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冈山杯”《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人文光山II陈茂声 (河南省)

 国际诗歌网 2020-06-22

   人文光山   

陈茂声 (河南省)

官渡河,位于光山县城南,为淮河支流的一段,虽不名扬四海,确有着厚重的历史,千年前,曾留下宋代名臣司马光、苏东坡的足迹。如今,光山县委、县政府全力打造出不同特色的官渡八景,不仅改变了环境,使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将光山推介给世人,提升了光山形象。

——题记

一、司马故里

曹畈寨,宋代大文豪、政治家司马光儿时住居和玩耍的地方,后人称之为司马故里。是光山一个不朽的地标。不信,你走进寨门,翠荫如盖,绿水环绕,古民居错落有致,民俗古朴,构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说是一景,而景中蕴含的农耕文化,以及那些流传千年的故事,就如同是一部历史教科书。

晨曦的曹畈寨,伴随着清新,一切都重新苏醒。农夫们牵着牛,扶犁背耙地开始新一天的劳作,原始农耕在小镇延续。当红日髙悬,徜徉在南北寨门前,步行在6000米休闲道上,小镇的青砖青瓦的建筑与现代的亭台楼阁形成鲜明的反差。走进民俗、农耕和种子文化展览馆,目睹被历史尘封的斗笠、蓑衣、木犁、石磙......那些古老而新奇的文物,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敬畏感由然而生。而华灯初上时,蜿蜒的水渠溪流潺潺,岸边绿柳低垂、清波倒影中映出一串串珍珠。月光下,使小镇就像未出阁的大家闺秀,腼腆而温柔。而渠水的幻化,像是给这位让人动情的闺秀脖子带上一个银项链,羞涩而静美,使人有些魂不附体。若兴趣使然,继续游览,如同走进迷宫,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说寨在水中,其实人在画中。更有甚者,不顾一天的劳累,那些开车的、骑车的、步行的美食客们,纷纷攘攘前往品偿司马光家筵。在香喷喷的佳肴中,在千年留传的印子馍上,在垂涎欲滴的氛围里,既是一次品味,又饱含一份缅怀。

有厚重的司马光文化元素的积奠,有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之增辉,有十八园以及凤凰山、老虎山、黄大山等九峰为之增美,这寨就恰似红楼大观园的微雕,这寨就看似平凡中的不平凡。

一般人看小镇,只会感受她的神奇,而如果文人身临其境,更多的则是赋予丰富的想象和灵感。司马光的智慧就与这寨、这水不无因果关系。追思先贤,既是一次阅读,又是一次鉴赏;既是一次旅行,又是一次寻找;既是一种消遣,又是一种崇拜;既是一种记忆,又是一种传承。

千年巨变,不变的是这寨的神韵。新的时代,历史与现实的融合,给予司马故里新的内涵。不管朝代如何更迭,曹畈寨会连同司马光的名字以及那些古老的故事,永久地载入历史的史册,传播华夏,激励一代又一代后人。

祝愿司马故里成为永远的“网红”。

二、龙堤春晓

东珠山,西龙山,一条巨龙卧坡化为堤。

这龙堤就像懂得人情世故的龙,时刻守护着光山县城这块宝地,护佑光山人民的安宁。这龙堤有灵性,旱时倾其所能,积蓄一湖碧波,一往情深,亘古不变;涝时,穷尽其力,把害消除殆尽;闲时,戏珠把玩,吸引众人的目光,挽留诗人画家的脚步,收拢游客散落的心。

龙堤,不仅春知晓,夏、秋、冬和春一样,不断变换着她的装束,夏日百花争艳,秋天枫叶似火,严冬松竹傲雪,妩媚而妖娆。

龙堤之威,威在卧坡如龙;龙堤之美,美在碧波荡漾;龙堤之妙,妙在“二龙戏珠”,龙堤之韵,韵在山水契合;龙堤之秀,秀在湿地常绿。

不仅龙堤姿美,由龙堤打造而成的湖也是变化多端的,阳光中,满湖碎钻耀眼夺目,将弦城装扮的绚丽多姿;晚霞里,湖水织就出色彩斑斓绸缎,让人爱不忍释;绵绵细雨中,烟雾朦胧,远山近水如海市蜃楼,让人感受幻觉中的美;冰雪季节,水鸟成为湖的精灵,使静静的湖水变得生机灵动。湖之娇,湖之美,都展现在她时时变化的容颜上。

