上虞人。史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三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沂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具体传说是,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七为祭地腊节

有的认为端午节源于祭“地腊”。《道书》云:“五月五日为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万类,内延年寿,记录长生,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八为恶月、恶日说

恶月、恶日说,能成为端午节的起源说之一,是因在众多的古书籍中都有详尽的记录。续汉·礼仪志曰: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又曰: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荆楚记曰: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上以禳毒气。从这些记载中已表明,所谓恶月、恶日,就是因为这时节,正值植物葱茏、生意盎然、天气渐热、瘟疫易起、疾病易生,且百虫也四处觅食、到处活动、毒虫也易伤人,故有“恶月”之称。这一切,正说明人对天时、地宜,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把握,认识了天时四季的变化,与地上动植物活动生长的规律,掌握了瘟疫百病与天地运行变化的关系。此外,古人认五月是阴气始盛的恶月,则“五”之数显然与诸不祥有密切的联系。按传统的阴阳术数观念,五乃阳数,认为两个阳数相重亦非佳事,比如三月初三要秽,七月初七要曝虫避蛀,九月初九要登高逃祸。五月初五即重“五”,自然被认为是恶月中的恶日。这一天举行祭神、避邪、送瘟,是顺理成章的事。

九为卫生防疫说

三代的夏至节,其最原始的含意是祈神求福、避邪保健,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打扫庭院,挂艾悬菖,佩戴香囊,饮雄黄酒,激浊除腐,上山采药,杀菌防病,这些活动反映了中华民族早期对疾病的预防意识。一到仲夏,高温多雨,地气卑湿,苍蝇蚊虫四处传播疾病。据《长沙县志》记载,公元208年5—7月湖南爆发流行病,大批百姓死亡。古人认识到,这类疾病显然同家庭环境和个人卫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一来端午节的卫生防疫习俗就成为人民珍爱生命、呵护生命的第一要务,是古代人用生命换来的生存经验。战国时期成书的《夏小正》“此日(仲夏午日)蓄采众药,以消除毒气。”采药的目的是卫生防疫,驱逐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邪气。《艺文类聚》转引的《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兰草在古代被看作能避邪的植物)。”兰草具有消炎避邪功效,实际上是一种卫生防疫措施。

古代五月的夏至原是祭祀天地是国家大典、认为只有圣者、先哲先人,才能与天沟通,不允许百姓祭祀天地。三代后对神的崇拜渐渐淡薄,转而同时崇拜祖先。《楚辞·云中君》中的“浴兰汤兮沐芳”,应为士大夫以上阶层五月五日到祖庙祭祀先祖的隆重仪式,古代又称浴兰节。而对于庶人阶层,他们没有祖庙,为了表示对先祖的尊敬,端午这一天用随处可见的艾蒿、菖蒲、风球或其他草药沸煮后,全家人把澡洗得干干净净,在自家正屋或厅堂设置的神龛、供奉的本门宗亲神位进行祭拜。这也是人们把端午节的起源说成是洗澡节的主要原因。到宋代有一直沿袭沐浴兰汤的习俗,苏轼《皇帝阁四首》诗云:“喜辰共喜沐兰汤。”晏殊《御阁》有“沐浴兰汤在此辰”之句。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日沐浴,由最早的特殊礼仪转变成了人们讲究卫生、除害防疫的节日习俗。因此,有人认为可以说卫生防疫是端午节主要起源之一。

从历史的角度看,各本其源,同时并存,否一不可。但最初都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只是后来由于屈原的诗作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深入人心,为人民世代推崇。秦、汉以后,届原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关他的附会传说也越来越多。到六朝时,吃粽子的风俗和传说由楚地推及到全国,江南古老的龙舟竞渡风俗也被善良的人们附会到拯救屈原身上。这样,端午节因屈原说遂为各地公认,相沿至今。其他诸说和风俗,除介子推被移到清明节纪念外,其余全为屈原一说所代替。这一事实,充分反映了中国历代人民对于屈原的无限热爱和怀念。这也是千百年来端午节能够在民间相沿不衰的根本原因。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人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各地习俗却是大同小异。端午习俗主要包括: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营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饮用雄黄酒、吃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外,其余至今流传国各地及邻近诸国。这些活动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

