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美红色游记——烟雨南湖

 国际诗歌网 2020-06-22


    
作家简介

沈裕慎,本名裕生,笔名袁亮、沈泂等,1942年11月出生于上海安亭,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百多万字,并在多次征文中获奖。著有《信仰的追求》、《紫气东来》、《一页知春》、《风荷记忆》、《风荷随笔》、《我的花溪情缘》、《心在山水间》等散文随笔集。散文作品曾入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建国六十周年中国作家诗文大系》、当代作家经典丛书《中国当代散文精选280篇》、《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选》、《当代游记散文大典》、《中国散文大系》、《全国作家散文精品集》及《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等书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系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成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烟 雨 南 湖  作者:沈裕慎

    江南的雨,像细丝,如牛毛,稀稀疏疏,似梦似幻。放眼看去,整个天地笼罩在袅袅的烟雾里,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虽然时间过去这么久了,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南湖是飘着雨丝的,仿佛就在眼前。人生之事,有不可不忘者,有不可忘者。南湖的这种记忆,就已经深深镌刻在我的心灵底处。

    时值建党90周年之际,我来到了这个中国革命航船的起航地:嘉兴南湖。我到了渡口。登上渡船,船儿一摇一晃地缓缓前进。这又给诗一样的环境,增添了一点诗情画意。这轻吹的风,这荡漾的波,掸拂了我旅途的疲劳,洗却了我旅途的风尘。俗称小瀛洲的湖心岛,在烟霭似纱里显得分外迷人,恰如一幅写意的水墨画,把南湖装扮的更加如梦如幻。我又一次在若有若无的细雨中,体会到了烟雨南湖。

七一浙江嘉兴南湖会议(图来源于网络)

    湖心岛掩映在浓浓的绿色里,历经千年的烟雨楼,仍傲然挺立。匾额上“烟雨楼”三个大字,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手书,笔力遒劲,很显功力。楼的下面大厅的两根立柱上,有董必武在196312月写的一副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雨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还有清晖堂、乾坤碑亭、观音阁、宝梅亭、鉴亭、钓鳌矶、八景碑等多个景点。“清晖堂”是一座门厅,是清朝为皇帝南巡而建的。清晖堂后面四周围有短墙的曲阑,雕楼画阁的大院子,其中假山耸峙,栽种着各种花木。

烟雨楼(图来源于网络)

    我跨进大门,步入庭院,天地不大,却是亭楼阁榭,式式俱全,假山曲径,安排得当,古树盆景,搭配有致,常绿灌木青青,应时花儿开放。登烟雨楼,则又是一番景象,看不见岸边,看不见水面。只见这800多亩的湖面上,烟雾腾腾,如万家举炊,炊烟飘忽;又如蓬莱仙岛,仙云绕缭。这使我想起了苏东坡咏杭州西湖的诗句:“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里,也是这一奇景。我不由地想:怪不得取名烟雨楼,怪不得历代有许多皇帝游历此地。

    烟雨楼始建于五代后晋(公元940年左右),不过最初是建在湖滨的,据名胜志记载,中吴节度使广陵郡王钱元僚在南湖湖畔筑台,作为登高远眺之所。因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得名,晨烟暮雨,非烟非雨,以若隐若现的飘渺媚态著称。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知府赵瀛疏浚城河,运土填于南湖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岛。次年建楼于岛上,仍沿用烟雨楼之名。

    自此之后,烟雨楼便由湖滨移至湖中了。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知府龚勉拨款修楼阁增建亭轩,取名“瀛洲胜景”。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领兵攻取嘉兴,在烟雨楼驻扎过部队。1645年清兵攻打烟雨楼,楼被焚毁。清朝顺治年间(1664年)知府许焕又重建。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清兵围攻镇守嘉兴城的太平军时,烟雨楼又被清兵炮火摧毁。这样,烟雨楼数十年凄惨荒凉,一直到1918年才重建。