每当晨曦初露时,荡漾在春风里,漫步龙堤之上,随桥、亭起伏延伸,堤边翠柳吐蕊,桃花灼灼,鸟语啁啾,让人动情。

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月上柳梢之时,游客放下一天的忙碌,如潮的人流沐轻风纷至沓来,从四面八方涌上龙堤。此时,月光灯光下水映桥影,如真似幻,任人领略。月光灯光下,水波中的龙堤,忽隐忽现,游人似乎在龙的脊背上随龙而舞。夜中的湖光山色、如画的胜景,让人分不清是西湖苏堤还是龙山湖龙堤,勾人销魂,夜无眠。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而图腾与景聚合的龙堤,是人心向往之地,若有闲情逸致,不妨寄情龙堤山水间,给浮燥的心灵放个假。

三、竹影闻笛

天然氧吧、城市绿肺,是对2200余亩方楼森林公园简捷的表述,也是时代发展出现的新词汇,假如你理解不透,也不必去查词典,你翻遍词典也不会找到答案,因为词典也在更新中。最直接的办法是,只要愿意去亲身体验,在舒畅的呼吸和吐故纳新的爽快中,不用词典,不要导游,就会懂的。

姓方的楼早以化为历史的尘埃,不见踪迹。而方楼公园则上接龙山湖的雨露,下接“状元飞渡”的地气,沿河而生长,因河而葱郁。

天刚放晓,那竹那柳,那花那草,那密密层层的常青林,不施粉黛,艳装素颜,头顶晶莹的露珠,精神头十足的翘首以待迎宾客。数不过来的鸟不论种族,百鸟朝凤般或手舞足蹈,或发表感言,或放喉高歌,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烈日下,当你舒展慵懒的身子,怀着好奇的心把身交给大自然,把心交给“竹影闻笛”的园林,如同走进巨大的空调间,享受免费空调,燥热顿除,那种爽快感无法用语言形容。穿梭于林中,如同是在捉迷藏,失去方位感,认由其将自己淹没。阳光透过那如筛的林,会让你满身碎银灿灿,顿时身价倍增,成为“富豪”,有种从未有过的满足。当风在林中追逐,枝叶间发出优美的音符,隐约是来自天籁的笛声,让人陶醉其中。而独坐林中,与鸟对话,与水嬉戏,与草甸花卉亲昵,就如同在时间之外,不知时光流逝,如同进入返老还童的境地。

阳光落下帷幕,晚风徐徐,又是群鸟总结一天感受之时,不同的声调,不同的动作,表达出各自不同的心情,一阵热闹之后归于寂静。而遍布湖中的微形岛,则是鸥鹭和水鸟们的独立王国,没有外来侵扰,趋于安静。偶有一阵扑腾的水声,或许是因为有天堂般住居而兴奋,或许是为爱而无眠,外人难懂,只有它们自知。

园林因水而秀,因水而葱,春花烂漫,夏季碧绿,红是秋的主色调,即便是冬也依旧绿意盎然,没有萧瑟秃兀之感。树、竹、花、草的得体搭配,成就了处处有景、季季有景的园林景观。既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又提升了城市的品位,让游客能近距离的感受生态质朴的自然之美。就凭这独具特色的“省级森林公园”,没去体验内心就会有种冲动,寻思着忙里偷闲去感受一番。闻而不往一定会遗憾,一辈子后悔。

四、状元飞渡

渡河店人行桥,一座休闲观光的步行桥,只因光山二高大门前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别的设计理念,蕴含着龙飞凤舞的深刻寓意,象征着前程似锦,于是人们便寄予了美好的愿望,给这桥雅称为“状元飞渡”。

桥,本是一个载体,是通往坦途的平台。但这桥“龙骨凤姿”的形态,给学子们构建了一个骨架,等待二高学子们为龙、凤注入血液,丰满肌肉,当血肉丰满,这龙、凤就会怀着理想和抱负飞黄腾达。

如果把湖水视为一个平面,那桥就是讲台,湖面就是黑板,黑板上写满知识百科,留下哥德巴赫猜想,等待学子们去探讨、去攻克。

朝霞中,状元桥蓬勃着希望。踱步桥上,给人丰富的遐想,桥下那一望无垠的碧波,就像是学子们未来发展的广袤空间,那花坛就像是为学子们预备庆功的花环。光山二高,就像一只振臂的鲲鹏,正欲展翅飞翔。

阳光普照,行走在“状元飞渡”上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们,面对如花似锦的景象,舒畅中多了一份对晚辈、乃至对国家的期待,而且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总有一缕情丝在牵挂,企盼着后生出人头地,企盼着祖国繁荣昌盛。他们在默默地祈福,在默默地为孩子们加油。

夜未央,灯辉煌,黉门攘,书声朗。渡河店人行桥就静静地伫立在河面上,穿行在桥上圆弧灯下,仿佛进入时光隧道,让辛苦一天的人们忘却疲惫,舒缓了压力;也凝望着河岸边等待学子放学归来的父母,承载着他们的殷切期待。而学子们为了亲人的微笑,为了独占鳌头,正书海畅游,寒窗苦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62米的“状元飞渡”,不仅仅是跨越地域距离,也是奋斗的目标,当莘莘学子跨越距离之日,就是成就自我、踏进更高的知识殿堂之时。

