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茶中光影II马士明 (山东省)

 国际诗歌网 2020-06-22



茶中光影

马士明 (山东省)

鲁北民风淳朴,崇礼尚义,待客必“先茶后酒”。许是受祖父、父辈之影响,打小洗刷茶盏、烧水沏茶就练习得娴熟,也知晓“酒要满茶要浅”及双手奉茶的规矩和礼节。条件所限,廉价的茉莉花茶喝了多年,及至谋了一份工,有了一份收入后,仿佛市场上茶品一下丰富起来,我的美好茶时光才真正到来。

蜗居小城二十余年中结识的几位茶人,遍布城区的四面八方,或远或近。傍晚散步,不由自主地就溜达到某一人店里或某人府上,一盏茶开聊,总能尽兴而归。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间的交往更是散淡自然。

说到我的饮茶史,那要从祖父谈起。

祖父马振玉,字清谱,生于宣统元年(1909年)农历四月初二,卒于壬戌年(1982年),享年73岁。打从记事起,祖父一年四季都喝茶,早中晚各喝一次,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很是少见的“讲究”,很多村人议论他的“酸劲儿十足”。一把黑乎乎的老壶,内壁积了一层茶垢,壶身被摩挲得温润泽光。茶毕,把茶具举放在橱顶。“多年前,与马谷山上一和尚谈得来,跟我谈了几天因果。那把用几棵大杨树换来的曼生壶就送了他,再不知他所终。那把壶相伴着他漂泊,也算是那一把壶的归宿吧。”祖父捋一把山羊胡子,从书页上移开视线,悠悠地说。

我打从七八岁就跟祖父作伴,住在单独的一个大院子内。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爷爷翻看了一二章回《三国演义》或《石头记》,我也练完几页仿的课业,就给我讲一些对我来说总是新鲜的事物。此时,祖父也总会给我倒上一杯茶。我知道了离家二十里外有座马谷山(碣石山),山上有座庙,庙里只有一个和尚。爷爷经常步行20多里路去跟他谈禅,伴着夕阳上路,月上柳梢时,人也就坐在和尚的庄严佛堂里了。那和尚用山口井的水沏一壶茶,庙门口石几石凳,红尘内外的两个身影沐浴在薄暮山风中。乘兴而往,兴尽而归,闪烁的满天星斗仿佛专为他照亮相通佛俗之间的路。那和尚赠爷爷一只椭圆的铜砚,砚上镌十二个字——“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可以大年”。这铜砚我至今保存着,不时把玩,每当此时,爷爷在昏黄的灯影下娓娓道来的事物便在眼前鲜活起来。

1958年,父亲在河北一所师范上学时曾花五毛钱买了一把景德镇陶瓷茶壶,用了差不多四十年。从师范带到毕业后分配的一所完小,再随之辗转几处学校,最后带回家来。现在也收藏了起来,换用弟弟送他的一把紫砂笑樱壶,只在春节时才拿出来待客用。我们几个买给他的茶叶中,还是喜欢花茶、绿茶。“几十年了,喝惯了老味道。”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在我少时,老家村里还没有通自来水,井水矿物质含量太多不宜泡茶,这也难不住爱喝茶的父亲,他总有渠道获悉哪里有甜水。骑上自行车,带两个大塑料桶,无论远近去载水。距离村子五六里远有条年代久远的沟渠,有做豆腐的在一旁开挖一个深坑,泉眼旺,水质好,经常启明星还在闪烁的时候父亲就去“抢水”。他还储存雨水,按比例加入井水,同样的茶,味道就有了不同。父亲有本自己装订的毛边纸册子,用那漂亮的小楷抄录了部分《茶经》内容及一些关于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古诗词。

“茶书酒棋烟”相伴了叔父一生。第一次喝到铁观音就是在叔父家,那时他工作的学校还在一个乡镇上。很奇怪居然还有这种味道、汤色殊异的茶?那是他的一个学生从福建给他寄来的。叔父病后,喝茶很少了,但只要家中来人,他坚持自己沏茶待客。

