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庐山杯”入选作品 | 武山苗蛮之地的凤凰

 国际诗歌网 2020-06-22
作家简介

李文山,男,湖北省作协会员。1980年开始创作,主攻小说,兼写散文,曾获《人民文学》“风流杯”小说奖、中国作协“长江杯”散文游记征文、天津市“文化杯”孙犁散文奖、中国散文学会第二届中国西柏坡散文节“华厦灯饰城杯”大赛、全国全军绿化系统“绿叶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师文学“晨钟奖”等大奖,并有80多篇作品入选多种权威选本及年度排行榜。

    

 一

凤凰,一只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栖身湘西。

凤凰与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总称为凤凰,常常用来象征祥瑞。类似的传说不仅见于华夏,而且还出现在其他东亚国家的历史中。

纵观环宇,把凤凰作为城市形象标识的海了去了,比较有名的有两处:美国凤凰城和中国宝鸡市。前者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州府及最大城市,位于常年干枯的盐河两岸,意为炎热之地;后者是周秦王朝发祥地,凤鸣歧山,炎帝故里,古称雍城,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之所。

这是与龙同为汉族的民族图腾,能用“吉祥之鸟”示人自然不可凡响。

然而,最早且直接以凤凰作为地名的只有湘西一处。凤凰古城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三年,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凤凰古城都是如此的形象。

乾隆元年,改沅州为府属兵备,十六年改凤凰营为凤凰厅,通判升为同知。凤凰横空出世,史称“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

沱江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悠,撑一支长篙漫溯,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沿江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古城细脚伶仃地立在水上,俨然一幅永不回来的风景。

两百年后,新西兰著名女作家路易·艾黎足迹遍布神州,称赞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一个就是我们眼前的湖南凤凰。

凤凰何其美哉?《山海经·图赞》说凤凰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凤凰性格高洁,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而《凤凰厅志》载曰,夏、商、殷、周以前,凤凰县域即为“武山苗蛮”之地。

苗蛮之地,何以栖凤?混沌初开的苗蛮,黑夜漫长,寒风阴冷,雨鞭疯狂。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吹人欲倒的风,不顾一切的雨,纠结在一起嚎叫得死去活来。这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定义的史前时代之一,天地之间兴许只有从未见过猛兽,只有不讲道理的杀戮,只有暴虐无度的报复。

那只吉祥之鸟竟在此遭受如此的蹂躏和折磨,为什么不吭一声?

凤凰的起源大约就在这个时候。湖南洪江高庙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白色陶罐,颈部和肩部各戳印有东方神鸟图案,一只朝向正面,一只侧面回首。据考古专家鉴定,这件陶器上的神鸟图案就是凤凰,要比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凤凰图案至少要早四百年,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凤凰图案。

这是一个凤舞万载的美丽印记。彩陶上的很多鸟纹是凤凰的雏形,距今约七千四百年。而这处文化遗址就在沅水上游,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雪峰山区,与凤凰古城同属湘西。

我们今天所见关于凤凰的最早记录,可能是在《尚书·益稷》篇中。书中叙述大禹治水后,举行庆祝盛典。由夔龙主持音乐,群鸟群兽载歌载舞。最后,一凤凰也来了——“萧韶九成,凤皇来仪。”

在大禹之前,每个地方都像湘西一样,在摧残中变得脆弱或者坚硬,像小行星撞击地球灭绝大恐龙,像石斧头磨尖利齿咬断硅化木。

苗蛮之地有什么样的定力?酉水冰封,不动声色,活像一坛封死的酒鬼酒。什么时候能够开启生命的律动,看见它用碧波荡漾的沱江流急,看见它用冰雪锻打的水珠四溅。

以低山、高丘为主、兼有岗地及部分河谷平地、地表切割破碎,谷狭坡陡,全是冻裂的石头,寸草不生。最低的水打田乡竹子坳多为红岩,风是这儿最暴躁的主人。地势较平缓开阔的垅田,谷少坡缓,石灰岩广布,天坑溶洞甚多,怎么会有一米阳光。而西北部中山地带边缘,又是峰峦连绵,谷深坡陡,会有人们理想的春天吗?

