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性眼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张振雷xy2o994l 2020-06-21

http://www./xueshu/2020-06/05/content_76538.htm  

古人朴素地认为:目珠高居人体之首,结构精细复杂,脉络纤细,对营养物质的要求极高,需要体内轻清之气血濡养才能完成视物辨色的功能。因此,AMD的发生主要与精、气、血的亏损有关。《黄帝内经》曰:“年四十,而阴气自来也,起居衰矣;年五十,耳目不聪明矣。”“五十岁,肝叶始薄,胆汁失灭,目始不明。”“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说明人体在40岁以后处于体衰、精血亏虚的状态。目前多数学者也认为年龄是AMD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AMD的严重程度也随着年龄增加而加重,调查显示AMD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特别是60~69 岁年龄段较50~59 岁年龄段显著提高。随着机体衰老、精血亏虚而目失所养,是老年眼病发生的病理基础。而视网膜一些结构的衰老性改变都影响着AMD的形成。 古人穿越了时空而从生理特点揭示了精、气、血易损规律,而现代医学认为缺血对AMD发病起重要作用,其认识与古人的见解相似之极。

  同时也有研究认为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缺血缺氧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而多种因素皆可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缺氧,尤其是脉络膜血流的异常。早期研究已证实AMD眼脉络膜血流下降,灌注不足,渗出型AMD更显著。脉络膜为眼之血库,黄斑中心凹的血液供应来自脉络膜毛细血管。随着年龄增长,脉络膜血管顺应性降低,血管内血流阻力增加,脉络膜内血液的灌注量也相应降低,同时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降低、管径缩小等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都会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正常功能,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和萎缩,代谢产物堆积,增加脉络膜新生血管风险。另外,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干扰血管内稳态,尤其脉络膜毛细血管压的增加,将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转运代谢废物减少,沉积于玻璃膜疣和基底层;压力的增加还可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但何种因素为直接因素最终导致AMD发生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以上分析至少可以反映出诊治并举的中医优势,既可以辨证又可以论治,能够游刃有余地筛选出填精补髓、补益气血等相应的中药,为AMD初期患者改善局部供氧微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补齐了现代医学目前还缺乏有效改善局部供氧药物的短板。现代医学往往要等到脉络膜新生血管已形成、出血水肿很严重时再治疗,无奈只能治已病。

在补益气血或滋补肝肾的同时,选用凉血止血、化痰祛瘀之品,这些药物都具有双向调节炎性因子的作用,通过调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来减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其实与现代医学认识何其相似。目前临床上对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主流疗法是服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等,就是自身免疫调节疗法,与中医思路是相互协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