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子评诗】第83辑:简评张栋人物绝句三首(二)

 云帆诗友会 2020-06-22


【英子评诗】第 83辑

简评张栋人物绝句三首(二)


        张栋先生是一位捷才,其作品朴实清新,真切自然,有“以文为诗”的倾向。他涉猎的题材范畴极其广泛,尤以旅游诗与乡土诗居多,然有些人物绝句亦写得独具特色,遂选评三首:

思念母亲(折腰体)

慈亲每忆泪凝瞳,思念拉长星月空。

童年故事多浮现,似听歌谣载夏风。

英子简评

        这首绝句折腰体从形式到写法都独具匠心,将对母亲的思念蕴于童年往事之中,朴实自然而又含蓄婉致。

        首句采用倒装句突出“忆”的情愫,想到慈亲,不禁泪凝双瞳,这是最直接的情感表现,极见真情。承句是为全诗亮点,用语灵动,富含张力。“思念拉长”一语将无形的思念之情化为有形可知,似乎思念也有了长度,而这思念的长度是无止尽的,它漫溢在星月空里,无法测量,从而突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切。此句以虚写实,令人遐想,亦为转结做足铺垫。在思念的星空里,童年的故事不由得浮现在眼前。作者沉浸在思念之中,又似乎听到母亲在夏夜里给“我”吟唱歌谣的情景,母亲的歌谣随着夏夜的清风飘到很远很远......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情景,以点概面,着力表现母亲的爱。爱得越深,思念更切,从而很好地表现了诗的主旨。

        全诗以穿越时空的思绪为主线,由“忆”到“思”,由面到点,最后聚焦于夏夜母亲的歌谣,停留在童年美好的记忆里,停留在母爱的温馨里。个觉转句较为平实,与承句相比显得新意不足,跳脱欠佳,“似听”一词亦显得板实了些。

农夫之手

五指呼风岁月悠,辛勤劳作侍田畴。

莫言茧裂皴皮老,巧绣冬春夏与秋。

英子简评

        此绝选材角度新颖独特,通过“农夫的手”表现出农夫的辛劳,语言通俗易懂,主旨鲜明。

        起句不俗,尤以“五指呼风”独具气象,韵味顿出。诗人以虚写实,直入主题,突出农夫之手在岁月的沉淀中饱经风霜,次句紧承“呼风”之意,化虚为实,“侍”体现出农夫对天地的崇仰与敬畏之情——因为这是农夫的生活寄托与保障。转句宕开,描摹细致,实为与结句对比也,“老”与“巧”比对鲜明,给人出其不意之感。“绣”的运用灵动鲜活,突出农夫在田地里用双手创造出的种种气象,一语含四季之景,实属巧妙。诗人巧以议论入理,赞扬了农夫之手的神妙,回扣主题。

        全诗虚实相交,叙议结合,语言朴实,以一双农夫的手折射出农夫的生活状况,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具有现实意义。唯觉承句之“辛勤劳作”欠些诗味,可用具象写出“辛勤劳作”之意,当更有嚼劲。

悲范增(词韵)

一笑寒酸作别离,霸王宏业乃何兮。

西风古道荒原外,几缕残阳没白衣。

英子简评

        范增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公元前206(汉元年),范增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此绝以“悲”为题眼,表现了一代谋士难以言说的无奈与愤恨,然作者未做全面的叙说,而是选取范增生平中最凄惨的结局来入笔,极具悲剧色彩,更易打动人心。

        起句从范增辞官归里写起,陈平之计得逞后,范增怒而说道:“天下事大局已定,君王您自己看着办吧。希望您把这把老骨头赐还给我,让我回乡为民吧。”项羽允许范增辞归。承句生发感慨,隐隐透出一股失望之情。转结是全诗亮点,作者以列锦之白描手法,勾勒出范增归里的萧瑟环境,从而渲染历史的苍凉意味,表达出对范增命运的悲叹之情,尤以“没”字贴切传神也,一种“英雄末路”的悲怆感油然而生。西风、古道、荒原、残阳、白衣这些意象的排列,给我们的视觉以强烈的冲击,直扣心扉,诗已尽而意有余。钟嵘认为,气调不凡的诗大都是以悲为美的产物。在《诗品序》中,钟嵘就列举了种种人生遭际对文学作品产生的感染作用,这种感染作用是深挚动人的前提。作者虽然不是写自身的人生境遇,但能穿透历史,将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呈现出来,于现实亦有一定的意义。

        此绝采用词韵,以短小的绝句写人物生平是难以写尽的,善于抓住人物故事的典型节点,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并对人物做出一定的评价,此绝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如果起承在用语上再雕琢一下则更好。

