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高考终极冲刺抢分秘籍

 新用户56909953 2020-06-22

高考历史——致我们不甘寂寞的青春

2020年高考终极冲刺百分卷抢分秘籍(学生版)

高三考前冲刺之终极“秘籍”

一、查漏补缺

 找到知识漏洞,然后解决它!

二、纠正错题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产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三、好的心态

 平常心,凌云志。

 高三是非常辛苦的一段旅程,不要对自己产生怀疑,要积极的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烦闷的情绪需要宣泄,心头的疑惑和忧虑需要倾诉,保持良好的心态,让自己努力的收益最大化。

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

   ——美国励志大师奥格·曼狄诺

——谁的青春不热血?谁的青春不倔强?谁的高考不拼搏,谁的明天不辉煌!

——这个世界,有太多和你一样一直在努力的人,我们一起互相鼓励、互相陪伴——为梦想,干一场!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日以继夜,辛苦拼搏、奋战在高考一线的广大师生们!

正文:

高考历史高分抢分攻略——“庖丁解牛”与“踌躇满志”

、全国1、2、3卷48分选择题

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试题的重要题型:

古代中国史4个、近代中国史3个、现代中国史1个、古希腊或罗马史1个、近代世界史2个、现代世界史1个。

中国古代史:先秦、两汉、两宋、明清是重点,重视对政治与文化、经济与文化的渗透考查。

中国近现代史:形成一些相对集中的命题密集区,如中国近代化、近代初期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民国初期、抗战史、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世界史:对希腊民主制或罗马法的延展性认识;苏俄()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和国际格局调整等主干内容。

一般有三种分类标准:

   从命题素材或载体的选取角度可以分为史料主旨类选择题、图画类选择题、表格类选择题等;

   从主干知识或内容的考查角度可以分为“背景、原因”类、“特征、特点”类、“影响、作用”类等;从命题设问词的角度可以分为“反映与体现”类、“说明与表明”类、“据此推知”类等。

考查特点:

创设新情境:命题者站在更高的学科高度和更宽阔的学科视野审视中学历史教学,强调新材料的引用和新情境的创设,情境化已是高考命题的主流趋向。

还原情境:主干知识常考常新,高考命题侧重于运用史料还原历史情境,考查考生对历史主干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纵观近年高考,突出了这一命题新趋向。

注意事项:  

做历史选择题的时候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材料,可以跟课本知识不一样或完全对立;最需要注意的是时间和事件,尤其是特俗的时间段的知识点。

一般而言,遇到过于绝对的、开始或结束等,都是错的,但是仍要结合材料;倘若遇到程度副词,如严重、很大之类的,需要注意。

一般而言,说法比较中肯的,如一定程度上之类可以列为优先选择,当然是尊重材料。

区分群体和个体,个体是不能反映群体意识的,:勿以偏概全。

材料特点:

新课标高考材料型试题一统江山,以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据,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大量引入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历史高考的常态。

高考命题者往往巧妙地将材料进行加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出现,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这也使得材料化的选择题立意高远。

近年全国文综卷历史命题者还有意追求选择题选项在字数、句式表述上的一致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选择、判断的难度,凸显能力。

高考历史选择题以其材料新、情境新、史味浓而深受人们欢迎。它所引用的材料都是原始史料,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命题方式多样化,干扰性常常具备以下一个或几个特征:

偷梁换柱:用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等方式来造成考生推理、分析、判断的障碍。因果倒置:将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听。舍本求末:以表面现象、假象掩盖、否定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以细枝未节、无关紧要的叙述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因素。以偏概全:用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有意用片面性的说法制造全面的假象。渔目混珠:并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史实、观点,正误交错,渔龙混杂,以扰乱正常思路。似是而非:表述含有科学的、合理的成分,但整体上有很大的缺陷;有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成立,但题干中缺少这种条件;有的整体上勉强可以如此表述,但内涵不透彻。答非所问:即备选项与题干无关。

主干知识考查:

从具体所涉及的考点看,全国卷重点考查的是历史学科主干而非教材主干。纵观近几年的试题,一些高频出现的考点如儒学演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近代经济结构变动、19491966年新中国的建设探索、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苏联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美苏冷战等内容显然属于双重主干知识,既是现行教材的主干知识,又是学科主干知识。这方面的高考试题都体现了探究化的特点。

外戚专权、历代货币问题(南北朝货币使用、北宋交子)、土地赋役制度沿革(宋代田制)、经济重心南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北洋军阀统治、美国南北战争背景、新兴独立国家崛起与国际经济旧秩序(南北问题)等许多考点也属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

