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闵公犯了这个错误,导致惹上杀身之祸,这个错误是职场常见之一

 职场智谋 2020-11-01

【参考书籍】《左传》

【故事背景】在乘丘战役中,庄公用叫金仆姑的箭射中南宫长万,庄公的车右敞孙活捉了他。宋国人请求把南宫长万释放回国。宋闵公开玩笑说:“原来我尊敬你,如今你成了鲁国的囚犯,所以我便不敬重你了。南宫长万因此而怀恨他。

【解析】宋闵(mǐn)公欣赏武勇之人,在某次行猎中看到南宫长万武艺了得,所以提拔他为大夫,南宫长万在乘丘之战中兵败遭到虏俘,虽然最后得以释放回国,但却遭到宋闵公的讽刺嘲笑,导致怀恨在心。

士可杀不可辱,出征前要么立下军令状,要么就不要嘲笑,宋闵公向鲁国求情释放南宫长万,然后又不断讽刺他,这是赤裸裸的打脸。

打人不打脸,宋闵公不仅“打人”而且还打脸,可谓把南宫长万得罪到家,而且有损国君威信,宋闵公这行为显然出格了,不符合国君的风范。

从宋闵公嘲笑南宫长万这个举动,就可以看出宋闵公很小气,作为国君你心里可以看不起南宫长万,但没必要说出来,更不要当着众人面前说出来。

另外南宫长万是猛将,春秋时代是冷兵器时代,南宫长万完全有机会刺杀宋闵公,所以说宋闵公嘲笑南宫长万的举动愚蠢至极,导致埋下杀身之祸。

宋闵公为何嘲笑南宫长万?

宋国是公爵(一等诸侯国),而鲁国是侯爵(二等诸侯国),宋闵公本想通过这次战役展示宋国强大的兵威,却没想到吃了个败仗心里憋屈得很,所以就把不爽的情绪发泄到南宫长万身上。

其他诸侯国也知道宋国在乘丘战役中吃了败仗,但人家可不管你什么原因,只知道你宋国吃了败仗,吃了败仗说明你宋国无能,宋闵公为了挽回面子,所以只能拿南宫长万做挡箭牌。

我国是一等公爵,国力强盛,所以不是我宋军不行,而是南宫长万领导无方,所以才吃败仗,类似于不是我军无能,而是敌方太狡猾,不管是什么原因吃的败仗,总之就是不能承认是我军的原因。

宋闵公如何做才是上策?

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传出去不好听,输赢胜败兵家常事,南宫长万仅因为吃了败仗就遭到当众讽刺嘲笑,难怪南宫长万怀恨在心。

南宫长万打了败仗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只能接受现实,作为一国之君,完全没必要展露自己的小心眼,否则以后怎么立威?

宋国虽然对外是吃了败仗,但宋闵公对内却是建立威信的时候,宋闵公向鲁国请求释放南宫长万,体现出领导对下属的关怀,领导为了保护下属,而放弃自己的尊严,正是明君的举动。

然后在国内宣传自己的仁义之举,国内百姓就会觉得宋闵公是个明君,这样就可以笼络人心,得百姓者得天下,另外宋闵公放弃“尊严”救得南宫长万回国,南宫长万就会感恩戴德,为了还人情债,就会更更加卖力杀敌,国家就更加强大。

南宫长万如何破局?

宋闵公既然给南宫长万领兵打仗,说明信任他,但却打了败仗导致国家蒙受耻辱,不管是什么原因打的败仗,南宫长万都有责任。

所以直接来个负荆请罪,向宋闵公详细检讨自己的过失,说是因为自己大意才造成战败,是自己领导无方,导致吃败仗,自己对不起宋国以及牺牲的士兵。

这样就可以给宋闵公台阶下,说不定宋闵公就会原谅南宫长万,就算不原谅他,也不会再讽刺他,因为南宫长万已经承认错误了,作为国君如果还不断讽刺下属,那就是昏君的表现,国中大臣心里会不服,容易被国外势力离间。

以史为鉴

现实职场或者生活中也是一样,心里可以瞧不起他人,但不要表露出来,因为表露出来就有可能会得罪人,所以得罪人的事情尽量不要做,除非有极大的利益驱动。

【职场智谋:专注研究分析各种套路,领略套路招式,避免掉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