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导激发正能量抵制惰性的实验室文化

 孤独不寂寞淡然 2020-06-22

对实验室来讲所有的核心文化都应能提升科室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工作和学习。对于员工来说,尤其是年轻员工,如果看不到工作和学习上的希望,会令他们迷茫和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实验室文化或管理上的失败。

一、引导弘扬正能量、遏制不利因素的文化

员工的学历与素质固然重要,但实验室的文化氛围对员工日后成长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员工的潜力不可估量!同一学校出来的两个学生,一位在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实验室工作,一位在没有这样环境下的实验室工作,经过3~5年,这两位同学在各方面业绩上的差距已经不是“小”所能表达的。

在适用性实用性制度的管理下,通过不同途径引导弘扬正义正能量、遏制各种不利因素(包括不恰当的和呆板的一些制度)所影响的氛围。刻板的制度往往缺乏灵活性和人性化,也常常缺乏良好的引人向上的文化氛围。

例如实验室年度技术比武大型活动、年轻员工的每日一题(学习)制度等,尚不足以称为良好实验室文化氛围引导下的高起步、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制度或活动。因此,作为管理者需要为员工营造学习和学术的文化氛围,制定适宜的逐步深化的技术制度,引导员工从被动到主动进行自我提升。最后引向更高层面。

二、体现以身作则的文化

良好的文化氛围,引领者需要有以身作则的影响力,让员工能看到榜样。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自我能动性激发,是最经济最实用的升华方法。人常有心理人性上的缺陷,在不易被激发的环境里,久而久之,潜能也就被惰性埋没了,也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制定的管理制度,需要体现以身作则的文化。实验室管理者,除了上级考核外,更需要的是以身作则。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已首先做到,这方面不够,不易打造先进的实验室文化和高效有实力的实验室。举个简单的例子,实验室领导或管理者常到实验室,尤其对加班加点和晚上在实验室学习与总结的员工,给予问候或鼓励等。奖罚分明也是体现实验室文化的内涵之一。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反映实验室旺不旺的一项简易指标。

三、体现各显所长的文化

人各有所志、各有闪光点,要从文化意义上考虑如何去引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尽量体现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得到最大的发挥,让他们在平常中脱颖而出。打破惰性思想、安于现状、墨守成规,或打破由某些不合理体制滋生的环境,是很重要的。

四、重视宣传的文化

实验室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或途径(屏幕、壁报、手册、网络、传统媒体),宣传实验室和员工已经取得的大小业绩,具有实验室优势的业绩需要向外介绍。一句话,激励向上,遏制懒散,让员工耳闻目睹正能量。尽量体现具有自己医学特色的实验室文化展示窗口(屏幕、壁报、手册、微信、公众号)。减少不适于企业文化的韵味,体现实在适用,让员工,让医生觉得顺应、自然。

五、通过制度体现的科室文化

在服务对象满意(以患者为中心)的同时,还需要符合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以患者为中心),但也需要考虑员工的满意度。如果没有员工工作的快乐和满意,那么就会对管理者设想的高效质量管理产生负面影响。在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中,需要围绕实际情况又需要符合人们的普遍期望值,避免呆板。让员工快乐参与,献计献策;让员工有归属感,是主动、积极、尽职尽责的主要动能。

浙江杭州的一位资深实验室管理专家,在员工工时管理上突出人性化和目标化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让完成当天工作的部门留下值班人员后可以提前下班。这样做的多方满意度非常好,效率提高,人均产出和收入也相应增加。这种灵活性人性制度现的是优秀的科室

欢迎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