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象贤 (九江)
一缕骚魂一道门,年年桂桨补新痕。
莫道士心容易复,千秋雪水下昆仑。
文/韦树定 (北京)
天峨黑粽歌
天峨黑棕黑如石,阿婆门口持送客。
自言家贫无长物,区区此粽送离别。
送离别,正依依,粽叶黏米哪忍离。
君不见,黑粽虽丑香馥馥,客吞入肠肠九曲。
中有故乡春山泉,中有故乡秋豆菽。
中有故山草木灰,中有故家心头肉。
阿婆手自包,阿婆还自煮。
煮罢送儿赴广东,煮罢送客赴京沪。
提粽出门眼模糊,自揉蒸汽炊烟熏眼处。
文/凌大鑫
粽子
不爱红装爱武装,水深火热又何妨。
盼人解你腰间带,羡你分人舌底香。
老叶难遮真面目,小锅莫做大汪洋。
流传今古皆因为,扯上名家那段伤。

文/汪东霖 (山东)
艾草家家粽子香,呼朋唤友共传觞。
每填新句吟齐鲁,犹记龙舟赛九江。
一缕闲愁连故地,半生足迹走他乡。
思亲屈指归程日,再敬爹爹再孝娘。
文/紫云优尚 (上海)
端午时分艾草长,菖蒲带露吐新凉。
龙舟竞渡腾清浪,粽子开锅溢远香。
祛病当宜雄黄酒,延年更有沐兰汤。
屈原忠烈传千古,佑我中华万世昌。
文/郁犁 (黑龙江)
离骚一曲泪成行,汨水悠悠恨也长。
苦雨凄风来故土,峨冠博带赋华章。
千针万线香囊满,月下花前艾草凉。
巧借端阳达我意,心随流水诉衷肠。
文/赵丽娜 (太原)
暑临仲夏逢佳节,楚韵留今玉粽香。
艾叶悬门祛毒袭,龙舟竞渡逐风航。
离骚励志千人颂,天问垂名万古扬。
心系汨罗铭浩气,挥毫数笔祭君殇。

文/老墨 (哈尔滨)新韵
煮酒话端阳,寻诗赏九章。
千秋荊楚恨,满腹汨罗殤。
玉粽家家祭,龙舟代代狂。
殷忧扶社稷,追远酹雄黄。
文/郭少山
每遇端阳念汩罗,忠魂几缕绕长河。
哀思化作荊湘雨,泪比荆湘雨更多。
文/自在飞花
青青兰若傲花丛,煮粽焚香祭子隆,
不朽离骚多少爱,生生划动咯呵中。
(注:“划动咯呵”,龙舟号子声。)
文/胡昂皇 (澳大利亚)
喝火令 · 端午
晨起包青粽,门开烧艾香。汩罗河畔酹雄黄,锣鼓年年相似,今日又端阳。
忠烈传千古,翻书读九章。一篇吟罢总堪伤,感叹尘风,感叹世炎凉,感叹人人皆醉,往事莫论量。

文/静悟斋主 (福建)
粽香总伴楚江流,百棹飞波竞上游。
更忆当年风骨在,丹心报国写春秋。
文/王香谷
水调歌头·辛亥端午
独醒众人醉,文字对弓刀。滋兰九畹,香馥千里楚天飘。江上龙舟绝迹,泽畔浩歌声杳,粽子是佳肴。时过境迁矣,屈子泪沾袍。
杜鹃啼,芳草变,芷为茅。谁人知晓,屠伯粉墨扮皋陶。遍插艾鞭蒲剑,尚饮雄黄美酒,人道好驱妖。自餤心头肉,把酒诵离骚。
文/何强
清平乐
端阳重五,艾叶香盈户。屈子忠魂寻祭处,万棹龙舟争渡。
其修远矣迢迢,上下求索逍遥。千古贤臣气节,汨罗独树高标。

