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总是成全别人,委屈自己?| 测试:讨好型人格自救手册

 hjj私人图书馆 2020-06-22

作者 / KY测评部

测试 / KY测评部

编辑 / KY主创们

大家好,我是KY测评部的果果。


今天想给大家推荐一个测试:【讨好型人格自救手册】

前几天后台收到一条消息,留言者诉苦道:“我是个讨好型人格,很难拒绝别人。每次想要说“不”,都说不出来。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如果真的迫不得已、成功地拒绝了他人的请求,还会生出一种内疚和负罪感……能教教我怎么改变自己吗?”

我当时惊讶于Ta这番话,但同时又意识到,可能有很多人和Ta一样,被迫将自己活成了一个“老好人”。他们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又应该如何去改变?在反复的资料查找和理论学习之后,终于研发出了这份【讨好型人格自救手册】测试。


01.
什么是讨好者?

心理学上,Braiker(2002)将“总是把他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努力地让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高兴”的个体称之为讨好者(people-pleaser)。讨好者总是在不自觉地取悦着其他人,别人的事情似乎永远是最紧急、最重要的。

心理学家Jay Earley认为,讨好是一种人格模式,这意味着,一个讨好者可能会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讨好他人,但也有可能只在某些情况下才会去讨好,就像身体里有一个“讨好模式”的开关,会被某些人和事触发。比如,你可能会为了完成同事拜托的事情而晚睡几个小时,即便这完全不是你份内的事;但在爱情中,你可能不会迁就另一半的各种要求。


02 .
为什么我们不能总当一个讨好者?

虽然看起来,喜欢帮助别人、性格温和,被当做好人似乎不像什么坏事。但实际上,过度讨好在很多方面都会对一个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a. 自我消耗增加,限制自我成长。
讨好者的生活几乎都被他人占据。他们不得不压缩自己的个人时间,或者无法按时完成自己手头的事情、不得不为他人的事情奔忙,身心俱疲。同时,讨好者的行为是基于对别人感受的揣测做出的,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所以不能体会到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b. 人际关系更加脆弱,社会存在感薄弱。
讨好者的人际关系是靠着一味的迁就和取悦建立起来,一旦面临冲突或是取悦的戛然而止,人际关系就会不堪一击。此外,由于从不抱怨或争论,很少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个体往往受到他人的无意识地忽略与无视。

03. 
为什么要测量自身的讨好程度?

实际上,大多数讨好者已经习惯了去讨好他人、迎合他人,他们可能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讨好行为会有什么问题。即使有些人些微察觉到了自身存在这样的问题,也会因为讨好行为的反馈机制(如,获得认可,避免冲突)而迷失在别人的夸赞与认同中,很难有效地改变自身。因此,想要真正做出改变,需要深入地了解讨好的模式和作用机制,探寻自身讨好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才能彻底改变。

为此,我们参照Braiker(2002)的理论研发了「讨好型人格自救手册」,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视角展开,具体到自我概念模糊性、情感抑制、自动模式等9个维度:

  • 自我概念模糊性(Self-concept Ambiguity):属于认知层面的讨好特质,指个体对自身及其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自我概念模糊性高时,个体对自己接受什么,不接受什么缺乏清晰的认识,常常会听从别人的要求与安排。


  • 情感抑制(Emotional Supperssion):属于情感层面的讨好特质,指个体在情绪唤起时,有意识地抑制该情绪表达的行为。讨好者常常会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隐藏、伪装自己当下的情绪感受。


  • 自动模式(behavioral automaticity):属于行为层面的讨好特质,指个体形成习惯的讨好的行为反应模式。对大多数讨好者而言,即使讨好行为发生了,他们可能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在讨好他人,也更难以改变讨好他人的行为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