其实,九十万智慧的光山父老都是赶海人,而且随改革的大潮,早已乘风破浪,扬帆起航,把古老而厚重的光山带向远方。

五、望水登楼

千年的古渡口,豫楚通衢的驿站,曾留下苏东坡、司马光的身影。

登“大观”(楼)眺望,“弯湖”司马池衣冠冢,望水楼邓颖超祖墓,给这片土地增添了历史的厚重;官渡河碧波荡漾,水清沙灿,鱼翔浅底;十里长廊,绿荫如绸,摆动着优美的曲线,繁花似锦,四季如画。

晨曦,林带间、花丛里,那是男欢女爱的乐土;沿河大道上,更是晨练者的竞技场,老来乐的新天地。花、林、路、人的完美结合,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霓虹灯下,望水楼广场上游人如织,伴随曼妙的舞曲,“一步摇”让人妒嫉,“国标”让人赞叹,“迪斯科”让人心狂,“民族舞”给人浪漫。健美中展现出一派详和与生机的景象,让人情不自禁。

如带的彩灯,在水与光的交织中,倒影斑澜,如长龙劲舞,如梦似幻。对游人而言,与景融合不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迷人的风光,令游人流连忘返。

特别是逢龙舟竞渡、百舸争流时,此地是最佳观景台。此刻,鼓声、人声,声声震耳;汗水、河水,水水相容;岸上、水上,情景动人。壮观的场面既彰显着勃勃生机,更体现光山人团结拼搏的精神。

望水登楼,人欢花笑水风流,情满冬夏与春秋。

六、潮拥金滩

光山人是聪明的,总能站在时代的潮头踏浪前行。就凭融沙与水一体这种完美的契合,就是一种智慧的体现。特别是与“望水登楼”毗邻,一个登高望远,一个邻水而就,一个大气磅礴,一个小巧玲珑。在相辅相成中优势互补,增加了彼此的容颜,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原生态的美。

独坐古渡遗址边,追思曾经船夫们辛苦而繁忙的景象,仿佛当年船工的号子声犹在,联想起国、共两党的“官渡之战”,枪炮声、厮杀声的壮烈场面似乎在耳际回荡,让人既由衷的感叹,又心存一份敬意。

登瞭望塔看潮拥金滩,心随波浪澎湃,阳光下耀眼的沙粒让人顿生贪婪。潮起潮落中,那沙滩似乎就是大浪淘沙后的金子,正因为蕴含着人生哲理,有金子般的闪光点,官渡之潮才爱怜地将其拥抱,也激发了游人奋发有为的动力。不仅如此,静观河水,也跟水学公平做人的道理,心胸就自然旷达,就会坦然面对人的潮起潮落,从而达到人生最美的境界。

当迂回在木栈道之上,漫游在廊道幽径之中,小憩在藤曼架下,嬉戏在官渡河边,九曲十八弯的休闲道旁,处处都是造型别致的微形景观。此时,似乎与时间断绝联系,烦忧全无,只有兴奋、忘我。而星光下的沙滩公园则是如真似幻的另一番景象,沙中娃、水边侣,童趣十足,情感十足,让人既羡慕又妒嫉。如果还未尽兴,不妨等待夜深人尽,一个人坐在沙滩上,赏河面雾帐里的孤帆远影,听涛声拍岸,看园中藤曼与花木的羞涩,独占其美,独获其情。此时,一定会让你欲罢不能,欲走不得,敞开心扉为她读情诗,把心留在这如诗似画的意境里。

每一次沙滩公园之旅,心灵都会受到一次洗濯,每一次沙滩公园之旅,都会成为“淘金者”,带回收获。

七、官渡清波

光山南去有长河,两岸春风涨绿波。斜日扁舟重回首,向来官柳已无多。

(明贺守约·官渡清波)

城南咫尺当官渡,利涉无需问浅深。云影四时瀠水底,天光一色映波心。

青陂野墅千村聚,彼岸慈航万众寻。试上大观楼上望,南山远黛翠来侵。

(清胡季堂·官渡清波)

如果说古代的官渡清波是一幅画,吸引众多的文人前往吟诗作对,如今,马湾橡胶坝就像一条乌黑的卧龙,使上游形成8600亩水面,1400余万立方米的蓄水,让官渡清波焕发出新的生机。水清、岸绿、河畅、花艳,异彩纷呈。

近十余公里的官渡河,恰似一袭白纱的曼妙少女,线条流畅、柔美飘逸的舞动着。不同的地段有不同的景色,而官渡清波将所有景物囊括一尽。春季两岸柳丝随粼粼闪光的河水梳理长发;夏季大河汤汤,奔流恣放,波澜壮阔。秋季,夕阳映照、渔舟唱晚,半江瑟瑟半江红之时,那是摄影师的最美镜头;即便是大雪纷飞,河水似乎不受季节变换的影响,随河流蜿蜒而静静地流淌。

