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鯉魚門石礦場打卡遊 營造婚照廢墟風

 健康快活人 2020-06-22

疫情下大家無法外遊,周末發掘本地遊就成為新樂趣。由西灣河乘渡輪可直達鯉魚門的三家村,有一片廢棄的石礦場,向海對岸就是筲箕灣一帶的景致,配以荒草石屋,不少新人也選擇在此拍攝「頹廢風婚照」,勾留幾個鐘再到西灣河太安樓醫肚,最是理想。

近年掀起一片本土懷舊風,不乘港鐵,從西灣河碼頭到鯉魚門最為便捷。營運此渡輪的珊瑚海船務,一直以低成本經營,現時航綫包括:西灣河至三家村、西灣河至觀塘,以及三家村至大廟灣/東龍洲。近年船公司更將渡輪「懷舊化」,除了在碼頭放置一架人力車讓人打卡外,船身亦布滿香港特色的圖案,如霓紅燈、紙皮石、仿九龍皇帝的「墨寶」。走入船內,更發現鐵框上掛着各些舢舨的舊照,以及漁家的用具如笠帽漁網等,儼如流動藝廊。成人單程才9港元,乘搭時感覺就像在支持小店。

燈塔石灘看日落

船程不過約10分鐘就到達鯉魚門三家村,埋岸之際,只見不少海鮮酒家猶如「棚屋」船倚濱而建,相當有趣。其實三家村已有逾150年歷史,最早可能是三家人成村,惟開村歷史現已不可考,而鯉魚門只是三家村鄰旁進入維多利亞港的海道名稱。

鯉魚門最有名自然是食海鮮,從村口大概走3分鐘,就見各海鮮檔林立。遊客亦可在紹香園買蛋餅、合桃、肉乾等手信,之後就到鯉魚門休憩公園。這裏有一間由舊海濱學校活化的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可惜因疫情關係而暫時關閉。旁邊進去就是石灘,在巨岩堆疊中還有燈塔,但留意沙中有不少玻璃碎,穿涼鞋者尤其要小心。遙望對岸筲箕灣的漁港景致,不少人愛在這裏觀日落,彩霞與波光映照,配以點點漁船,畫面動人。

觀天后廟奇石陣

回到鯉魚門海傍道東走,約5分鐘就到了天后廟,是1753年由當時盤踞鯉魚門海域的海盜鄭連昌建成。1953年,重修廟時發現一碑記刻着:「天后宮,鄭連昌立廟,日後子孫管業,乾隆18年春立。」而鄭連昌正是明朝鄭成功部將鄭建的孫兒。

考據所知,清初鄭成功撤退至台灣繼續進行抗清活動,但鄭建卻沒隨鄭成功遷至台灣,反而率領部眾退守至廣東,據守香港東面海域。鄭建死後,其子孫和沿海民眾勾結,漸成雄霸一方的海盜。

而鯉魚門這海隅之濱,正好給海盜們作前哨站,監視往還船隻,以防官兵進攻,今天廟外仍保留兩門大炮。廟外還有不少巨石,都有名字留念如「街渡石」、「腳板石」等。當中的「海角潮音石」,據說摸摸就可催谷財運!

雖然村民在家中各有拜祭祖先,但鯉魚門村內其實沒有祠堂,天后宮就成為眾人祠堂,以庇佑漁民出海平安!

荒廢石礦場 臨海踏青位

循天后廟直行,幾分鐘後就看到一個「石礦場」的指示牌,從這個窄巷入口行,走過矮坡後,豁然開通就是一片綠茵而荒涼的海角之地。旁邊節石嶙峋,正是舊石礦場的遺迹,記者走訪當天,前後腳有兩對新人來拍婚紗照,可見此地別具情味。

這石礦場原來也有段「故」:百多年前,不少廣東人流落此地,他們以「打石」為生,鯉魚門與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這3條同樣經營打石的村落,合稱「四山」。將石材從礦場採出後,會請廣東的石工精打細琢,石材便可利用船隻遠銷廣州、台山、順德各地,用以興建祠堂或作門柱石,部分更遠銷至荷蘭等歐洲國家。1934年英軍聘用大量勞工在村內及魔鬼山建造軍事設施,帶動當地發展。惟1967年香港政府不再為石廠續牌,採石業遂走向末路。取而代之的是海鮮食肆的發展,岸邊停泊着多艘海鮮艇,也是遊客的觀光點。

此大草坪面向由筲箕灣至杏花邨一帶的景致,海風徐來倍覺寫意。有不少打卡位,如荒廢的石屋,或石灘下節凸而出的巨石,或芒草後的夕照等,等待遊人慢慢發掘。

---------------------------------

交通:港鐵西灣河站A出口,步行約10至15分鐘可到達鯉景灣一帶。由西灣河碼頭搭船前往鯉魚門三家村碼頭,航程約15分鐘;亦可直接在港鐵油塘站A2出口,轉乘24號綠色小巴至三家村渡輪碼頭。

開放時間:西灣河碼頭6am至10pm,由西灣河出發至三家村,早上9時起逢15、45分兩節時間出發,直至晚上10時45分尾班船;單程票價9港元。(查詢:www.coralseaferryservice.com.hk)

查詢:西灣河碼頭(2513 1103

作者:馮柏偉

責任編輯:馮柏偉、鄺素媚

鯉魚門的廢棄石礦場,今天已成踏青打卡的隱蔽地點。(馮柏偉攝)

村內有不少具有漁家色彩的壁畫,供人打卡之用。(馮柏偉攝)

天后廟是當年海盜沿海所建,內裏還有一張天后顯靈照,相當神奇。(馮柏偉攝)

記者逗留石礦場期間,已有兩對新人前後腳拍婚紗照。(馮柏偉攝)

紹香園是鯉魚門的老字號,不妨買一點蛋餅、肉乾等手信。(馮柏偉攝)

珊瑚海船務營運西灣河至三家村的渡輪服務,船身也充滿香港色彩。(馮柏偉攝)

鯉魚門海鮮相當有名,可現撈到酒樓烹調,但一定要問清楚加工費,以免當水魚被宰。(馮柏偉攝)

三家村有個燈塔石灘,在此看日落極具情調,對岸就是筲箕灣的樓景。(馮柏偉攝)

廟前的「海角潮音石」,據說摸摸就能催谷財運,也有不少龍友在此拍照。(馮柏偉攝)

循天后廟行約幾分鐘見到一條窄巷,看到此指示牌就可通往石礦場。(馮柏偉攝)

舊石礦場面向鯉魚門海峽,礦場的遺迹猶在。(馮柏偉攝)

欄名 : 本地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