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道德经的总结

 道德经不言之教 2020-06-21

正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可信的话不华丽,华丽的话不可信。善人不辩解,辩解的人不是善人。有知识的人不广博,广博的人知识不深入。圣人不积存,因为为他人考虑越多自己就越拥有,给予他人越多自己也就越多。天道对万物有利而没有伤害,圣人之道,作为而不争夺。

解释:对道德经及老子个人的总结,老子通过道德经解密世界,倡导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道德准则。

1)道德经的总结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是老子对自己及道德经的辨证总结。道德经语言并不华美、并不善辩、并不广博。但是,是可信的、善的、智慧的,是科学的、辨证的。

2)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是道德经的精神

有无相生,大道无名,道生万物,生生不息,天地无私、利而不害。这是道德经“道法自然”得出的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是天地大德,是道德经得出的人类行为道德准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依据。

人是社会性的生物,个人不可能脱离群体存在,群体的发展是个体发展的保证。个体为社会整体发展做出贡献,社会发展好了,才能保障个体发展。没有群体的发展,也就没有个体价值。个人自私,危害社会,也会危及自身的发展。这正是现代社会中个人、团体和人类整体的辨证关系,道德经认为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是处理这些关系的道德原则。

人类作为道、天地的产物,要道法自然,弘扬无私、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天地大德,促进个人发展、家庭和睦、国家大治、天下太平。

圣人不为自己积存,能够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就越富有,能够帮助他人越多,自己就越幸福。

世界是客观的、辨证的,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也带来了各种矛盾,美丑相随、善恶同源,爱恨交加,战争与和平、自由与枷锁。

贫瘠、分裂、战争的西方看到了人性的罪恶,需要神毁灭世界来救赎,人类要遵循神的教导,在死后得到灵魂的拯救,进入永恒、幸福的天国。这就是西方宗教。

富饶、统一、和平的东方认识到自然的伟大,认为天地无私、生生不息、利而不害,人类需要理解无私、无身、无争、无怨的天地至德,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来建设生生不息的人间乐园。这就是东方道德。

3)道德经的价值

当今世界,科技昌明,人类掌握了接近古代神所掌握的力量,原子武器可以毁灭人类,国家间争议、冲突仍然不断,战争仍在进行。不过,生生不息是世界最为伟大的神奇力量,道德也将生生不息。

在清冷的宇宙中,在渺小的地球上,生物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造就了高度自我意识的人类,来感受自然的伟大、生命的神奇,促进生命的提高。战争的残酷是理解和平价值、通向和平的必由途径,宗教的愚昧使我们更能理解道德的伟大,宗教的西方或许是通向现代文明的必须代价。

自私,是人的本性,不是罪恶。人类因为智慧,能够突破自我,达到无私的高度。无私是人类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是自私的保障和升华。

人类的出现只是一个极为偶然的事件,世界不是为人类刻意创造的,在人类存在之前,世界就已经存在,在人类灭亡之后,世界还要存在。

人,是人类坐标系的原点,是人类行为和思想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善恶、美丑因为人的存在而存在,是辨证的关系,其标准是人类整体的利益。人类的世界需要自己努力建设,可以为天堂,也可以成为地狱。

中国文明经过5000年的探索,建立了完整的道德文明体系,提倡无私,提倡贵爱天下,是最为成熟的文明。

人类因为智慧,具有超越个体、家庭、地域、种族甚至国家、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人类文明史就是认识到无私重要性的历史,人类必然理解道德的伟大,最终达到身为天下的境界。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是人类文明的基本道德准则。无私于家、无私于国、无私于天下,才能实现国家大治、天下太平,实现个人、群体道德之圆满。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是天地至德,万物遵循,道德经的主要目的在于治理国家,修身、齐家、经营,也是这样,弘扬天地至德才能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