关注前沿:

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强调鉴古知今,引导考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价值观。题干中大量出现的“反映了”“反映出”“表明”“由此可见”“说明”等指示词,凸显高考命题的两大出发点:一是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对现实与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二是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

彰显主流价值:

高考考查侧重点大多是积极、进步的内容,重点关注的是历史事件的正面影响,对消极、落后、负面的内容不会考查。

许多试题往往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客观呈现和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考查考生对时代背景、客观形势、主观目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与解释能力,正面立论多,定性评判少,如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等。而像国共内战、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之类的重大历史事件,命题者则基本采取回避的做法。

近五年全国卷选择题热考题型统计

下面从设问词的考查角度来探讨一下不同类型命题的题型特点和解答思路或技巧。

“反映、体现”类选择题

近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历史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学科能力的考查,表现之一就是“反映、体现”类选择题在高考选择题命题中占有比重较大。

知识和能力的立意角度:

意在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对表象的分析理解进而发掘事物内在本质的现实认知力。实现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设计意图来:

“反映、体现”所体现的现象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次的,考查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一般来说“反映”多用于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体现”多用于结论型选择题,考查学生获取历史结论或寻找支撑题干结论史实的能力。试题考查的不仅仅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而且是在此基础上对某一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深层次理解。

解题思路:

审题:

 读懂题干材料,分清限定词,是属于“反映”还是“体现”等。

解题:

 注意解答关键是理解“反映、体现”就是从现象透视到本质,或者揭示其特点。

 而本质就是要深刻到制度层面、抽象到规律层次、总结到独一无二的特点。所以既然是“反映、体现”就不要用现象来“反映、体现”,切忌只看历史事物的现象,不看历史事物的本质。

举例:见PPT

“表明、说明”类选择题

知识、能力立意:

历史选择题“表明”“说明”类有所区别。“表明”是指表示清楚,比较确切地指出。“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

“表明”“说明”的含义相似,但也有所不同,“表明”多含有求答历史现象本质之意,“说明”含有分析、阐述之意。

命题设计意图:

历年全国卷高考试题,此类试题中的题干与题肢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三种情况:一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因果关系,二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三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判断关系,需要具体试题具体分析。

解题思路:

审题:

   注意题目反映的试题类型,判断题干与题肢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此类试题属于上述哪种情况,然后进行思考判断。

解题:

   一般对此类题目的解答多运用排除法,此类题目的选项应该首先排除错误说法,然后再看哪个选项能够更深层次地反映材料信息,在正向选择的前提下,判断哪个选项离材料更远,哪个更接近本质。

举例:见PPT

“因果、目的”类选择题

知识、能力立意:

“因果、目的”类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原因、目的、结果、影响的理解判断、认识能力。

命题设计意图:

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目的、为了、旨在、意在”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

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解题思路:

概念分析法:

 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分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特征分析法:

 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般是因,后者一般是果。

理论分析法:

 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就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可以较为容易地作出判断。

举例:见PPT

“推理、判断”类选择题

知识、能力立意:

“推理、判断”类选择题就是根据已知的若干条件,通过逻辑思维将相关的信息加以整合,得出符合所给标准的结论,主要考查获取历史结论的理解、判断和认识的能力。

命题设计意图:

这类试题设问常用的方式是“据此可知”“由此可知”“推知”“这一论断”等,这说明考查的主要方向是论从史出,从历史材料中得出结论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可采用推演法:

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举例:见PPT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

知识、能力立意: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放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考生的分析、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命题设计意图:

此类题干中常见提示语有“相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不同点”等。具体来说,比较是指事件之间关于本质、影响、同一阶段的趋向、不同阶段的差异等方面的对比以及人物之间观点的对比等。常用的设问是“相同”“相似”“一致”“共同”“不同”“新发展”“变化”等。

试题的呈现方式有二:一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间相似事件之间的异同比较;二是同类现象或历史事物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社会现象的变化比较,一般通过“但是”()、“而且”()、“然而”等转折词联系起来。

解题思路:

从具体步骤上看,一是注意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求同”还是“求异”;二是分清比较类型,明确是异同比较还是变化比较;三是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在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确立比较项,找到比较的着力点,正确答案往往隐藏在后半段材料中。

注意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要重点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如共性与个性关系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原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等。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坚持“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举例:见PPT