不仅如此,盛湾公园与官渡清波的珠联璧合,使官渡河成为一幅水卷阡陌、活力环廊、水韵江南的美丽画卷。盛湾公园如一把琵琶,官渡清波则是流动的音符,二者亲密结合,旭日东升共锦绣,落日溶金竞刚柔,合奏出美妙的乐章。

曙光乍现,园林就被晨风唤醒,以幻如春梦的姿态迎接新一天的到来。四面八方的游人便不约而同,幽径下采露,芬芳满衣襟。天高云淡时,繁花如海,袅娜娉婷,在风中翩跹起舞,让游人舒心、动情。特别是夜幕拉开后,月光温柔地映照繁花璀璨、五彩缤纷的公园,吸引着游人络绎不绝地前往。赏花的、健身的、游乐的、谈情说爱的热闹非凡,不同的心情,共同的乐趣,与夜色共舞,情难了。

昔日的官渡清波已成为记忆,新的官渡清波以高铁般的速度,让光山人收获了时代给予的红利,享受了时代带来的幸福感。

官渡清波,一张光山对外展示的靓丽名片。

八、天赐鸿禧

桥与河是一对天生的搭配,有桥,河就有神韵,有河,桥才显大气。而天赐桥正是有官渡河的搭配,如“鹰击长空”,更显气势恢弘,雄伟壮观。

这桥不仅完善了县城区域的路网,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节约了交通成本和通行时间,同时,与幸福桥一起将县城与火车站连接,助推精准扶贫,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晨光下的天赐桥,经过一夜露珠的清洗,清新而气派辉煌。桥上龙形钢构架,就像久居龙宫的巨龙,披着鲜艳的色彩从东方飞来,给人无比震撼的力量。而夜色的天赐桥,闪烁的霓虹灯将龙的构架展现的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像在展示优美的舞姿。这时,在文字以外看天赐桥,就像是雾里看花,朦胧中的美让人永远有一种渴望在心头。如果是仅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文字的描述就显得太过浅薄。

更让人振奋的是,正在兴建中的幸福桥将与天赐桥联姻,并给人一个非常舒心的名字组合——“天赐幸福”。然而,天赐桥只是应和天赐城的典故、显示光山历史的厚重,并非天赐,准确地说应该是时代恩惠,从这个意义上讲,将这两座桥的名字合起来,就是“幸福时代”,更加深入人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天赐桥连同官渡河上那一座座桥,就像一把梯子,将光山送往时代的高处。又像是一扇大门,当大门打开时,不仅敞门迎宾客,纳财聚宝,而且使光山人的视野更加开阔,目光更加远大,走的更远。

未来的光山如何发展?从这点睛之作的天赐桥就能得到启示。如果非得用答案说明,那答案就在智慧的光山人绘就的蓝图里,在文人墨客的文字里,在画家的画板上,在八方来客的耳闻和视野中。

未来的光山一定会像天赐桥上的那条龙,腾空而起,向世人展示辉煌。

作者简介

陈茂声,河南省光山县人,副高职称。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学术著作、内部资料多部,散文集《浮萍》《流淌的旅痕》。在各类报刊发表新闻、通讯、散文、诗歌五百余篇(首)。

井冈山杯  

“井冈山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三届文学艺术大赛开始啦!

“井冈山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三届文学艺术大赛旨在激励更多文学创作者,以美学眼光审视祖国大好河山,以真情实感抒情达意,挖掘更多的生态旅游文化、民族文化、美食文化和宗教文化内涵,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

国际诗词协会      

国际诗歌网      

中国最美游记评审委员会 

协办单位:

匡庐书画院         

东方旅游文化网 

博海书香公众平台

承办单位:

北京博海书香文化艺术有公司

赞助单位:

江西修江王酒业有限公司

佰俪皇后鞋业         

桂林谷子珠宝有限公司       

深圳市盛泰安科技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投稿,严禁重复投稿,电子版投稿后,无需再寄纸稿。投稿标题写作者姓名和作品标题。

投稿请注明详细联系地址、邮编、电话、微信号,投稿后请关注博海书香公众号:bhsx272580736和国际诗歌网:www.gjsgshxh.com 每天将发表入选作品)。

联 系 人:丁红梅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13691058281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词协会 |中国旅游文学 | 博海书香

 国际诗歌网:http://www.


  学术顾问:丁芒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李    平   戴三星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朱超群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张石珍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协会赋主任:东方武鸣


  国际诗词协会美国分会会长马梦瑶

  国际诗词协会桂林分会会长何兰青

  国际诗词协会九江分会会长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