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尉迟敬德——只要你愿意,铁匠也可以逆袭

 旧时斜阳 2020-06-21

落笔之前,笔者还特意查了下。

大唐第一牛人是谁?

答案有很多,秦叔宝、李靖、李世民、薛仁贵不一而足,但票数最多地还是尉迟敬德。

写下这个名字,可能有读者表示不服。

作为大唐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史地位是有的,但要说牛人榜第一人还达不到。

这就好比说金毛狮王谢逊比张三丰还牛。

这肯定不符合人物设定。

就连我们看的电视剧,他的出场也是最晚的,作为住要人物,当秦琼、罗成、程咬金等人露足了脸之后,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等超级猛将也都完成“使命”,他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走上历史上的舞台。

这样的人你说他是大唐第一牛人,谁信?

你信,反正我是不信?

但不信归不信,历史是这么记载的,我们姑且相信一次。

尉迟敬德小时候没怎么读书,但一身腱子肉很拉风。

当别人都在读书的时候,他在打铁。

天天被火烤,被太阳晒,所以他的皮肤很黑,胡须很密,肌肉很发达,唯一的差别是,尽管硬件很靠谱,却生了一张张飞脸,走在大街上没什么回头率。

如果隋炀帝学一回李世民,那么历史上就会少一员武将而多了一员打铁的工匠。

但历史没有如果。

隋炀帝大业末年,尉迟敬德在高阳参军讨伐暴乱兵众,打铁练就的武功与一般的剑道大不相同。

简单、快捷的招式,就是战场最高的武功哲学。

充满力量的臂膀将武器挥洒出去,总有一股挡无可挡的气势,让他在战场所向无敌。

以前他只知道打铁会赚钱,所以每敲一下都用尽了浑身的力气,因为铁要捶打才能成钢。

上了战场他才明白,将打铁的劲儿用来杀敌,获取的不光光是银子,还是名声地位。

往日不敢想,不能想的未来竟在眼前。

因为乱世,战功就是最好的证明书,比真金白银还要真。

在那段厮杀的岁月里,他用一个铁匠精神告诉了后人,只要你有心,打铁也能华丽的转身。

黑黝黝的肌肤,浓密的胡须、粗矿的容貌也会成为时代的潮流。

尽管他从来没想做这个时代的小鲜肉,但在不经意间,他完成了偶像派的转身。

他不光做了官,还拥有了打造辉煌的资本。

他的名字在各大老板的拉拢名单中,从来都是前三名。

最开始拉拢他的是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此人一心想扩大业务量,好趁乱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

得知了他的业务能力出众,当即就给了月薪三万的工资,五险一金之外还有原始股。

没有比这个更具有诱惑力,三万的工资,光打铁要打一年。

所以他没含糊,一口答应了。

公元618年,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了长安后称帝建唐。

眼红的刘武周也趁机占领市场。

在总经理宋金刚的谋划下,他们主动出击,凭着一股狠劲儿,他们先后占领了太原,攻克了晋州,几个月后更是攻占了浍州。

市场大了好几倍。

看着一路红灯的业务量,他由衷的感慨,打仗比打铁要好多了。

同样是卖力气,卖技术,但打仗技术含量高,风险高,回报也高。

就在他与刘武周、宋金刚准备再接再厉,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时,他们遇到了一个人。

一个叫李世民的男人。

尽管这个男人身上流传的传说很多,什么大唐第一美男,什么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但他根本没将这个男人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外在都是浮云。

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是对的,他特意参与了与李世民的对决。

战事很顺利,摧枯拉朽的力量迅速摧毁了一切,他大败唐军,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全部被他俘获了。

看,力量才是权威。

力量才能打造一切。

力量才可以实现华丽的转身。

但现实很快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

吃了败仗的李世民并没有就此灰头灰脸,而是整装待发。

那眼里透露的自信与蔑视一切的神态让他过目难忘。

直觉告诉他,这个男人很不一般。

这个男人很难对付。

这个男人能力很强。

这个男人不怕失败。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当月,李世民亲自率军出击,数十万大军就在美良川围困了他。

顺道偷袭了他。

刚刚拿下的市场竟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此战,尉迟敬德被唐军斩首二千余级,大败而归。)