    烟雨楼坐北朝南,重檐飞翼,雄伟壮丽,古朴典雅。烟雨楼历经沧桑,为江南知名胜景,传为我国八大名楼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在此题诗留画不说,就是皇帝也有六个到过此地,里面有《六龙曾驻》的碑石为证。那个爱游历的乾隆皇帝在《御制南巡记》自评:“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两大事,一曰西师,一曰南巡。”其六下江南,每次必经嘉兴,必上此楼游览南湖,且都要吟诗赞颂一番。他还意犹未尽,按图纸摸样,在热河今承德的行宫避暑山庄青莲岛上仿造了一座烟雨楼。湖心岛上至今完好两处御碑亭,镌刻着乾隆皇帝游览南湖时留下的十来首诗。

南湖因地处嘉兴城南而得名,古称彪湖,马场湖。南湖是天然湖泊,面积800多亩,水深35米。地处太湖流域,四周地势平坦,河港纵横。分为东西两湖,形似鸳鸯交颈,古时常有鸳鸯栖息,合称鸳鸯湖。追溯“南湖”的历史,形成于二千多年前的汉代。现之所以举世闻名,在于这里曾是中共一大会会址之一。19217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望志路106号召开,因被法捕房的包探所窥,参加会议的代表移师嘉兴南湖。当时,会议是在一艘单夹弄丝网游船上召开的。这条船是一条单夹弄丝网船,长约16米,宽3米,船头宽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贯通,会议就在船的中舱进行的。10多个代表,围桌而坐。毛泽东坐在右侧的小凳上,他目光睿智、慈祥坚定,风吹动着他的头发,身上穿的长衫衣纹清晰可辨,手中的文件纸卷页翻,页页可数;董必武坐在船舱正前靠右的位置上,手捧书籍思考着问题;李达在阅读,他还习惯地用手推了推眼镜;张国焘则正襟危坐;其他人如何叔衡、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刘仁静、李汉俊、包惠僧、周佛海等人,则热烈讨论着。在这条红船上,跌宕起伏中召开的一大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党纲》,讨论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产生了党的全国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其实,当年一大代表们并没打算在这里开会。是一个巡捕在上海一条普通弄堂的神秘现身,是一个年轻女性不经意间的一条建议,改变了一个会议的进程,让一个湖声名远播,让这条船名扬千古。那个女子的名字叫王会悟,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那个湖是她家乡的嘉兴南湖,那条普普通通的小船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南湖红船”。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在沉沉黑夜中点燃了。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毛泽东后来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就从南湖杨帆起航了,尽管前面是风刀霜剑,尽管有一路的惊涛骇浪,但这艘红船就这样义无反顾地绕过几多暗礁,穿越无数险滩,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魄,最终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鲜亮晨曦。

解放后,为了纪念这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根据参加过中共一大代表的回忆和相关的史料的记载,嘉兴重新仿造了一艘画舫,供后来者缅怀、凭吊。这艘“红船”无论是外观、内景、陈设,还是整体颜色,均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流行于江南的丝网船相同。船壳是黄褐色(栗壳色),硬棚是黑红色(茡荠色),茅棚是烟灰黑(阵旧的沧桑感),船内有楹梁、画屏和门窗,都雕刻着精致的图案。船的中舱,中央放着一张方桌,摆着茶具;前舱搭有凉棚,后舱设有床榻,船尾有菜厨炊具等物。船后系小木船,为当时进城购物所用。这些,巳得到当年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亲历者董必武的肯定。一湖烟波无声,有幸见证了阴霾中的“开天辟地大事变”。

正因为如此,这船中国共产的“母亲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此次的嘉兴之行,我感到变化最大的是纪念馆。1959年成立的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停靠的湖心小岛成为最初的馆舍。1991年,纪念馆移南湖北岸,由邓小平题写馆名,建设资金主要由党员自愿捐献。随着“红色旅游”的日益红火,原日接待能力只有两千人的纪念馆,拥挤不堪。为此,作为浙江省级的重点工程,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于2007年开建,2008年国庆节新馆进入试开放阶段,到2011年党的九十华诞正式对外开放。

南湖革命纪念馆(图来源于网络)