文/晓月
摊破浣溪沙
几日炎炎几日凉,反常天气近端阳。也学邻家采花草,做香囊。
粽糯蔬鲜宜佐酒,杏甜桃脆可清肠。忙罢方惊亲友远,黯神伤。
文/魏伟民 (南昌)
屈子情怀万代扬,离骚一曲韵流长。
汨罗恨击千重浪,竟夕东流带粽香。
文/孤州一晔(深圳)
少时端节不明由,渐岁方知感慨稠。
万户家中缠角粽,千帆江面舞龙舟。
忠臣天问岂今在,屈子离骚终古留。
艾草菖蒲薰秽世,雄黄美酒壮心酬。
文/冰玉
醉花阴
号令一声舟争渡,挥棹临江处。锣鼓助声威,波浪翻腾,皆为忠魂舞。
怒涛化作招魂赋,激起千重雾。香粽祭灵均,再颂《离骚》:“吾导夫先路”
文/狂狷子
浣溪沙
浸糯分棕采箬忙,端阳佳节艾飘香。孩童争粽欲先尝。
鼓震村街筹户款,锣鸣镇道点儿郎。龙舟共竞上饶江。

文/关山冷月(甘肃)
江山岁月任蹉跎,每到端阳说汨罗。
惯看潇湘云水路,不堪一曲是离歌。
文/茗韵清风
一江如梦几时休?听雨听风载客舟。
端午年年驱艾虎,泊罗不尽许多愁。
文/霍庆来(河北)
榴花初绽又端阳,龙裔幽怀祀屈殇。
渔父招魂惊四水,离骚天问动三湘。
文心浩宕千秋颂,气节坚贞万代扬。
竞楫中流凝众志,汨罗歌动韵悠长。
注:《渔父》、《招魂》、《离骚》、《天问》均为屈原代表作。湖南别称‘’三湘四水”。
文/高山流水
浪淘沙·端午怀古
春去夏尤浓,杨柳葱葱。一腔血泪不由衷。吟罢九歌舒广袖,万缕清风。
往事越苍穹,楚地长空。汨罗之水浪涛汹。心碎河山空怅惘,千载谁同?

文/朵玉
端阳苦雨满江潸,底事忧天问宇寰。
只为谗言横浊世,却将芳草葬沧澜。
龙舟竞渡怀忠骨,楚梦难酬斥莠奸。
汨水流殇千古恨,谁来踏唱九歌还。
文/余洪琛(江西)
把巵投黍橹划波,总悼先贤殁汩罗。
青史斑斑彪姓字,黄髫簇簇颂离歌。
大凡政见有争议,叹此时光休错磨。
打虎拍蚊声到处,平常百姓只鸡鹅。
文/陌上萧郞
汨罗江上水匆匆,千古冤魂何所终?
屈子有心酬社稷,楚王无计辨奸忠。
深思高举《远游》里,与世推移《天问》中。
诗眼独开难入浊,迄今遭遇况相同。
文/晓熠
五月逢初五,天涯颂屈原。
龙舟回远楚,香粽祭忠魂。
心底离骚唱,民间习俗存。
九歌飘海外,游子不忘根。
文/慧心
榴花照眼映端阳,艾草青青绿柳长。
怜我深情慈父母,糯香新煮不曾凉。
文/小狮子
节逢端午总牵魂,今若楚时非泪奔。
我自长歌追皓月,挥旌斩下莽昆仑。
文/艾文
彩丝连梦远,可否到江湄。
角粽淳浓汁,菰蒲鲜美皮。
怎堪黏黍赏,未必酒樽知。
以是香飘处,踌躇有所思。

文/蔡薇
临江仙·端阳问天
曾记那年端午,艾蒲高挂庭堂。娘亲纤手绣香囊,我尝莹糯粽,惬意漫心房.。
此际又逢端午,盘盘粽子飘香,家慈离世越重洋,天堂无快递,娘怎过端阳?
文/古月常圆
浣溪沙·端午
十万龙舟竞渡忙,飘飘彩袂碧波扬。众人划桨奋长江。
粽子飘香蒲草挂,临窗细雨湿心房,离骚一曲韵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