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那一晚繁星闪烁II姚孝贤(陕西省)

 国际诗歌网 2020-06-22




那一晚繁星闪烁

姚孝贤(西省)


远处的夕阳,在一片片金灿灿的麦浪恋恋不舍中渐渐沉沦下去,西半个天空泛起金黄色的光芒,沟底、山谷处的小麦更黄更亮,湛蓝的天际被烧红了。此刻,天空的霞光,麦田的黄色,大地的浓绿,幻化成了一幅诗意的画,一首如画的诗。然后,那金光,慢慢的,一点一点褪去了颜色,留下了几朵孤独的白云挂在天边。过了一会儿,整个天空一派灰蓝。


麦场的一边,扬出来的麦粒就像金色的溪流汇聚在一起。父亲放下手中的木掀,急急走出麦场,边走边怕打身上的麦衣尘土。他惦记牛晚上没有吃的,是要去给牛割苜蓿了。

夏季,龙口夺食,收割碾打的农活繁重而忙碌,父亲是一个养着七头牛的饲养员,不但要瞅时间把牛给喂好,而且要投入紧张的三夏大忙之中。

天,还不太暗,能看清楚路,父亲拉着架子车走在每天必走的山路上。这条路,坡陡弯道多,只能过去一辆架子车,白天走一不小心架子车就会掉在沟里,晚上就更难了。他如蜗牛一般往梁顶的苜蓿地缓慢前进。

费了好大力气才来到苜蓿地里,天擦黑下来,天幕上没有一丝星光,或许是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的原因。父亲顾不得擦汗,他取出挂在架子车上的镰刀,挽起袖子,闻着花香,开始割苜蓿。右手挥起镰刀,只见银光一闪,随之“渣渣”的声音响起,一会儿左手一抱,握着镰刀的右手一揽,一大把苜蓿就落到怀里,三大把就是一捆,再用一小撮苜蓿拧成绳就地一捆就成了。

晚上割苜蓿,凭的是手上的功夫,靠的是多年用镰刀的经验。“渣渣”的声音,响一阵,停顿一会,很有规律,离远都能听见。夜色渐浓,父亲不停地弯腰、不停地起身,有时蹲下,一镰刀一镰刀地割着,一把一把地放下,一捆一捆地捆着,脸上汗水无声地滴下,湿透的布衫贴在脊背,喉咙冒烟了,但一想到七头牛“哞哞”地叫声,他手中的镰刀更快了……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牛在农民的眼里是“宝贝”,与人一样贵重,它是犁地、碾场、挂架子车的主要劳动力。那时,人离不开牛,牛离不开人,只有把牛喂养的膘肥体壮,才能帮助人们干农活,使土地变得松软肥沃、庄稼稔收。

四周黑漆漆的,天空如一块深蓝色的大布,无数颗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好像在注视着大地的角角落落,又好像关注着苜蓿地里那一闪一闪的银光,和那忽起忽弯的身影,同时在心里发出疑问:“这大晚上的,那个人在干什么?”一轮半月高高地挂在苍穹,好似也在注视着划出的银光弧线,将如银的光辉洒在苜蓿地……

一辆架子车最少装十捆苜蓿,最多可装十三捆苜蓿。夜色浓浓,就像一盏散开的墨汁,将这天地间醮染得深沉沉的。远处传来“咕咕苗,咕咕苗”的声音,那是山顶一棵老杨树上的猫头鹰发出的。近处,蚂蚱高唱着,期始听到“渣渣”的声音,立即就不叫了。后来,似乎对它们没有造成危险,就放心大胆的亮嗓鸣叫,此起彼伏,一呼百应,就像一首首丰收的赞歌响彻四周,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当最后一丝银光闪过时,父亲割好了第九捆苜蓿,晚上就够牛吃了。

这时,一缕夏风吹来,父亲顿觉凉爽起来,他早已经汗流浃背了。很快地把苜蓿捆放在架子车上,用麻绳绑好,拉起架子车往家里赶……

月亮挂在了当空,繁星闪烁,仿佛那些星星更大、更亮了。殷实、浩荡的大地,恍若一幅朦朦胧胧的画面,美轮美奂。

作者简介:
姚孝贤,男,陕西省千阳县人,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散文《枫叶,染醉了心扉》在2017年全国首届微信平台精短文学大赛中荣获“十佳散文作家”奖。出版有《心迹心语》、《心灵驿站》、《心弦清音》等散文集。业余时间写写乡愁乡情,走笔自然美景,喜欢在文字里徜徉、沉醉。散文散见于《西安晚报》、《宝鸡日报》、《秦岭文学》、《商洛日报》、《财政文学》、《陕西文学》等媒体。

中国当代散文精选  

第三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稿大赛

随着中国散文的繁荣与发展,新秀不断地涌现,为全面反映当代散文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方面作出的努力及贡献,集中展示当代散文家及散文创作的整体阵营和整体水平,继续推出新人、新作,壮大散文创作队伍,进一步推进当代散文的研讨、交流和发展,并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去洞察和认识社会,激发广大散文作者用智慧和才华去肩负使命和重任。基于此,我们组织名人、名家,投入巨大的物力、财力,编纂《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2020卷一书。

投稿邮箱:gjscxhzg@sina.com (原创首发,多投无效,投稿标题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电子投稿后,请不要再寄来纸稿。投稿请注明详细联系地址、邮编、电话,微信号、投稿后请关注国际诗歌网公众号:bhsx272580736和国际诗歌网:www.gjsgshxh.com 每天将发表部分入围作品)。

截稿日期:2020年5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来稿请寄:北京朝阳区100024-18信箱  《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组委会   (100024)

联 系 人: 丁红梅    

联系电话:(010)  56140133   13691058281

主办单位:  

国际诗词协会

国际诗歌网

上海散文杂志社

协办单位:

华夏散文

承      办:

国际诗词协会散文委员会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词协会 |中国旅游文学 | 国际诗歌网

    国际诗歌网:http://www.


  学术顾问:丁芒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国际诗协会赋主任:东方武鸣


  国际诗词协会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国际诗词协会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国际诗词协会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国际诗词协会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