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唐』安史之乱初期短暂的6个月对峙局势如何形成[玄宗]

 白衣钱子 2020-06-22

零、叛军攻下洛阳后 突然停滞不前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天。

这一天,在“东都耆老缁黄劝进”下,安禄山于洛阳登上了皇帝宝座,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改元“圣武”。据记载,由于叛军攻入东都洛阳那天大雪漫天,于是安禄山便把“雪”,当做自己的受命符瑞,底下人还为他献上一首诗:“马上取天下,雪中朝海神。”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起兵南下,十五万兵卒席卷河北,一路势如破竹,不少郡县开门出迎、不战而降。

《旧唐书》中记载道:禄山令严肃,得士死力,无不一当百,遇之必败。

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初,唐玄宗于仓促间,设置了陈留、东都洛阳、陕郡三道防线,然而,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三道防线顷刻瓦解。陈留、洛阳、陕郡相继落入叛军之手。玄宗昏庸,竟拿将帅开刀,封常清与高仙芝先后被杀。而这也宣告,玄宗的防御战略破产。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叛军如旋风一般向前推进,而唐军却接二连三的失败,甚至连东都洛阳都丢了,实在令人震惊。可就当所有人都认为,安禄山接下来会挟胜利之势,继续攻潼关、下长安之时,战场上却出现了某种变化

据《资治通鉴》记载,正当安禄山出发攻打潼关之时,一个意外阻挡了他前进的脚步:至新安,闻河北有变而还。

本以为是一个意外,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此后半年多的时间内,也就是天宝十五载六月之前,叛军却停滞不前了。虽有小股力量进攻潼关,但始终没有大规模攻打潼关的军事行动。——唐军与叛军形成了短暂对峙的态势。

需要追问的是,为什么叛军势如破竹甚至连洛阳都已经打下来之时,突然停滞不前,给了唐军六个月的喘息之机呢?这六个月的对峙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了解安史之乱初期的局势,很有帮助。

原因一:敌后抗战如火如荼 叛军有了后顾之忧

安禄山称帝之时,广大沦陷区也开展了可歌可泣的敌后斗争,这是形成短暂对峙局面的重要因素。

(一)河北:颜氏兄弟 切断了叛军范阳至洛阳联络线

所谓颜氏兄弟,指的是颜杲卿和颜真卿。颜杲卿本是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太守,叛军来袭之时,他采取了表面顺从,伺机而起的策略。而颜真卿则在平原郡(今山东德州),招募勇士抗击叛军,并被河北勇士推为盟主。见时机成熟,兄弟俩取得联络,“欲连兵断禄山归路,以缓其西入之谋”。颜杲卿设计将叛军将领杀死,进而占据常山城,一时间声威大震。

《资治通鉴》则记载了兄弟俩“连兵”的效果:于是河北诸郡响应,凡十七郡皆归朝廷,兵合二十万。

河北诸郡的响应,具有着重要战略意义:切断了范阳至洛阳的联络线,这就给安禄山带来了后顾之忧。

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安禄山不得已只得从前线调回数万人,派遣史思明集中优势兵力,围攻常山郡。颜杲卿守城拒敌,最终还是因为“矢尽粮绝”而被俘虏,壮烈就义。

颜杲卿就义以后,颜真卿于天宝十五载三月攻下魏郡,又和北海郡太守贺兰进明联合,夺取了信都郡。可以说颜真卿兄弟俩在河北的活动,一直让安禄山芒刺在背。

(二)河南的敌后抗战

河南地区,虽然没有形成颜氏兄弟那样的阵势,但也有英勇事迹。比如,真源令张巡,不愿投降叛军,于是率精兵千人,起兵讨贼。与聚众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抗战的贾贲会合。面对这种局面,安禄山只得派军队攻打雍丘。贾贲战死后,张巡继续战斗。

不久,安禄山又派遣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人,率领四万士兵杀至城下。面对大兵压境,张巡亲自带领千人,分成数队,直冲敌阵。这次守城战役异常艰难,但张巡硬是凭着不怕死的劲头,杀得敌军“人马辟易”

《资治通鉴》总结这次战役时称:积六十余日,大小三百余战,带甲而食,裹疮复战,贼遂败走。

见敌军败走,张巡又乘胜追击,俘虏了两千人,于是,“军声大振”。河南的敌后战场也取得了局部胜利。

而也正是有了河北、河南的敌后抗战,才让叛军有了后顾之忧,不得不调回部分兵马,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叛军的西进。

原因二:郭子仪、李光弼的牵制作用

(一)郭子仪、李光弼在山西、河北的战斗

短暂对峙局面的形成,还有赖于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努力。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在山西和河北战场,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意义重大。

