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250期# 这段时间我看到有几个给我留言的朋友,他们的情绪状态都不是太好。一个小伙子说了,在单位里边受到别人的排挤和指责。有一个毕业生留言说,在班里边受到了同学的指责,受到了同学的打击。还有一个妈妈说感觉自己孩子特别脆弱,经不住批评,一句话都不能说,一说他就崩溃。还有个小伙子问我,老师,怎样让自己更强大一点,觉得自己还不够强大。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我看到一个报道,说有个小学生受到老师批评了,然后就自杀了。这事情让人很痛心。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会面临各种指责和批评,并且有些是有理有据的,还有一些是没凭没据的无理取闹和充满恶意的人身攻击。来分析两个现象。 第一个现象叫做温和地支持、强烈地反对。就是说如果有人支持你,他们会表现得比较温和,但是一旦出现一个反对的人,他反对的方式就会表现得比较强烈。举个例子,领导让你在会上发言,你准备得挺充分,做得挺认真,发言结果也挺好。现场有100个人,99个支持你的人,都面带微笑说不错,然后转身走了。有一个反对你的人蹭地就跳到桌子上跺着脚说不行,讲的什么玩意儿?你看温和地支持、强烈地反对。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叫做沉默地支持、大声地反对。99个支持你的人,他们表现得可能都挺沉默的,可能都不会去表态。即使表态,也都是点点头,然后转身就走。但偏偏有一个反对的,他就会声音很大。他不光在屋里说,他在院里说,他有可能还在网上说。 由于以上两种现象的存在,就会导致一个结果,也可以说是一个规律,就是反面的声音分贝更大、刺激性更强。你做一件事情,有99个人支持你,你都没有感觉。有一个人反对你,然后你就觉得压力特别大,你就会特别受刺激。 拿网络来说,你写了一篇推文,大多数人挺支持你的,但这些人可能连点赞都不会,那更甭说留言了,他们也就是看看点点头,转身忙自己的事去了。偏偏有那么一两个人反对,不是看你不顺眼,可能就是想发泄。于是他就会不停地留言,就会说很多过火的话,这一下给你带来感觉,就是仿佛全世界都在跟你作对,仿佛这件事就做不下去了。你看这就是反面的声音分贝更大、刺激性更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四个前提、一个核心,这叫“4+1”。所以四个前提就是对这种事不管他说的对还是不对,你都必须要建立四个理解前提: 第一,任何人都会被别人指责和反对。连佛祖跟菩萨还有人反对呢,连上帝还有可能被指责反对,这事很正常,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第一个前提,你要承认任何人都会被指责和反对。 第二,任何事情都不完美。就算是我们尽心尽力了,就算是我们尽到了130%、180%的努力了,这事儿也有可能有漏洞,你说的有可能有问题。任何事情都不完美,就算你觉得没有问题了,别人还觉得有问题。 第三,有人根本就不懂。你讲的心理学规律,人家不懂心理学。你讲传统文化,人家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你讲阴阳五行,人家是个中医黑。你讲管理学,人家觉得管理学就是阴谋诡计。有人他就是完全不懂,偏偏他就要拍砖,这就是第三个前提。 第四个前提,有的人是出于自己的问题要在那发泄。他可能最近心情不好,可能怼天怼地怼空气。见到谁怼谁,除了羡慕嫉妒恨,还要刷存在感,这是他的问题,跟你没关系。 请大家记住这四个前提。第一,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指责和反对。第二,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第三,有的人根本就不懂。第四,有的人是自己有问题。在这四个前提之下,我们要建立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从自身做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这些指责当做一次进步的机会。 拿我来说,这两天有好几个同学截图给我,在网上截图。截的是什么?说有人故意说过火的话在那儿攻击我。这个事在微博微信,在我们的课程直播,甚至在我们的喜马拉雅上都存在,有人就截图给我了,说的话都很过火。我的原则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指责和反对,况且我也不是100%就没有问题。 不过进一步说,有些人是故意在那儿拍砖,而且说的话特别过分。这时候你怎么办呢?这时候考验就来了。有些年轻人没有社会经验,心理又不成熟,一旦被别人说了过火的话,攻击或者指责了,立刻就焦虑了,立刻就纠结了。你可能这一天到晚心里边都是反对的声音,都是跟他辩论的声音,你啥也干不下去,你心里全是这种跟他斗争的声音,你可就上当了,那你可就毁了。那对这种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办?有的时候不搭理不回应,放在一边才是最好的办法。 说到这儿,我就想起了自从《百家讲坛》拍摄以来,我遇到的几个典型案例。比如说有人在微博里边给我发私信留言,他问我你凭什么当大学老师?就你这个水平你是误人子弟,你是信口开河,而且总是发。你说我要不要跟他说一说,我们讲的管理学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背后做的努力和准备、我们知行合一方面做的投入和付出,讲讲知识体系,讲讲古往今来,讲讲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讲讲五个一,讲讲知行合一、君子九思,再讲一讲同学们的支持、大家的认可。没必要嘛,你讲了他也不理解,他要能理解他至于说这种话?所以对这样的留言我根本就不搭理也不回应。 我们做事情不一定要指望人人都点赞,并且我们特别是不指望这种人去点赞,这不就得了吗?偏偏还有人更过分,有的人会在微博私信上,在那儿留言说那些侮辱和攻击的话,甚至会骂人。有的人专门加我微信就为骂我。你看这两天我们喜马拉雅推出了一个系列节目,真的有人就为这事加了微信了,加了微信了就开始攻击我就开始骂人。 我的反应是什么呢?不回应、不搭理、不反击,我根本没必要跟你辩论。你走在路上有苍蝇朝你嗡嗡,你没必要朝苍蝇嗡嗡,它就是一个道理。我记得上课的时候我们还讲过一个例子,有人最后跟我说,我为什么骂你啊?因为骂认识的人比较危险,居然就是这个原因,他就是自己的问题。 有的人跟我说,老师你把他拉黑了,我也不拉黑,拉黑说明我怕你,我不怕你。说的又不对,我为什么要怕你啊。我们处于自我肯定状态,我不怕你。另外我觉得是这样的,你看这样的人他有负能量嘛,他在我这儿把这些垃圾都倒了,把这些脏东西都喷了,然后心情舒畅地去工作生活,他不去伤害别人,这个就是我们对和谐社会做的贡献,我也不把他拉黑了。 说到这儿,就要分享《论语》当中的一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大家都要保持这种“不愠”的状态,管好自己的情绪,理解别人的不理解,原谅别人的不原谅,宽容别人的不宽容。你不理解我我理解你,你不宽容我宽容你。 所以光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还不行,你还得懂得回避,懂得不搭理。我们总结一句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面对喷子别跟他现眼”。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把话题拉回来,请问如何让自己心理更强大?很简单,就是在指责和攻击面前练习从容的心态。你先不急于解释,更不急于跟他斗争,也别坐立不安,不管你对还是不对,不管你有道理还是没道理,先训练自己从容的状态。 一座山在那儿几十万年、上百万年了,不管有什么人路过,有什么人指责,山都从容地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一朵花在风中开放,不管有多少人嘲笑它,多少人指责它,它该灿烂地开还是灿烂地开,它从来不跟别人计较,这叫天道。天地从容,万物自在,以自信阳光、自我肯定的状态去面对各种打击和指责,要活得从容、活得坚定。 把以上的建议送给这几位年轻的朋友,同时送给那位困惑的家长。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明天接着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