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那些年我得过的诺贝尔奖

 昵称14934981 2020-06-22

质谱技术从20世纪初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进,各种新的质谱的技术在不停地被推出,它的应用范围也不停地被拓展,成为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质谱技术获得的诺贝尔奖吧。                           

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Joseph J Thompson 因为他对于阳极射线,也就是电子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他的研究也为质谱技术奠定了基础,所以J.J. Thompson被很多人认为是质谱技术之父


英国科学家Francis William Aston,在他设计的质谱的帮助下,发现了同位素的存在并阐明了同位素的整数法则,而获得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工作也为以后原子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德国物理学家Wolfgang PaulHans G. Demelt 在五十年代发明了离子阱技术,也就是用带电的四极杆来捕获离子,从而在获得了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分析化学家John B. Fenn 和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因为他们分别对于电喷雾MALDI离子化技术发展的贡献,分享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两项技术使质谱与液相的联用的应用范围大大拓展,直接推动了对生物大分子的研究。

作为质谱的使用者和行业从业者,我们幸运地继承了如此丰富的遗产,可以用质谱去探索大千世界,甚至宇宙的各种秘密。


你觉得,质谱的下一个诺贝尔奖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呢?欢迎大家留言发表你的预言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