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重庆或成都去大足

 优游哉客栈 2020-06-22

从重庆或者成都出发,怎么去大足最方便?

大足地处成都与重庆之间,位于两者相连的直线,近重庆而远成都。所以,重庆与成都两大省会城市之间的交通干线,无论普通铁路,或是高铁,或是两条高速公路,无一例外都从大足经过。

大足区地图

如图,成渝高速公路复线,即渝蓉高速公路,东西向横穿大足区,从大足城经过。其它几条线路全部从大足区最南端的邮亭镇经过:有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成渝铁路,有95年建成的盆地内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还有近两年新建成的成渝高铁。所有的交通线路中,渝蓉高速得天独厚,直达大足城,以此为据点,方便去往任何一处景点。

无论成都还是重庆,各长途客运站都有直达大足城的班次。重庆出发,约1-2小时车程;成都出发,约3小时左右。注意,买票时一定要问清楚,确定走渝蓉高速,因为有少部分班次走成渝高速,客车在邮亭镇下高速道口后,还得再花上一个小时走普通公路,最后到达大足城。

如果游客出发地去高铁站更加方便,成渝高铁也是不错的选择,终点站位于邮亭镇的大足南站。

邮亭镇距离大足城约40公里。出站门旁边不远处就是公交站,30分钟一班车,终点站大足城南门汽车站。下车可换乘公交直达大足宝顶石刻。

周末两日游,有最佳的旅游线路。

自渝蓉高速到达大足城,上午游览宝顶石刻,下午游览大足城北郊的北山石刻,如果时间充裕,见缝插针游览南郊的南山道教石刻。三处石刻各有千秋:宝顶石刻如同一部佛经画卷,一步一景,一景一故事;北山石刻如同石刻陈列馆,造像年代贯穿唐末、五代、宋朝;南山石刻是罕见的道教石刻,在所有石刻中最具人文气息。

晚上住宿大足城,晚饭后的时间正好闲逛。不必担心安全,小地方的好处之一就是民风淳朴,治安良好。

第二天,如果第一天没来得及,可以先去参观南山石刻,约1~2小时。

之后沿大邮路展开旅游行程。大邮路自北向南,沿途依次连接大足最繁荣的几个城镇:大足城、龙水镇、双桥镇、邮亭镇,是大足区最繁忙的主干道。大邮路有两条:一是老的大邮路;二是近几年建成的新大邮路,因为从邮亭直达宝顶石刻,正式命名为宝邮路。宝邮路宽阔平顺,沿途视野开阔,既可饱览大足田园风光,感受上半县多山、下半县多坝的地貌特征;又可领略当地风土人情。

这一天的重头戏是龙水湖,算上车程及午饭时间,耗时3-5小时。

龙水湖在龙水镇与双桥镇交界处,本地人习惯上叫西湖,可见其风景之优美。

巴岳山下龙水湖

龙水湖温泉

最后去邮亭镇。晚饭一定要在这里吃,因为有大名鼎鼎的“邮亭鲫鱼”。其中“杨三姐鲫鱼”名气最大,细心的游客可能在其它城市见过它的招牌。

搭乘高铁返城之前,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去邮亭镇千米外的老街走一走,看一看,那里才是真正的“邮亭”。

现在的邮亭镇是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后兴起的小镇,借用了老街的名字,而真正的邮亭被叫做了老街。

“邮亭”顾名思义,古代驿站,由此可以知道老街的起源,历史可能有一千年?两千年?自川渝古道——东大路兴起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

细心的盆友可能在前面就有这样的疑问:除了渝蓉高速,为什么其它交通线路都不约而同选择从邮亭镇经过?

如果你是从成都去大足,一定要留意龙泉驿这个地方,确切地说,龙泉山是两种典型地貌的分界线。龙泉山以西,是川西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龙泉山以东,是川中地势起伏的丘陵地带。

如果你从重庆去大足,走渝蓉高速,沿途会横穿几条山脉,依次为:缙云山、云雾山、巴岳山。如果不是事先了解,游客不会知道,你所经过的山脉代表了一种典型的地貌——川东平行岭谷,无数这样的山脉遍布重庆全境,自西南往东北走向,互相平行,自太空看去如群蛇出游。

如上图,右边红色箭头指向的地方,是云雾山的一处谷口;左边箭头指向的地方,是紧邻的巴岳山一处谷口。意味着途径邮亭的交通,穿越云雾山和巴岳山时,已经有天然的路口,无需再费时费力开凿专门的隧道。在古代,意味着不必再翻越两座大山,节省了许多力气和时间。

历史上途经邮亭的东大路兴起并繁荣,经久不衰,也是这个原因。

邮亭老街

老街的黄葛树

阳光里的老街、老人、青石板、苔痕,显得有些冷清落寞。

东大路是古代成都与重庆之间的驿道,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因在成都以东而得名。

东大路线路:重庆通远门-佛图关-大坪七牌坊-石桥铺-二郎关-白市驿-走马铺-来凤驿-永川-邮亭铺-荣昌-隆昌(隆桥驿)-安仁驿-内江-珠江驿-资中-简阳-龙泉驿-成都迎晖门

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物产富饶,自古以来被称为天府之国,是四川盆地最富庶的地区,成都也因此成为整个盆地的中心。那么,重庆作为平行岭谷地区,在盆地三种典型地貌中,农耕经济最不发达,它又凭什么与成都相提并论,成为盆地两极之一呢?

盆地内主要河流示意图。

由图可知,重庆是盆地所有河流的枢杻。

重庆朝天门码头,它著名之处不仅仅两江汇集,更在于它是盆地内所有水流的总汇之地。

蜀道

古代盆地交通外界有两个出口:一是蜀道,汉唐连接四川盆地和关中平原,具体而言连接成都和长安。

三峡

汉唐之后,政治中心——都城东移,蜀道荒废,长江三峡水路成为交通内外的主干道,重庆因此成为进出盆地的枢纽,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重庆为什么是山,却能发展为城,形成“天空之城”奇观的原因。

重庆和成都一东一西成为盆地内最重要的两极,除了江河是天然的“高速公路”,连接两极的东大路因为无可比拟的便利性,物流络绎不绝,成为著名的成渝古道。

现存的东大路遗迹都有哪些呢?从重庆出来依次有:

通远门,东大路出重庆去成都的第一站。

佛图关,现在成为公园一景

老照片里的七牌坊,现部分残存,已迁移重建,不复原貌。

走马镇老街道

缙云山中三道碑

来凤驿镇的何氏百岁坊

永川市铁岭山古道

隆昌石牌坊

现在的成渝铁路、成渝高速、成渝高铁,几乎原封不动沿袭了东大路的路线。

古道不再,当我们行驶在高速路,或是高铁,或许就在车轮下的土地深处,正静静地躺着一块石板,风化的石面曾经承载了数不清的脚步,或许未来某一天突然出现在阳光下,或许在地下永远消散成土,那块和尚化缘走过的石板,那块小孩绊倒过的石板,那块赶集走过的石板,与之消散的,是无数的脚印,还有无数段人生......

大足优游客栈,与你一起解密大足:石刻,景点,古镇,历史人文,风土人情......解答关于大足旅游的一切疑问,提供住宿服务及免费导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