  赛龙舟

  “赛龙舟”即龙舟竞渡,南北朝以后,赛龙舟的习俗广泛传播,唐宋特别盛行明清两代,宫廷中端午有龙舟表演。清代自顺治、康熙起,每年端午,都要在西苑举行龙舟大赛。及至现在,赛龙舟成为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各省市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在广东、台湾等地被称之为“扒龙船”,四川合川一带则叫“抢江”,《事物原始》记载:“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船是也。”汉代赵哗(吴越春秋》也认为,龙舟“起于勾践”。清代诗人邵长衡有“五月青江怒,水嬉欢竞渡”的咏叹。今天,龙舟比赛已成为群众性的竞技活动,它不仅在中国各地举行,还成为国际性体育竞赛项目。

     吃粽子

端午节的代表性食品是粽子。旧时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描写端午节的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吴均《续齐谐记》记述:屈子投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目的是让水中动物吃饱了,就不再伤害诗人的躯体。以后的吃粽子便是从吃竹筒米演化而来的。端午节家家都要吃粽子。粽子以箬叶包糯米做成,就外形而言有三角粽、一角粽、方粽,还有小粽联束成串在唐时称为“百索粽”,宋时称为“九子粽”。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在魏晋时代已经盛行。唐宋时代,粽子已成名食,不仅为皇宫所喜爱,而且成为民间市场和一般百姓家中的美食。唐都长安有专门制作经营粽子的店铺,还“将粽揍(堆)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以吸引顾客宋代端午粽子种类更多。明清时代,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核)桃等。而且这一传统文化和谐地保留在现代生活之中。

女儿节

  端午也被称为“女儿节”这一天“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午节(女儿节)归宁之俗,含有孝敬父母长辈、回娘家看看之意。女儿回婆家时,娘家要给女儿、女婿赠送雨伞或草帽,以示关爱;还要带一些粽子给婆家的人,一则表示亲家的友情,二则也是包粽本事的显示。

      悬艾和菖蒲

  在端午节当日,人们通常会把艾、榕、营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葛蒲为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民间也有传说艾草可以避邪。《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攘毒气。”“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瘟神归地府。”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歌谣,主题是驱瘟,用艾虎和菖蒲剑把瘟神驱阴曹地府。同时也形象地表现了端午节家家家户户悬艾和菖蒲的习俗。

      饮雄黄酒

  “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古代过端午节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有的地方还在房屋内外洒雄黄水,在孩子的耳朵、鼻子和额头上,涂抹雄黄,以驱虫除秽、杀灭病菌。看来,中国古人早已认识到雄黄具有杀虫解毒的功效。但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喝雄黄酒会损伤肝脏,甚至导致癌症。因此,现代过端午节再也没有人喝雄黄酒了。

  说起端午节喝雄黄酒,就让人想到《白蛇传》的故事。传说白蛇下凡人间,因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露出了蛇身,吓死了许仙,白娘子不顾生死,盗来灵芝救活了许仙。这个对爱情忠贞不渝感人故事,已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缝香包

  过去,在陕西南部等地有缝香包的习俗。在端午节前夕少女们用色布彩线,精心缝制成各种香包,形状有粽子、老虎、金鹿、蝴蝶、燕子、孔雀、金瓜、寿桃、梅花等,下坠色彩艳丽的丝线缨穗,内装用中药配制成的香料。到端午节这天,会把自己缝制的香包佩戴在胸前。如被男青年将香包抢去,被抢香包的少女则因自己的手艺受到异性的肯定而高兴;反之,如所佩香包始终无人来抢,则很丢面子。

      吃五黄

  旧时,浙江杭州人称五月为“五黄”月,杭州人端午节必吃雄黄酒(用雄黄和烧酒调和,加人富蒲根)、黄酒、黄瓜、咸鸭蛋黄、用黄豆包裹的粽子五样食品。由于这五样食品里都带“黄”字,因而得名“吃五黄”。

       

 五毒一般指的是蜈蚣、蛇、蝎、蟾蜍、蜘蛛,这些带有毒性的毒虫。古人使用纯天然五瑞植物以剋制五毒,不会带给人和环境遗毒的副作用或后遗症。端午五瑞有个专有名称天中五瑞,指的是菖蒲、艾草、石榴、蒜头和龙船花五瑞具有驱除溽暑毒害的功能,其中有的具有强力健身功效,有的则具有毒性,可以毒制毒。