“理解、阐释”类选择题

理解、阐释类选择题应该注意是对历史现象或概念的理解、阐释,注意考查对历史现象观点的评判或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在题干中提出一种历史现象或一个重要历史概念,其选项则多是对这一历史现象或概念的阐释或解释。

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现象或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现象的规律、本质,或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现象或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现象的性质、特点、演变规律,或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角度分析。

同时,注意将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思考,运用时代特征分析判断、评价。

举例:见PPT

其他类型:高考历史图表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实物图片类

题型特点:

实物是指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信息的东西,因为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因此能够多层次地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学法启迪:

平时要注意读课本上插图;阅读材料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须熟悉;把握热点问题;善于把握材料的主题。

技巧总结:

应把从照片反映的真实历史场景,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中,联系课本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判断。

漫画类

题型特点:

以漫画作为试题的情境,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为试卷增添了几分趣味,试题更加灵动活泼,体现了近年来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

学法启迪:

解答漫画题,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从漫画本身,真正理解漫画本身蕴含的深刻道理;第二,要从题干文字入手,注意题干材料所提出的条件要求。只有把这两方面相结合才能获得正确选项。

技巧总结:

要抓住漫画的主题,揭示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状况、历史关系,联系具体的历史知识,进行清晰准确的分析判断。

数字、文字表格类

题型特点:

数据型选择题是以数字表格或者图象(线)变化的情境而创设的题型。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柱状图、坐标图、数字表格等等,但不论何种类型,都是通过数字或数字的变化来反映历史史实和历史现象。

学法启迪:

在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把握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技巧总结:

理解曲线背后有历史,轨迹历来有原因,要从曲线所表明的轨迹与状况背后寻找历史原因,从而做准确的判断;要善于从表格中总结出数据的基本趋势(升或降),思考这种趋势背后的历史原因,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简要表达你的结论。

举例:见PPT

全国卷48分选择题一般性解题技巧总结:

明确时空:

  “时空素养”既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同时,时空范围对解题起着规定性作用,它往往有助于排除与该时空条件无关的选项。

 高考选择题中常见的时空信息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时间常以年月日、朝代、历史阶段等形式呈现。隐性时间常以人物、著作、历史事件或提示性关键词等形式呈现;隐性时间容易被考生忽视,影响了解题正确性。

 题干材料中的空间信息,如相关国家、区域、方位、具体地点等,往往也是选择判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提取信息:在选择题题干材料的审读、诊断中,注意材料的主干主语、关键词(对于关键词汇要充分理解它的内涵与外延),挖掘材料隐含条件,厘清材料信息的逻辑关系,有时甚至是句式语气的把握,等等。当然,最关键的是对题干中新材料、新情境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透彻的审读、诊断,明确材料的主旨信息。

关注问项:题干审题关系到选择的角度与方向,关系到能否判断出正确结果。如“由此可知”“这一论断(认识)”“它指的是”等引导语,主要考查考生依据所学知识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判断以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反映”“说明”“表明”等引导语,实际上是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透过材料现象来解释或认识历史事物的特征、本质或规律,体现了“以小见大”的考查特点。如果是“主要原因”,则以找寻根本原因作为首选;如果是“主观原因”,则要聚焦在主观动机和目的上。

比较选项:备选项诊断中先排除错误项、无关项、干扰项,最后找出正确项。

二、全国1、2、3卷52分非选择题之全国卷25分综合题

基础类型:

 古今贯通型材料解析题是新课程体系考查的一个亮点,呼应了时空观念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此类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一个考查的主题;二是考查的时间跨度大,涉及多个历史时期;三是突出考查考生知识迁移能力、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中外关联型试题是新课标高考的重要考查形式,试题体现了“小切口、小背景、深分析比较”的特点,其设问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主线),中外横向联系比较,较好地考查学生微观和宏观理解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是近年高考命题考查较多的题型。

解题思路:

古今贯通类综合题

第一步:紧扣主题,分清历史阶段或时期,注意递进式材料解析题每个设问之间的递进关系。

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其逐步递进的关系,设问与设问之间是有秩序地推进,设问之间的答案互相关联,前一问对后一问有直接的影响,甚至下一个设问就是上一个设问的间接或直接的答案。

第二,注意解答顺序和思维逻辑顺序。

解答好第一问是关键,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思考,发掘材料的显性和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同时,要注意思维的逻辑顺序,先答什么,后答什么,都要想清楚。如果是一则材料、多个问题的题目,对解题思路的要求则更高,因此要重视解题思路的培养。