往往不经意处,会有一朵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柔绽开。

这一朵花就是化身为“吉祥之鸟”的凤凰。

《史记·五帝本纪》:“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於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我来游览凤凰的时候,古城遍地植树,树木高大参天,坚硬的筋骨和肌理,足以与风雨雷电抗衡。有人信口说,这就是一个寨子。

这就是一个寨子。说得很对!凤凰人答,所谓凤凰县是苗文“Xanb Jib Zhes”,而“jib zhes”就是寨子的意思。战国属楚,秦昭王三十年建郡。秦始皇吞并六国后,把其所辖的广大地域划分为三十六郡,凤凰所在的黔中郡即为其一。汉高祖五年更名为武陵郡,后几经变革,三国归蜀,刘备战败,被吴占据,两晋至南北朝,凤凰一直隶属武陵郡。

楚人崇巫,武陵郡尤盛,凤凰苗人佩带银饰便可佐证。银饰人走家随,据说用于避邪。从佩戴部位上划分,大体可分为头饰、胸饰、背饰三大类。头饰有银帽、银盆、凤冠、苏山、髻簪、耳环、项圈等;胸饰有胸链、针筒、围腰,外加戒指、手圈及披肩、腰带等,林林总总,多如石头。

人被历史的战车裹挟,除了巫术般的憧憬,恐怕连石头都坚持不住而解体,或者会匆匆逃离。因为这苗蛮之地不适宜人生存,你的手无法握住另一只手。

这就像极了巫术,像极了被誉为“湘西三绝”的赶尸、放蛊和落花洞女,像极了旅游联欢晚会上的椎牛、椎猪、招蛇,像极了还傩愿祭祀仪式中的爬刀梯、踩火犁。当然,还有颇为怪异灵验的“降头”:巫师先要人的生辰八字,然后给你下降头术,问候之语还未出口魂灵就被生生冻僵掳去,人家拿个娃娃就能整你,能操纵你做事。忙东忙西,你还浑然不知。

不知不觉间,隋一统江山,辰阳改为辰溪。凤凰随之,隶属沅陵郡地。唐初为锦州卢阳郡,唐高祖武德三年,置麻阳县,凤凰改属。唐武后垂拱三年,凤凰析出,次年设渭阳县,县址就设在黄丝桥古城。及至元朝设五寨司,改属思州安抚司。这是土司政权时期,由当地少数民族的统治人物执政,五寨司选定在今天的凤凰县城。

凤凰县的少数民族多为苗人,而苗人是蚩尤的后裔。他们的始祖世居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首领蚩尤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传闻他的独门绝技便是“术”。“术”是巫术中的一种,大致是今人所见的隔空取物吧?

隔空取物,我以为是魔术。而安煞则有几分玄妙:煞分三房煞、五房煞、七房煞。犯了煞的人家如果不解煞,家里会对应死三个、五个、七个生命,且都是无疾而终、突然死亡。

想必“垂耳妖婆”就是被蚩尤隔空取物或者安煞了吧?当然还可能有什么其他法术,比如定鸡。只要施以咒语,一只活生生的鸡,马上就会一动不动,呆若木鸡,任你怎么去摸它、抓它、吓唬它,它都不会动弹。

但定鸡的作用是在出殡时用活鸡来压丧的,不可能持续久远。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联合起雷老五,水淹苗兵,擒杀蚩尤,焚毁八十一寨,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

远走他乡的苗地,多是怪石嶙峋的寨子。石头在寨子里就是一朵花,也是一汪水,像花朵在寒风中等待着春天,也像比岩石坚强水紧咬牙关。

火山口最冰凉的怀抱。我们无法乞求太阳的眷顾,连一星也没有。整个一座山,就是被狂风暴雨和黑夜雷倒的废墟。

凤凰涅槃的奇景应运而生。

乾嘉苗民吴天半率先举起了义旗,接着是抗英名将郑国鸿以“忠节”名号按提督例恤并入昭忠祠。

无论是腊尔山麓的苏麻河,还是溆浦江口的岩坪村,风水师看过皆异口同声:“此地乃凤穴也!人才一出凤即飞,穴亦破。无怪乎大火也!”