   走百病

   往日,河北迁安一带的妇女多赶在端午节的中午前,游于河滨,叫做“走百病’。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游瘟”,南方诸省也多有流行。在云南镇雄。男女老幼穿着春装,游山玩水,叫做游百病。游玩时。还要采百草,归来煎水沐浴。不过各地走百病的时间不甚相同。在四川西昌午游古庙,晚游近郊。在灌县,人们晚间游百病,认为可以驱除不祥。在贵州平坝,也是晚饭后,小孩子穿上新衣服,由大人领着遍游田野。在云南新平,则是早餐后。用彩绳系于小儿臂膀,并用雄黄涂于小儿口鼻,率领出游,叫做游瘟。在大理,人们午后出游诸名胜,是为走百病。

      煮梅

  芒种时节盛产梅子。在夏朝就有煮梅的食俗了。由于梅子味道酸涩很难直接入口,所以需要加工后才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煮梅的方法有很多种,简单的一种是用搪与梅子一同煮的;也有用盐与梅子一同煮,比较考究的还要在里面加入紫苏。我国北方的乌梅很有名气,将其与甘草、山碴、冰糖一同煮,便制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汤。

      安苗

  “安苗”的习俗流行于皖南一带。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家家户户便用新麦面蒸安苗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祭拜圣祖,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民平安。经过收种的紧张劳动,农事稍闲,以新麦面制作安苗包,既可尝个新鲜,又饱了口福,是民间调节生活劳逸的一种方法。在“安苗”日内,不仅本村人可以随意走家串户品尝安苗包,外村人也可进村入户同享口福,其乐融融,一派和谐。

      打泥巴仗

  “打泥巴仗”节日流行于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原来贵州侗族的传统习惯是,姑娘结婚后,一般先不住在婆家。只有农忙和节庆时。才由同伴陪同到婆家小住兀天。因此、每到芒种前后,当婆家整好秧田,定下分栽秧苗的日子后,就要邀集一些青年前来帮忙,并由新郎的姐妹去迎接新娘回婆家来共同插秧。而新娘也要邀集一些女伴同来。男女青年汇集一起,既进行分插秧苗的劳动,又参加社交和进行娱乐活动。在分栽秧苗的时刻,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休插秧,边插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然后,大家又一起来到河水溪旁,边清洗边打水仗。度过快乐一天的劳动。新娘在回婆家时,会带有一担五色糯米饭和100个煮熟的红皮鸡蛋。节日后返回娘家时,婆家姐妹要以更多的五色饭和红皮鸭蛋为她们送行。

      贴艾虎

  端午节这天,民间多于日出之前,到田间、河边或山坡上,采取有露水的艾叶、车前子、毛毛草、毛耳眼、菊花、地黄等中草药,束之于屋檐下或者擂于门头、窗口,同时贴上用黄裱纸木刻印制的张天师或钟馗像以及用黄、绿各色纸剪成的花鸟虫兽,俗称“贴艾虎”,以避疾疫。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于户上,可攘毒气。”陈艾是草药,含有挥发性的芳香油,具有杀菌、解毒等作用。古人端午”贴艾虎“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只不过他们说不出其中的道理,才加进了一定的迷信色彩,把艾本身的功能移植到了某”神“的身上。

      送端午

  过端午节时,许多地方如河南新县、光山一带要接新婚女儿偕女婿回娘家过“新端午”,届时娘家要设宴款待女儿和女婿,临走时,还要赠送女婿雨伞、草帽、扇子和夏衣等物,为他们防暑降温使用。其他地方也兴母亲看闺女。商丘人称之为“送端午”,巩县人称“瞧端午儿”。因此,端午节串亲的多是新婚女儿,故也有将此日称作“女儿节”、“女婿节”的。明代曾把端午节称为“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替以榴花,故称女儿节。”