    与老馆相比,新馆会给参观者带来怎样的耳目一新的感受呢?我怀着期待和崇敬的心情,对新馆进行了探访。

    新馆距离原馆1公里左右,占地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一主两副”三幢建筑组成,呈“工”字形平面造型,建筑风格庄重、大气,建筑面积是原纪念馆的10倍。主楼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东、西两侧副楼均为两层。新馆分“三大功能区”:主楼为主展区,西副楼为副展区,东副楼为服务区。主楼顶部矗立着天圆地方的建筑标志,隐喻着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如天地日月,永垂于世。

    一走进新馆,我就感受到一段段历史扑面而来。相对于老馆而言,新馆的展示内容更加具有广度。展示主题包括“开天辟地”和“光辉历程”两大方面,其内容也与时俱进,处处体现了科技的魅力。除了图片、文字这些传统的展示手法之外,更多地运用了雕塑、场景、油画、三维立体影像、多媒体系统、触摸屏等新手法、声光电等高科技的完美结合,将多年前的历史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馆内还有不少历史场景,是用油画作品来表现的,如“南陈(陈独秀)北李(李大钊)相约建党”的油画,是由油画大师陈坚绘制。沈加蔚的《兼容并包》,再现了在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思想百家争鸣的场景。这些艺术品的点缀,让整个展示更有观赏性。

    新馆展示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复原了大量的历史场景。每个场景的规模都很大,且形象生动,颇具震撼力,如“南湖红船”模型,是按照红船1:1的比例复制而成,外观几乎一模一样。“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复原场景也很生动。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制作这个场景,他们来到陈望道的家乡征集实物,得到了当地人的大力支持。“油灯、水桶、椅子、梯子等等,这些物品都不是后期仿制的,全是真家伙”。

    确实,党的历史是要纪念的。但更重要的是党的历史是不容歪曲的。现在有研究党史的学者考证出党的一大不是在71日,而是在723日晚召开的。学者们已经找到当时的开会记录。时间虽然只差20多天,从这里可以看出尊重的历史的可喜事实。这在中共一大纪念馆里,悬挂着与会代表的大幅照片,尤为醒目。尽管他们的人生轨迹迥异,但都因为曾经是中共“一大”代表而永载史册。毛泽东、何叔衡是湖南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是湖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是山东代表,李达、李汉俊是上海代表,张国焘、刘仁静是北京代表,陈公博、包惠僧是广东代表,周佛海是留日学生代表。此外,共产党际派来两位出席会议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

    我要说的是,党的“一大”开幕的日期是723日,那为什么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呢?把7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5月下旬在《论持久战》中提出来的。“一大”的出席者,当时在延安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记得“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确切的日期。于是,就把7月的月首作为建党的纪念日,这只是作为象征性的日期,并不等于“诞生之日”。19416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了《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这样,就以党中央的名义,确定“七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也一直在71日庆祝建党。

    90年前,全国只有50余名党员,到现在,全国党员总数已超过8000多万名。在今天的上海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纪念馆,每年都会迎来庄严宣誓的新一代共产党员。

    烟雨楼四面临水,风物清华,向称胜景。烟雨楼中现今保存下来许多碑石,有宋代的“黄庭坚书赠季方叔”的字碑;苏轼的“马卷”两字的石刻,米芾的诗碑,元代吴镇的画竹石刻,近代吴昌硕书的“蒲君(竹英)墓志铭”等,这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值得嘉兴人引之为豪的。近年,嘉兴市对南湖景区整体环境的保护和改造卓有成效,环湖还恢复和新建了会景园、勺园、文字书碑苑、揽秀园、五相祠、祭龙坛等,极具江南园林特色与历史文化价值,令游人在缅怀和追忆中,更懂得感恩和珍惜。

我游历了3个多小时。这时,船家脆声叫道:“游客们可以上船了”。船儿慢慢将我带往对岸,我抬头眺望整个南湖,这时烟消雾散,风平浪静,微波涟漪,水清如镜,一切历历在目,清晰可见,还其本来面目,又是一幅使人清醒的美丽景色。

 “古老的文化从这里传扬,革命的红船从这里起航……”从烟雨迷蒙中驶出了这条船,其厚重、恒久的魅力,将镌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同庆党的九十华诞,用景仰、用牢记、更用感恩……嘉兴南湖,已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

      2011630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