田兴恕出任清朝将领时,熊希龄才被誉为“凤凰神童”。接踵而至的“湘西王”陈渠珍毕业于湖南武备学堂,旋即和熊希龄连同沈从文并称“凤凰三杰”。

“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蚩尤死后,天下大乱,黄帝便画了幅蚩尤的画像威慑天下,天下这才安定下来。而蚩尤的九黎集团战败后大部分向南流徙,开始了苗族多苦多难的迁移史。

迁移到凤凰定居的苗人相信浴火重生。五百年前,有一种神鸟,集香木自焚,然后从死灰中复活,美艳非常不再死,是以,称为不死鸟,也就是凤凰。

即将谢幕的那一刹那间,往往会有奇迹的发生。

在凤凰古城,有关凤凰还有一说,那就是说凤凰是死神的使者,负责勾走人的魂魄,好人升天,坏人入地。

喝过拦门酒,听过拦路歌。在一个布满石头的山寨,我与一场土家葬礼邂逅,硕大的牛皮鼓爆出震耳欲聋的鼓点,和着唢呐声的如诉如泣,回荡在黑漆漆的夜空。

“撒叶那个嗬喂!”掌鼓的汉子喊出了第一声,曲调低沉而不悲戚,唱腔沙哑却显委婉。尾音刚落,就有三五个光着臂膀的男人同时吆喝一声,步入灵堂前且歌且舞,忘我投入地对跳起来,如痴如癫,如疯如醉,舞起的风搅得灵前的长明灯闪闪烁烁,似乎让人忘却了死亡的恐惧。

热热闹闹陪亡人,高高兴兴办丧事。凤凰人说,红白皆喜事。一个生命终结了,终结得热热闹闹;一个生命诞生了,诞生得高高兴兴。

凤凰种类繁多,因种类的不同其象征也不同。传说中共有五类,分别是赤色的朱雀、青色的青鸾、黄色的鹓鶵、白色的鸿鹄和紫色的鸑鷟。

我不知道视死如归的人们到底属于凤凰的那一种,我只知道长歌当哭是凤凰人练就的豁达超然。

在凤凰游走,我想起湘西三苗最野蛮的时刻,热血开始行动。

我们可以唾弃这个世界,不可放弃拥抱远方和梦想。可以忽略所有人,不可忽略浴火重生的凤凰。

凤鸣如箫笙,音如钟鼓。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雌雄和鸣曰锵锵。这是据现存文献所作的推断。

湘西的凤鸣与凰鸣,我都喜欢;如果两者合鸣,我更喜欢。因为是“武山苗蛮”之地特有的生气。

我毫不讳言,我是一个俗不可耐的俗人,和在此寻觅的红男绿女一样,总想在一切如故的渡口,与翠翠和她的爷爷不期而遇,激活那个似乎远去而又不曾离开的优美故事。因为我相信沈从文老先生的身影一直在他的边城徘徊,从来没有躲过我们的视线。

冲出镇竿姜糖、苗家酸鱼的包围圈,那些古朴而幽深的青石板老街就是后生们摸索的路,而我却不知道如何走。只有手工绘制的蜡染是最倔强的。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隋唐,如今他仍能化装混迹于滚滚红尘,一下子冲入天空。

“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一块矩形石头上刻着这样一句话,龙飞凤舞于沱江畔的听涛山。

我没有哭,甚至没有泪。不愧为文人墨客在凤凰休闲观光的场所,一代“鬼才”对表叔的理解可谓深切。

旁边的针叶却用残忍的刺把我扎出了血,沈从文似乎望着我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涅槃的凤凰还在锵锵而言,恒久的生命如同夕阳在林间滚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