败了没啥,他本就一无所有,重新再来就是。

但李世民用铁与血告诉他,一个失败者未必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仅仅几天功夫,李世民又亲自率步骑三千连夜从小路包围了他,趁着夜色截击了他,此战他败的更惨,除自己与另一个合伙人只身脱逃外,其众全部被唐军所俘。

看着尚未熄灭的战火,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叫李世民的男人不能惹。

现实再一次告诉他,这个判断非常正确。

武德三年(620年),与唐军较量了五个月的宋金刚,终因粮秣断绝,被迫以寻相部为后卫,向北撤退。

你退我进,才是抢市场的不败法宝。

伺机待发的李世民再一次出手。

和上面两次不同,这次来得更彻底,更凶猛。

李世民再一次亲率大军跟踪追击,大败宋金刚,看似辉煌的刘氏集团在几个月后彻底的变成了历史。

作为刘氏集团的最佳合伙人,他坚持了三个月。

这么做并不是自己还存有希望,而是他明白,生逢乱世,忠诚是赢得未来的法宝。

历史再一次告诉他。

他又对了。

两个月后,他与寻相以介休、永安(今山西霍县)二城投降李世民。

自此开启了辉煌的时代。

看到这里,笔者总会感慨一下,就这份运气,买个彩票一定是大奖。

但历史告诉我,一个人总能中大奖,靠的并非全是运气。

这样的人固然有,但尉迟敬德一定不是。

我们常常看到了古人某一方的才能而忽略了其他的才能。

粗矿的面容、出众勇武掩盖了尉迟敬德的另一面。

看到这里,必有人问,他的另一面是什么?

除了黑,除了胡须,除了勇武,实在找不出来。

这当然不是真实的尉迟敬德。

在笔者看来,隐藏在粗矿的面容下另一面是被我们忽略掉的忠诚和见识。

这两点,他几乎是做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

先说说忠诚。

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攻打洛阳的王世充,当时里面有刘武周的旧部。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以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为首的官员,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弄不好尉迟敬德会被策反。

出于安全考虑,屈突通建议宁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杀人。

但李世民不答应。

作为领导,李世民这个人毫不掩饰对尉迟敬德的喜爱。

他选择了相信。

事后弄清楚一切后,他怕尉迟敬德心里留下阴影,特意找他谈了心。

大意是,我既然用你就一定会相信你,这次的误会,你也不必放在心上,该忘记了就忘记了。

若你忘记不了,想走,我也不拦着你,跟了我这么久,回去的路费、伙食费、高温费都算给你。

结果我们都知道,尉迟敬德不光没有走,还大战了一回单雄信,从虎口救下了李世民。

你做到相信我,我就能做到忠心无二。

“我们是不是兄弟?”一次大唐企业的太子爷李建成拉着他的手问道。

“不算!”尉迟敬德抽回了手老实的回答。

“我们不算,那你与谁是兄弟?”李建成继续追问。

“秦王!”尉迟敬德依旧满脸真诚的说道。

“凭什么是他是你兄弟,而我不是?”李建成不解。

“人生有四大铁,一起扛过枪的、一起同过窗的、一起嫖过娼的,一起分过赃的,不巧,我与秦王都做了,你说是不是兄弟?”他一脸憨厚的说。

“能不能跳槽,他给你的标准,我给双份!”李建成没有放弃,继续蛊惑。

“不能!”他不为所动。

接下来的话很繁琐,但我还是照例翻译了一下,大意是这样的,我尉迟敬德本身是个打铁的,遇上隋朝衰亡,天下四分五裂,我也没有安身之所,是秦王给了我生命,如今还在秦王府供职,只应以生命报答他的恩情。

我和你没吃过饭,也没有扛过枪、同窗算不上,不敢与你称兄道弟,如果私自答应为您效劳,就是背叛,一个为了私利忘掉忠诚的人,您又用他干什么呢?”