中外关联类综合题

第一,依据材料信息,围绕主题,判断和迁移所学知识,注意横向联系。同时根据主题涉及的问题,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其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

第二,根据材料反映的现象,运用整体史观,适当进行中外链接,将中国的历史现象置于世界大背景下分析理解认识。

第三,紧扣考查主题,注意历史现象发生历史阶段的特征,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例题就属于主题链接式材料解析题,需要注意中外知识的链接,从不同角度思考回答。

举例:见PPT

全国卷25分材料题题一般性解题技巧总结:

历史材料问答题的解题主要分四个步骤,第一是审设问,第二是读材料,第三是列提纲,最后是答好题。

第一步: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从问题切入,仔细筛选题干信息,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提高审读的准确率。

一审设问要求:纵观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无外乎两种形式,一是“根据材料”,

二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若是“根据材料”,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受教材束缚,依据材料作答,答案需要提炼、概括、归纳、抽象等;若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案在材料和教材中,作答要充分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利用教材结合点以及平时的知识积累。

二审时空限制:审清设问中的显性或隐性的时空范围;时空范围制约着解题的取向,对解题起着规定性作用;并在一定时间、空间下理解和解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三审提示词语: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常见提示语有:指出、概括、简述、分析、阐述、说明、论证、总结、评价(或评析、评论、评述)、比较等。设问中的这些行为动词既体现了试题对学生学习历史学科方法的考查,又为学生正确解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因此,要认真审读设问中的这些提示语,准确掌握解题方式。

四审答题中心语及求答语:首先是审清中心语,以明确答题范围或角度要求。这是整个题目设问所围绕的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思想、人物、国际关系等知识领域。   其次是审清求答(答项)语:如背景类(背景、原因、条件、意图等)、性质类(实质、本质)、过程类(表现、内容、措施)、影响类(作用、意义、地位),以及特点、异同点、胜败原因、启示与认识等。第二步:读材料——读全、读懂、读透 读全——指全面阅读情景材料。 读懂——获取、利用、解读有效信息。 读透——指真正理解材料要体现的史实,去伪存真,把握作者真实的意图。

文字型材料一般包含引言、正文、出处三部分。正文是材料的核心,而引言往往有时给考生提供答案方向,有时蕴含重要的解题信息,有时可以给解题提供知识背景等,阅读材料时应引起重视。若是图表型材料则要全面认真阅读标题、图表、图例及文字信息等。 阅读文字型材料时,首先,一定要分清哪些是“史”(史实),哪些是“论”(观点、评论);哪些是“概括”,哪些是“阐释”。其次,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并列语(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而且)、转折语(虽然、但是、尽管、然而——转折语后面往往是中心)、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以至于)等。 第三步:列提纲——回扣教材不缺项联系教材知识,做出准确判断;联系题目提问,寻找相应信息;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做到按顺序,列要点(全面考虑,精炼简洁)。此外,一定要把最重要的要点写在最前面。 第四步:答好题——逻辑条理又规范 规范:序号化、段落化、层次化、要点化。 简洁:详略得当、精准整洁,不要语言重复。 科学:叙述有序(时间、空间、逻辑);条理清楚(概括、准确、精炼);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论证有力(抓住要点、切中要害)

三、全国1、2、3卷52分非选择题之全国卷12分综合题

42题是历史高考的风向标和试验田,也是检验历史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大舞台。

42题一直以其创新性、开放性、综合性、区分度大著称,在历史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中学历史教学。

题型一 提取观点论证型

题型二 提取信息说明型

提取观点论证型试题设问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提供观点,要求运用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论证,如2011年第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二是就材料中提供的观点,你是赞同还是反对或另有观点,请做出判断并加以论证,如2012年第41题“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三是就材料中的观点,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并简要说明理由,如2015年全国Ⅰ卷第41题“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关系的公式探究”等。

这三种方式试题均要求考生“解释他人对史实的解释”,即阐释论证题目材料中呈现出或蕴含的观点,而不要求考生自行建构新的观点。这类题目材料或设问总是或隐或显地呈现了固定的“观点”,需要考生作出判断,然后进行阐释、评述、论证。

【解题模板】 提取观点论证型

解答此类题目时,注意论点明确,切忌模糊,表述成文时,紧紧抓住以下五要素:

①提取观点。主要是弄清几个问题:评论的客观对象是什么?评论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有几种观点?各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②判断表明观点。一般分五种情况:正确的,错误的,对中有错的,错中有对的,正误两方面均有合理成分。