内心真正心悦诚服的崇拜的人不多,叔父就是其中一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在日常中践行着弘道扬善的生命主旨。君子如玉,“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这些谦谦君子之风他都有。叔父脾性好,对待我们晚辈也是和颜悦色极少说教,无论是与谁聚坐,安静耐心的听对方说完,不做争论。七十年代山师大中文系毕业的他读书很多,知识面广泛,一部《清史稿》读得很认真。订阅了一些报刊,手不释卷的习惯跟家父一样,保留到退休以后。常去叔父家,很多次看到与一同事一边喝茶吸烟一边对弈,并不交谈,棋子起落声可响到子夜时分。还在单位时,遇人不淑遭遇一件事务缠身,心里烦闷,一个人就去了叔父家。他看我一眼,并没做声询问,烧水沏茶。蜷曲的叶子在热水浸润下慢慢舒展开身段,上下浮动,淡淡的茶汤开始变得汤色明澈,那茶香也就弥漫开来。爷俩喝到接近子夜,我起身告辞,心里也畅通了许多。他用这一场茶仪开解了我的心锁。叔父与病魔顽强抗争五年后还是往生了,其后的清明、寒衣节,陵园墓前祭拜时,我们就用他生前惯用的一把紫砂壶沏一壶热茶摆到供台上。

据母亲讲,奶奶的娘家是个殷实的大户人家,年未及笄即已熟读四书五经,嫁给祖父有点下嫁的意味。那些老黄历的话,母亲说道了多年。行二的祖父婚后,曾祖就把可怜的一点祖产分给祖父弟兄俩。奶奶放下大小姐的身段,下地劳动、缝补浆洗、纺线织布样样都做得极好。奶奶还是善用本地资源制茶的好手。“柳色黄金嫩”时,采摘了细嫩的柳芽,清洗后,进行筛选,待风干透,烘焙,柳芽茶即成。有时再按比例充加其他配料,就成了保健茶。喝着自制的新茶,眨眼就到了初夏,枣树一身鹅黄时,就开始制作枣叶茶,其工艺与制作柳叶茶大体相类。以野酸枣叶为原料制成的枣叶茶品质尤佳,其色黄、味甘、香高,饮用后具有安神利眠、补血、养心之益。自家十几棵一抱多粗的老桑树为制作桑叶茶提供了品质极佳的原料,待到每年晚秋霜后,选那百年桑树的叶子,经过装笼、蒸青、干燥炒制、摊晾过筛等十几道工序,就制成桑叶茶。从1928年奶奶入门至1970年辞世,四十二年的主妇生涯中,奶奶每年都要制作一些农家庄户茶。如是现在,那绝对是一种闲情逸致,而奶奶的心灵手巧当是窄巴的苦日子逼出来的,那是缺医少药的窘境下,奶奶从中医世家的娘家讨来的土方子,用来疗治常发的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那散发着自然清香的桑叶茶,一定也给清贫的岁月增添过几分欢欣明快的色彩。老家的偏屋里,在一架织布机上放着几个用竹篾编成的蚕匾和一架纺车,它们还保留着奶奶劳作时的气息,传递着勤劳和乐观的精神。一次问母亲,她的制茶手艺是跟谁学的。“媳妇儿随婆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说着就眼圈发红了,“你奶奶真受了罪,那点儿病现在算啥!”

1988年1月3日,高一上了三个月的我辍学进入一个厂子务工,报到后就去供销社花了十几元买回一套七头花边茶具和一包花茶。那天寒风呼啸、雪花飞舞,捅旺煤炉,坐上一把铝壶,清洗茶具。开水冲入壶内,干茶吸水发出极细微的“咝咝”声,倒出一杯回冲,稍待再倒出一杯,茶杯水面水汽聚升。没等水温降到适口,端起一口饮尽,一股灼烫由喉入胃。18岁的我仿佛在那一刻瞬间长大。

古圣先贤中,茶缘最深的当属东坡先生了,不仅是自己做茶煮茶的茶艺大师,还写过大量的关于茶的诗词,他对茶的痴迷无人可及。他的疏阔散淡自然,也许正是茶性对他品格的影响呢。他虽官场失意,幸有佳人相伴,生命中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三位女子对东坡的倾慕爱戴,更加助益了苏的才情挥洒。东坡有诗曰:“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何?”是啊,人生,又能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有几回呢?身在凡俗,能洁身自好,闻得鸟语,辨得花香,那才是一份难得的清福!东坡的“真风流”令多少“假风雅”士子无地自容。

“从来佳茗似佳人”,茶有多种品类,“佳人”之色、香、味、仪态、品性皆堪鉴赏。然则,此“佳人”并非专指美貌女子,或心仪思慕已久之人,或旅次邂逅萍水相逢一见如故之人,或故交挚友。一人独饮,是一种内求,与另一个自己对话,追求“心与道合”、“物我两忘”的襟抱,养成血骨里的旷达、娴静。双人对饮,即是两人共对“佳人”,见仁见智,评判各异亦属正常。茶事雅集,似不超三人为宜,四人以上则易陷入怪圈,失却了本心主旨,演变为无聊的俗聚。常品“佳人”可以清心也,多交“益友”可以助学也!