      躲端午

有些地方有“躲端午”的习俗,人们认为端午这天既毒又有邪气,对孩子不利,怕孩子生灾患病,就让孩子躲起来,一般都藏到外祖母家。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连这天生的孩子,都看成是不堪教育的“五日子”而不敢抚养,或者害死,或者扔掉。有一姓田的人家,五月五日生了个男孩,名叫田文,就是史上有名的孟尝君。母亲不忍心害他只得悄悄地把他送到姥姥家中寄养起来。田文长到七八岁时,母亲把他接到家里。他父亲一见,大为恼火,大骂其妻不听话而养了这个孩子。他母亲只是落泪。田文在旁边立即父亲为什么不要五月五日的孩子,气愤就顶撞了父亲,父亲更加脑怒,非要致他于死地不可。乡亲们纷纷过来给田文讲情,父亲看在乡亲们的面上,才算勉强将他留了下来。但每年五月五日这天,他必须到姥姥家去“躲五”以避凶祸。田文自幼聪慧,才智超人。由于他学识渊博,满腹经伦,最后终于做了齐国宰相,辅助齐王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田文当了宰相以后,想“躲五”的旧俗,几乎使他死于非命,便说五月五日是个端端正正的吉利日子,凡这天生的孩子,一律不许谋害,不过必须到姥姥家去“躲五”。从此,人们便把这一习俗流传下来,不仅仅五月五日生的孩子五月五日到姥姥家“躲五”,其他时日生的孩子为免祸消灾,也到姥姥家“躲五”。 

悬挂钟馗像

旧时民间流传钟馗打鬼捉鬼故事,一般人们在端午节前后悬挂钟馗之像,用以镇宅驱邪,此习俗传说源于唐明皇。故事初见于《唐逸史》,说唐明皇受疟疾鬼作祟,一个月不能痊愈。一天,他梦见有大鬼捉疟疾鬼而啖之,随即病逾于是问大鬼为何人,答叫钟馗,就是前番应试武举不取,撞死在阶前人。唐明皇醒后,便叫画工吴道子画成图像,通令天下端午节家家张贴,以除邪魔,保护平安。从前民间每到端午,通行挂钟馗像的习俗。当然,鬼是一种虚假的概念,人世间根本没。但是当作比喻,这样的“鬼”在人间还是屡见不鲜。当作文学题材,就更没有非难的必要。

端午节的诗

  端午节是一个民俗意义丰富的传统节日,划龙船、吃粽子、挂蒲艾等习俗,历尽2000多年而不衰,深深融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历来是文人墨客怡心遣怀的好时节。也因为屈原的缘故,有人就称端午节为诗人节。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精彩的端午节的诗

  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可谓生动、传神: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末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挂彩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事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细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此诗描写唐代的龙舟竞渡,按“热闹场面——竞渡情景——发生斗殴——作者观感”的思路,把竞渡场面描绘得有声有色。这场竞渡由官方主持,赏赢罚输,故竞渡中还引发斗殴事件。

  在吟咏端午的诗篇中,有不少是歌颂与缅怀屈原的。唐代文秀(僧)《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此诗为屈原鸣不平,对昏君奸臣无情鞭挞。立意高远,是端午诗歌中的上乘之作。

  唐代诗人刘禹锡《竞渡曲》云: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耆鬣动,烯蠊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入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这首记叙的是湖南沅江一次赛龙舟活动。在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诗的结尾笔锋一转,由龙舟比赛的场景变为因屈原事引发的惆怅“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代诗人殷尧藩七律·端午】云: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在年复一年的端午节里,由少年佳节倍多情,到老去谁知感慨生。什么感慨呢?你看: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北宋诗人梅尧臣《五月五日》诗云: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诗人为屈原的冤屈深感不平,同时对屈原的高洁品格给予高度肯定,“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形象生动,立意高远。这首诗为这个节日增添了几分感伤的色彩。

  北宋诗人张耒的《和端午》诗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诗人在这里观竞渡,悼忠魂,念《离骚》,悲屈原,情绪悲怆。

  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的《竹枝歌》云:

  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云安酒浓曲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