第一个战役,是在山西打响的。安禄山范阳起兵后,玄宗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令他率领朔方健儿,讨伐逆贼。经过跋涉,郭子仪军队进驻振武军(今内蒙和林格尔西北),又于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和十二月间,击败了安禄山大同军使高秀岩,攻克静边军(今山西右玉),然后夺取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打开了战略要地东陉关(令山西代县东)。

第二个战役,是在河北井陉和常山(正定)打响的。天宝十五载正月,郭子仪推荐部下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并且将上万名朔方士卒分给了他。而李光弼不负所望,率军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的关隘),攻克常山城

对于这次取胜的重要意义,《资治通鉴》记载道:时(二月)常山九县,七(县)附官军,惟九门、藁城为贼所据。

您看,常山九个县,有七个县都归附了唐军,在地盘争夺战中,唐军取得了优势。而到了当年三月份,已经被封为河北节度使的李光弼,坚守常山城,与敌将史思明对垒长达四十多天,正当粮草匮乏之时,郭子仪从朔方赶来,于四月到达常山,与李光弼会师,大败史思明。

第三个战役,是更为著名的“嘉山大捷”。嘉山就在常山城不远,这一战,唐军取得大胜,据《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这一战“斩馘(耳朵)四万级,生擒五千人,获马五千匹。”敌将史思明赤足而逃。“嘉山大捷”后,河北局面豁然开朗。

《旧唐书》记载道:于是河北十余郡,皆斩贼守者,以迎王师,子仪将北图范阳,军声大振。

这意思是说,“嘉山大捷”之后,河北多地纷纷响应唐军。而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它标志着:继颜杲卿之后,唐军再次切断了叛军范阳至洛阳的联络线。

原因三:正面战场战略得当 哥舒翰坚守潼关

此时,正面战场也有了新的动作,唐玄宗宣布以名将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哥舒翰到达潼关后,采取了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军事整顿,进行人员安排。哥舒翰一共从长安带来了八万名士兵,既有河西、陇右的精兵,又有新招募的市井之徒,加上高仙芝、封常清的残余部队,总共有十几万人。哥舒翰的安排是:将军王思礼掌管骑兵,将军李承光掌管步兵,军政则由御史中丞、行军司马田良丘主持,宦官李大宜为监军。经过整顿,众将各司其职,颇为整肃。

其次,哥舒翰确立了“以守为主”的军事方针。据《新唐书·哥舒翰传》记载,哥舒翰上报给玄宗的策略是:“贼远来,利在速战;王师坚守,毋轻出关,计之上也。”

哥舒翰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到次年五月底,唐军一直坚守潼关。比如安禄山称帝后,派遣他的儿子安庆绪进攻潼关,哥舒翰凭借潼关之险拒敌,安庆绪战败后,他也不主动追击;再如,叛军将领田乾真扣关叫阵,他也不予以采。

面对哥舒翰的坚守不出,《资治通鉴》也记载了安禄山的反应,他曾焦躁的说:“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

没错,哥舒翰采用了正确的军事策略,坚守潼关,让叛军不能前进,这也是形成短暂对峙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因四:如此形势下 安禄山萌生了两种情绪:退守和享乐

(一)第一种情绪:受挫萌生退意 开始巩固大本营

据《安禄山事迹》记载,在这种形势下,身在洛阳的安禄山开始害怕了,责备自己的亲信严庄与高尚,说道:“汝等令我举事,皆云必成,四面兵马若是,必成何事?汝等陷我。”吓得这两个亲信数日不敢出现在安禄山的眼前。

而据《新唐书·哥舒翰传》中记载,安禄山当时的想法是:禄山始悔反矣,将还幽州以自固。

看到没有,在这种局面下,安禄山已经做好了返回幽州自保的打算,而受这种思维的支配,他开始巩固占领区,广泛的吸收原唐朝官僚人士,稳定河南的统治。

试想,这种情绪下,安禄山怎么会大规模的进攻潼关呢?