        这三首人物绝句各有特点,其一重在“思”,以近似意识流的手法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富有新诗味道;其二则从最能体现农夫生活的“手”切入,表现农夫的辛劳,赞扬农夫的“巧”,从而拓展出别具一格的美感来;其三善于选取最能体现人物悲剧的情节,渲染悲剧色彩,以突出人物的悲剧命运,令人感慨。三首绝句,美的角度不一样,其一以“情怀”为美;其二以“沧桑”为美;其三以“悲剧”为美,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张栋先生秉承“自然英旨”的写诗标准,力求自然美与真美。这三首绝句均有耐人寻味之佳句,虽有可待商榷之处,然瑕不掩瑜,盖因其自然也。

评者自我简介

        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女,70后,粤人居琼。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第十五期函授班研修班(高级班)导师,著有各种评论六百余篇。诗词作品和诗评散见于《中华诗词》《诗刊》《诗选刊》《心潮诗词》《海口日报》等多种刊物,获国内诗词赛事一二等奖若干。

张栋自我简介

        张 栋,生于1956年10月,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山东商河县人。中国作协、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德州市作协副主席,太行诗词协会顾问。山东企业家文学艺术联谊会顾问。

参看更多:

【英子评诗】第74辑:清芬句里漫乡风——简评张栋七绝(一)

【英子评诗】第81辑:风梯一任随云上,渡我凌空瞰大千——简评孙文绝句(一)

【英子评诗】第82辑:休言花树冷,缕缕透相思——简评孙文绝句(二)

【云帆】戊戌七夕诗词大会

【英子评诗】第79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五)

【英子评诗】第78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四)

【英子评诗】第77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三)

【英子评诗】第76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二)

【英子评诗】第75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一)

【英子评诗】第九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五)

【英子评诗】第八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四)

【英子评诗】第七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三)

【英子评诗】第六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二)

【英子评诗】第五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一)

【英子评诗】第68辑·首届中华诗人节作品选评:简评杨逸明七律两首

【英子评诗】第69辑:赏评江岚《春日过梅岭拾玉偶感》

【英子评诗】第61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范诗银、魏新河词两首

【英子评诗】第60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高昌、江岚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6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熊东遨、周燕婷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9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抱朴书生、曹初阳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34辑:一抹春风欲带香,襟上相思老--品读孙文清词四首

【英子评诗】第80辑:简评华慧娟咏物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72辑:百姓温凉诉笔端——赏评宋彩霞“关注民生”诗词(上)

【英子评诗】第73辑:百姓温凉诉笔端——赏评宋彩霞“关注民生”诗词(下)

【英子评诗】第57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杨逸明、星汉诗两首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李树喜  范诗银  周笃文 刘征 

刘梦芙 魏新河 周燕婷 高昌 林峰 雍平 星汉

熊盛元 胡迎建 刘庆霖 宋彩霞 潘泓 段维 江岚

陈仁德 邓世广 沈华维 蔡世平 英子丁欣 方伟

金水 刘能英 武立胜 抱朴书生 史外外史 李子

李葆国 无名 韦树定 耿立东 师红儒 阿朱 屈杰

郎晓梅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包德珍 刘道平

杨强 何智勇 吴化勇 曹辉  赵京战  钱志熙 天许

卢象贤 周泽安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鉴水 深南

林丫头 何其三 宁静 何静 倾一阁 廖海洋 王旭

安全东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赵秀敏

李俊儒 汪冬霖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赵英 张栋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 赵义山 曹阳 郭七

莫真宝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  韩倚云

楚家冲 楚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何芳 何强

落雪听禅 刘泽宇 董学增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白鹤

张明新 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吴瑾 诗影同春

刘英明 燕河 李静 枫叶 于钟珩 刘念魁 李昊宸

梦烟霏 尤悠 张芳君 白秀萍 老墨 崔德煌 孙文

木樨 玉蟾 韩保汇 蔡红柳 李梦痴 月白 刘冲霄

曹继梅 时玉维 安儿 陶永德 非也 何鹤 郑邦利

风清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马峥嵘 周路平 黄莽

善同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何乃政

张奕 朱思丞 田幸云 曹谦 潘松 彭中文 邓寿康

蒋世鸿 张庆辉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汪良忠 刘燕 戴爱琴 啸汉马 杨勇民 桐荫 夜轻寒

昨夜 月儿 王柳华 陈志文 风马驴 程良宝 武建东

程裕祯 小雨 孙才 唐云龙 李如意 熊华禄 蒋有亮

雨虹 老胡 严锦尧 蒋昌典 郑晓京 哈声礼 张海燕

陈楚明 秋水 柳金虎 汪时健 晓梦 田野 王映锦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文裳 谢郎 周向东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陈越 文森

秦凤 土土 白衣卿相 小乙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