这样发话让李建成很不高兴,太子爷不高兴的后果很严重。

刺杀、 打压、那是常态,最严重的一次,他被李元吉诬陷,李渊下令囚禁审讯,准备杀掉他。

可他依旧初心不改。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这是我对你的承诺,我做到了。

对于这份忠诚,李世民一清二楚,他是从心底相信尉迟敬德,即便是后来的玄武门之变,他也是听从了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的意见才动手,这种信任几千年来都少见。

也许我们会说,这些只能说明他是个忠厚的人,并不足以证明藏在他黝黑的皮肤下,还有一份过人的见识。

凡事都需要讲究证据。

历史人物也不例外。

按照《资治通鉴》记载,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中,所起到的作用一共有四件。

第一件是稳定了李世民发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这场政变的后果我们都是知道有多么的辉煌,大唐从此成为历史永远翻越不了的巅峰。

光靠嘴皮子是做不到这一步。

任何的大事背后连着只有七个字——谁做下一任老板

作为一个粗人显然还看不到这一点,但尉迟敬德看到了,他极力主张李世民动手。

第二点,挽救了李世民。

在这场著名的政变之中,李世民一着不慎,被自己的好兄弟李元吉给勒勒主了脖子,准备活活将他勒死。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骑马赶来,放箭射死了李元吉,才有后来的千古一帝。

如果说这两件事还不足以说明一切。

那么下面的两件大事则是最好的证明材料。

得知大老板和二老板被人杀了,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得和副护军薛万彻立即组织了2000精锐兵马前来报仇。

尽管尉迟敬德很能打,但一挑2000, 他还没这个本事。

危险就在眼前。

如何平息这场厮杀靠忠心当然是不够的,最好的法宝只有两个字——见识。

他亲自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出城,心平气和的告诉前来报仇的将士——别折腾了,跟着李世民很有前途。

很显然,他早已看穿了这些人的内心。

功名富贵才是化解仇恨的最大利器,一场来势汹汹的仇杀就此化解。

这场亲兄弟之间的争斗,经过后来史学家的不断美化早已演变成了一场不得不做的举动。

李世民是无辜的。

但谁都明白其中的奥妙,所以他第一时间拿着武器入临湖殿,面见了李渊,并恶狠狠地将这场争斗最终结果告诉了大老板,迫使大老板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

三天后(六月初七癸亥日,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李渊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很显然,这样的活,李世民不能做。

能做的人很多,但他是第一个,只因他看得明白。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大封功臣,他与长孙无忌在玄武门事变中功劳并列第一,赐绢万匹;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功,李世民将齐王府的全部财产都赐给了他;还拜他为右武侯大将军;此外,他还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与长孙无忌、王君廓、房玄龄、杜如晦相同,仅次于裴寂的一千五百户。

人生巅峰就在这一刻。

起先,面对这些赏赐,他还能保持低调。

但后来他变了,变得开始骄傲起来。

那些温和的赞扬声宛如江南的春雨慢慢腐蚀了他所坚持的低调。

我开始变得喜欢骂人。

很多时候骂的还是大人物,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都被他骂过。

骄傲的心,让他觉得这些人该骂。

甚至很多时候,他总是自言自语地对别人说。我的功劳那么大,地位那么高,难道不应该骂一骂他们么?

那个长孙大人分明就是一个爱耍心眼的小人?

那个房玄龄养个儿子就是一头猪。

这些话,他不想说,可压在心头不说不痛快。

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大摆酒宴,几个根本没有上过战场的人也和他坐在同一个位置。

他当时就忍不住说了句:“你有什么功劳,配坐在我的上席?”

偏偏那个任城王李道宗还不服气,他当然也没好脾气和对方打了一架。

这事儿,他一直认为自己没错,错的是对方。

这种飘飘然的感觉,让他很沉醉,许多时候甚至愿意永远沉醉在其中。

好在,他及时醒悟了,迅速调整了自己态度。

贞观十三年(639年),大老板李世民找他谈话,大概的意思说有人告他谋反。

以他的忠心与见识,当然知道这根本是无稽之谈。

但他心里明白,这是一种警告,告诉他下面的路该如何走了 。

他脱下衣服置之地上,展示身上的疮疤,用历史留在自己身上的证据告诉了李世民。

他还是当初那个忠心无二的铁匠。

这场危机过后,他变得不问世事,什么好玩,来什么。

市面上的研磨金属矿石,服云母矿石粉,挖池圹建楼台,演奏清商乐曲他都玩了个遍。

一玩就是16年。

世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大唐还有一名大将。

唯有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时时提醒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