(二)第二种情绪:政治野心达到后的满足感

这种野心达到的“满足感”,与上面所说的这种“受挫感”,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受挫”了,所以才有了见好就收的“满足”。

那么安禄山的政治野心是什么呢?想当初,范阳起兵前几天,他曾召集诸将说明起兵事宜,当时他还没有暴露自己的狼子野心,只说:“奉密旨,以平祸乱耳。”对河北父老则说:“吾忧国之危,非私也。”

所谓“奉旨讨贼”,就是骗人的鬼话。公然称“帝”,就已经向全天下昭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

对于安禄山的野心,《旧唐书》看的明白:禄山乱常,词虽欲诛国忠,至则谋危社稷。

如今,安禄山已经登基了,他个人的政治野心终于实现了。于是这段时间,他每日身居宫殿之中,沉溺于酒乐歌舞,加上自己已经换了严重的眼疾(白内障),昔日锐气也在逐渐的消磨。不仅是安禄山,他手底下的猛将精兵也迷失了,都在忙于烧杀抢掠,忙着把抢得的钱财货物运回范阳。——这段时间,叛军没有大规模地进攻潼关,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此,安禄山或者说叛军内部的这两种情绪,也是促成短暂对峙局面的一个因素。

五、短暂对峙局面的影响:唐王朝的成功与迷失

总结一下,敌后战场和郭子仪等人的战斗、潼关的坚守,以及安禄山登基后进取心消磨等几个因素,让唐军和叛军形成了短暂的对峙局面,而这也是安史之乱初期的局势。

那么还需要追问的是,这个长达半年的对峙局面,对于唐王朝有哪些影响?

阐史君觉得,在这短暂的对峙局面里,唐王朝或者说唐军,有成功,也有迷失。

(一)成功:唐军赢得准备时间 向有利方向发展

安禄山起兵之初,采用突击战术,迅速南下,一个多月便打下了洛阳。而唐军“久处太平,不练军事”,只得仓促应战。例如,安禄山攻打荥阳时,他的军队“鼓而前,无敢亢”,而唐军呢,据《新唐书》记载,“闻师躁,自坠如雨,(太守)与官属皆死贼手”。

而这半年的对峙,却为唐军赢得了准备时间,有了喘息之机,甚至摆脱了一定的困境:首先、正面战场,拒敌于潼关之外;其次,敌后战场除了颜真卿兄弟之外,郭子仪与李光弼也深入河北地区,率领朔方健儿,开辟了新的战线。

此时,战场局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唐王朝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尽管就绝对实力来说,唐军与安禄山的叛军,还有一定距离。

(二)迷失:“坚守”战略动摇 “出关征讨”战略占上风

当洛阳失守之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唐军应该采取“坚守”战略,先守住潼关再说。然而,这半年以来,军事形势出现了暂时的稳定,小股入侵之敌被击退,敌军也没有大规模进攻的迹象,甚至他们还要面对郭子仪和李光弼的背后袭击。于是,“出关征讨”的战略,在玄宗的心中占据了上风。

其实,唐玄宗内心深处一直想尽快平定叛乱,开元十四载十二月,哥舒翰刚赴潼关时,玄宗便下敕,让“天下之兵,会攻洛阳”,后来又令郭子仪“还朔方,益发兵进取东京”。

而杨国忠则担心哥舒翰势力过大,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为了削弱哥舒翰的实力,他也劝玄宗坚定“出关征讨”的战略。于是求胜心切的玄宗,下令让哥舒翰出潼关,征讨叛军。——唐王朝,或者说是唐玄宗,在短暂对峙局面中,迷失了。

哥舒翰在皇命难违的情况下,不得已只能出关,而就在出关之时,他不禁悲从中来,放声“恸哭”,或许他已经预感到自己的结局了。

而事实也证明,这是一个多么失败的战略,最终导致了潼关失守,玄宗仓皇出逃。而短暂的对峙形势和一片向好的局面,就在一片狼藉中,彻底结束了。

六、阐史君说:“人不厌唐德”——李唐王朝在百姓心中仍保持正统地位

上面,阐史君具体分析了唐军与叛军短暂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相信读者对于这段历史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么接下来,阐史君也要说说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其实,这六个月的短暂对峙局面能够形成,也清楚的向我们表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虽然安史之乱是天宝年间各种矛盾的总爆发,但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李唐王朝仍然保持着正统地位。

比如,颜杲卿在就义之前,就曾大义凛然地对安禄山说:“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再比如,真源令张巡,在起兵抗击叛军之前,也曾带领士兵和民众,专门来到玄元皇帝庙,也就是老子庙哭祭,表示要忠于李唐。

而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也曾指出:玄宗之召乱也,失德而固未尝失道也,……天不佑玄宗,而人不厌唐德。

这个评论颇有见地。是的,虽然天宝年间,政局昏暗,但是唐玄宗及李唐王朝“失德而未尝失道”,在大多数百姓的心中并没有丧失正统地位,而且在危难之际,这种地位反而得到了加强。

尽管对峙局面是短暂的,尽管唐玄宗最终放弃了“坚守”战略,终结了有利局势。但,战争初期、溃败之时,唐军能与叛军形成六个月的对峙局面,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宣告了“安史之乱”的最终走向……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资治通鉴》 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