万物因缘际会,感恩天地之大美,感念大自然之恩赐,有赖茶艺人的匠心精作,千百茶品中,能遇见一款合心适口的茶也是幸事。那是“月上柳梢头的邀约”,也是“灯火阑珊处的蓦然回首”,更是“一见倾心的两情相悦”,她值得你细细回味欣赏。一旦遇见,敬请珍惜。

芸芸众生寄身漫漫红尘,俗世诱惑颇多。或以浊为欢,体味不到人生的真味,欢场之后,众皆浑浊无味矣;或以色为念,方寸尽被声色侵染,一俟时过境迁,独留躯壳,灵魂无存;或初心不守,蝇营狗苟追名逐利谋权……面对这些,多少志于道者发出无奈的感喟。

人间有味是清欢。“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一个人的茶道场,即如此诗所描写:山居之云烟聚散离合,不必去侵扰它,它也不会来干涉你。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理解个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赠一样。在污浊滔滔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的滋味的人,在清欢里也能体会人间味象的人,是第一等人物!中年的我渐才悟到,这种清雅恬适之乐,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闲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筑一山居草庐,喝茶读书日月长,只一想就醉了。

茶,以独特的光影映入日常,以特别的角色融入岁月。“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可谓大俗大雅。草木中间人,大自然之草木滋养了国人几千年的性灵;人在草木间,又是人将这妙物呈贡庙台之上,也惠及下里巴人。费孝通老先生曾经意味深长地讲过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此言似乎各文化领域、各业界可以通用的。引入茶业,并无违和。

茶,喝到现在,还在喝,只是有些不合时宜的挑剔,就如择友。这些年认识的茶人中,有制茶圣手,有鉴茶高人,有茶艺师,也有壶痴,还有以茶业公益为使命的台湾佛弟子抱拙先生,他们真正丰富了我的茶道学养,启发了我对“茶禅一味”的解悟。“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吃茶去”修的是“平常心”、“清净心”、“分别心”。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晚间,与几个好友小聚,微醺回居所。一壶茶刚泡上,就收到儿子的短信,“祝老爸生日快乐!用一颗不会老去的心,永远年轻诗意的生活……”哈哈!儿子能懂我,欣慰。
中年茶事,一盏清欢。
作者简介:
马士明,字千里,号剑琴居主人、励耘堂主,生于七十年代,山东滨州无棣人。SYB创业指导师,中华传统文化(儒学)高级教师,滨州星火公益志愿者,无棣桃源社工、德正社工,终身学习倡导者。爱好阅读、美食、驴行,亦习茶道,兴之所至涂鸦自娱,偶有文字散见部分省市报刊。

中国当代散文精选  

第三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稿大赛

随着中国散文的繁荣与发展,新秀不断地涌现,为全面反映当代散文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方面作出的努力及贡献,集中展示当代散文家及散文创作的整体阵营和整体水平,继续推出新人、新作,壮大散文创作队伍,进一步推进当代散文的研讨、交流和发展,并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去洞察和认识社会,激发广大散文作者用智慧和才华去肩负使命和重任。基于此,我们组织名人、名家,投入巨大的物力、财力,编纂《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2020卷一书。

投稿邮箱:gjscxhzg@sina.com (原创首发,多投无效,投稿标题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电子投稿后,请不要再寄来纸稿。投稿请注明详细联系地址、邮编、电话,微信号、投稿后请关注国际诗歌网公众号:bhsx272580736和国际诗歌网:www.gjsgshxh.com 每天将发表部分入围作品)。

截稿日期:2020年5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来稿请寄:北京朝阳区100024-18信箱  《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组委会   (100024)

联 系 人: 丁红梅    

联系电话:(010)  56140133   13691058281

主办单位:  

国际诗词协会

国际诗歌网

上海散文杂志社

协办单位:

华夏散文

承      办:

国际诗词协会散文委员会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词协会 |中国旅游文学 | 国际诗歌网

    国际诗歌网:http://www.


  学术顾问:丁芒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国际诗协会赋主任:东方武鸣


  国际诗词协会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国际诗词协会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国际诗词协会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国际诗词协会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