  本诗反映三峡人的端午习俗,上午在长江看龙舟竞渡,中午“打牙祭”,饮云阳当地产的名酒——曲米春,因节日高兴,以致“家家扶得醉人回”。

  陆游(1101—1210),南宋爱国诗人,他的《乙卯重五诗》云: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时期端午节的习俗。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诗中写尽了端午食樱桃、桑椹、饮雄黄酒、悬黄纸贴、贴灵符的风俗。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此诗写出了旧中国过端午节的艰难情景。端午这天,风狂雨大,村童无钱购制新衣,文朋诗友们披蓑戴笠,相邀聚会,卖文买酒,怀念诗人杜甫。尽管佐酒的是炒豆子,但比之于当年的鱼肉更香。此诗表现了诗人的乐观旷达情怀。

端午节对联

  “端午节”常用的对联有:

  榴花彩绚朱明节;蒲叶香浮绿酷搏。

  堂前黄草舒眉绿;石上榴花照眼红。

  艾叶如旗招百福;茗蒲似剑斩千

  结艾钗头轻战虎;夺标船首惯乘龙。

  天中酒酌金危满;重五盘盛角香。

  绿艾悬门添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

  《楹联丛话〉卷十二载福州乡俗,每逢端午节,既于朔日悬蒲插艾于门庭,而五日午时,又必用红笺书对句,贴于楹柱,谓之午时书。明代徐振烈自作门前午时书云:门幸无题午;人渐不识丁。“午”隐寓讥讽语“牛不出头”。联称“门幸”,含有不受人讥之意。“不识丁,即自称为文盲。”午“、”丁“同属干支,对仗巧妙。

  《楹联新话》卷十一载清咸丰进士、官至江苏巡抚的吴元炳太夫人卒于五月初五,时正值慈安太后国丧。陈钧堂的挽联为:一德君臣,同悲爱日;三吴士女,会罢端阳

  《楹联补话》载严竹汀之妻于端午生一男孩后去世。有挽联云:调瑟纪同庚,十载鸾俦,回首难忘潘岳恨;弄璋值重午,一旬鹤化,伤心只为孟尝生。

  清道光十六年五月初五(1836.6.18),山西盐运使李彦章去世。年仅43岁。林则徐撰挽联云:研三年,才不虚生,帝简方隆,谁料请仙归紫府;重五节,缕难续命,名心未蹊,应教词客祀红桥。

  《自怡轩楹联剩话〉卷四载张金门五月初七生日。五十寿时,李承衔撰贺联云:角黍延宾,近端阳节;眉梨兆寿,现宰官身。

  民国二十一年五月初五(1932.6.8),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刘天华病逝。年仅38岁。其兄刘半农撰挽联云:体格过人,毅力过人,乃缺年寿;为家门哭,为艺术哭,摧我肝肠。

此外,还有一则流传的关于端午脱品吟联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山西寿阳人祁隽藻,幼时聪颖过人,在五岁那年的端午节,为其三哥和三嫂送去五只粽子。自恃才学不凡的三嫂,见机试探一番小弟的诗才,脱口吟出上联:五月五日五弟送五粽,香!香!隽藻不假思索地续了下联:“三更三点三嫂伴三哥,好亲!好亲!”三嫂不禁脸红耳赤,而心里却暗暗称奇。录此以体现常人端午节时的生活情趣,与前并列,可以说是有雅有俗。

端午节谚语

  端午节多半是在芒种节气中,有关端午的气象、,风俗及农事谚语较多。如: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节,划龙船,挂蒲挂艾在屋檐。

五月初五需要晴,万物丰收有十分(浙)

  端阳晒得蓬头汗,十片高田九片浮(鄂)

  端午晴干,农人喜欢(晋)

  端午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天就干(湘)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七月连阴不上算;八月连阴干撩乱(晋)

  端阳有雨是丰年(鄂、赣、湘、川等省)

  端阳有雨长黄梅,无雨旱黄梅(苏)

  雨打端午日,百果不留底(浙)

  端午一阵雨,虫子满地起(晋)

  节前西风做大水,节后西风活见鬼(浙)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浙、沪、湘)

  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浙、湘)

  端午蜜蜂多,谷子好;蜜蜂少,谷子差(云)

  端阳晴天,农家喜欢

  过了端午节,锄地不用歇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笼;末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掏钱难买五月冷,一棵豆子打一捧

五月初五过端阳,吃粽插秧忙。

此外,还有涉及到端午的歌谣和儿歌,一并收录于此

  《划龙船》

  五月五日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起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呵喂!闹洋洋!

  《端阳儿歌》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呷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