③揭示真相: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真相是什么?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

④精选史实:因为这是“评论”,不是叙述,所以论证不一定要全面,但语言绝对要精练。

⑤认识升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主观认识?上升到理论层次。

提取信息说明型通过图文材料蕴含着信息和观点,但是命题者并未明确给出信息和观点,需要考生自己阅读材料,提炼材料关键信息或观点,进而考生根据提炼的信息、观点、历史现象或对历史现象的看法、认识、启示等,进行分析、阐述、说明、论证等。

这类题目成为高考开放探究性命题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包括四种模式,具体分析如下:

(1)第一种模式是“提炼信息说明类”:

要求考生从所给材料中提取一个或者两个信息予以说明。

(2)第二种模式是“提炼信息观点论述型”:

要求考生从所给图文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予以论述。

(3)第三种模式是“自拟主题论证型”:

要求考生在深刻解读材料信息和题目情境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能力,得出理性认识,提炼出深刻的“观点”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论题”的提炼和拟定,都需要对信息进行深刻的解读、联想,进而形成自己的历史感悟,要求考生自我构建,创新力度非常大,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42题对1415世纪至17世纪中西社会发展趋势论题的考查、2017年全国Ⅱ卷第42题对古今中外钟表演变历史趋势论题的考查、2017年全国Ⅲ卷第41题对近代中国近代化趋势论题的考查等。

(4)第四种模式是“提炼历史现象或启示、看法、认识等评价(阐释)说明型”: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现象或从中获取的启示、看法予以分析评价或阐释说明论证。如2018年全国Ⅰ卷第42题有关近代早期西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的考查、2018年全国Ⅱ卷第42题对洋务企业发展蕴含现代化的启示说明、2018年全国Ⅲ卷第42题有关东汉史学记载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看法考查等。

1.明确备考方向 开放性试题答题的基本要求强调史实清楚、概念清晰、对历史的时代背景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够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趋势和特点。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熟知”是不够的,在最后阶段要达到“真知”“会用”的境界。   开放性试题在答题思维上倡导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考查历史,多角度发现、分析和思考问题。在史观指导上表现为科学唯物史观与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多元并存。学生要学会多元、全面、深刻地看待历史问题,提高理论认知素养,将史观分析法运用在答题当中,从而使答题说理更为透彻,答案立意更为高远和丰满。 开放性试题在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语言表达上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层次分明、论证充分、文字通顺、自圆其说;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了解评卷的基本角度 观点的明确性和准确性,论证的角度与深度、广度。 与材料的结合度及逻辑表达等。所以,开放性试题评卷的一般套路为:观点分、论据分、结构分、逻辑分、表达分、整体评价分。

举例:见PPT

四、全国1、2、3卷52分非选择题之全国卷15分选做题——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命题特点:

从材料形式看,以叙述类材料为主,选材多是经典性史学著作,其中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连续出现。

从问题设计看,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性很强,答题时若在第一问判定失误很容易导致第二问答案偏离。

从设问类型来看,历年考向多集中于原因(背景)、意义(作用),也涉及目的和特点的考查。设问多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难度要求相对大。

从考查内容看,以古代中国史为主,着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了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答案多数从材料中归纳即可得出。

与教材关联度,2019年之前历年试题均是非教材内容,采用新材料新情景。古代史试题与选修教材内容无直接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有一定的联系,如清末新政题,但是2019年全国二、三套卷的改革题都是教材知识,这一动向值得关注。

举例:见PPT

高考抢分方略:

运用材料题答题方法,对材料题进行解读。对于意义、影响、作用类题目,我们可以适当总结使用一些术语。

经济: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商品、货币流通;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体制改革进程;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推动了地区开发;为后世经济改革提供了借鉴等。

政治:改革了原有不合理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政治文明程度;为后世政治改革提供了借鉴;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等。

文化:推动了文化兴盛;提升了人民文化素养;为国家提供了大量人才;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传播等。

综合:加强了政府的管理,加强了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为……的出现奠定基础,为后世……创造条件;开创……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移风易俗,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或西方文化等。

举例:见PPT

【附】选修改革史答题规律总结:

()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

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

内忧(财政危机、矛盾激化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

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

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

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改革的一般原因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

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

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

如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

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

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

()归纳“改革结局”一般方法

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

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

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把改革放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

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

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

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总结

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

作用。

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

肯定或否定。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3.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1)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当时力量对比:

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3)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4)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5)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选修改革史模拟延伸:

举例:见PP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