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杯”第四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兴佛寺—禅思II周书华(重庆市)

 国际诗歌网 2020-06-22

兴佛寺—禅思

周书华(重庆市)






深山藏古寺,幽谷吐兰香。观音山兴佛寺,坐落在大足区珠溪镇小滩村。它依山而建,临水而居,清澈的珠溪河从寺前缓缓流过,经重庆大足、荣昌区,于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注入沱江。寺院四周秀竹环绕,古树掩映,环境清幽。

站在小滩桥旁的渡口,抬眼就见一座山门耸立眼前,“兴佛寺”三个字清晰可见。拾级而上,石梯旁丛生的杂树、野草,以及在春寒料峭的时刻看见山门内泻出的片片绿意,让你瞬间感受到浓浓的山野气息。进入山门,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地带。一垄垄菜畦,可以窥见寺院的自耕生活。一丛丛的芭蕉,点缀院落;高大的黄葛古树、百年银杏,撑开浓荫;成片的翠竹,似一道长堤,护着寺院。

在寺院的围墙外,能闻到一阵淡淡的檀香味,很喜欢檀香燃烧后散发出来的味道,喜欢檀烟缥缈中的木鱼声和诵经声,乃至这里的幽境。其实,在内心里更喜欢夏天或秋天,在下雨的黄昏到寺院里听雨。人活着,应该说,多数都是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然而旦夕祸福、生老病死往往命不由己。在有生之年,人伦之乐唯恐不够,或夙愿未竟心有不甘,少欢聚多乱离,因此常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于是畏惧死亡,规避死亡,欲寻求超然生死之道,六道轮回之门,以期新生、往生或永生。于是,各种寄托众望的“救世主”便相应降生。因此我常这样想,有宗教信仰的人真好,能真心虔诚地信仰的更好。

来的时候正巧不是庙会的日子,寺院香客游人较少。在喧嚣的城市还有如此清静的所在实属少见。一个人,走在静怡的林中的小路,把心事丢在斑驳的青石板上;仰望天空,任思绪飞扬;伫立古树下,任时光流淌。漫步在“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兴佛寺,置身于清雅之中。站在寺院大门处,但见地里长势喜人的一片片绿色的蔬菜,满眼的绿便在心底荡漾开去。静静的闭上双眼,一院的宁静,浸润整个心身。让浮躁、疲惫的心,渐渐的轻松、愉悦,宗教以其神秘性令人神往,同时亦令人或困惑或顿悟,尤其如我一样的凡夫俗子。我想,那些鳶飞戾天者,那些经伦世务者,走在寺院清幽的石径上,穿行于这简洁古朴之中,定能息心忘返吧?这里没有曲折回廊的婉转,没有金碧辉煌的庄严,兴佛禅寺红墙灰瓦,素朴淡然如农家的院落。来到兴佛寺这座大自然衍生出来的圣地,此刻,内心得以栖息,灵魂得以安放。路旁、树下、殿内,那些断砖碎瓦,以及残损的石雕像,告诉你这座寺院,曾历经的辉煌与沧桑。那块字迹模糊的皇碑,是显示寺院古老的最好见证。

历史悠久的兴佛寺,始建于明朝,殿堂重重,宏伟壮观,古色古香。然而,经过了几百年风霜的侵蚀,再遇上20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运动,兴佛寺神佛塑像、雕像,石碑毁损严重,信徒的宗教生活被禁止。僧尼的生活苦不堪言,佛寺被改成小滩学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兴佛寺老僧尼福安的努力下,学校搬迁,佛寺回归。尔后又重建了几间大殿,重塑了神佛圣像。2013年,开放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如今的兴佛寺吸引着无数的信徒和游人。

在萧瑟的季节看兴佛寺,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秀竹与空明,织成了一片苍茫与幽寂。寺院里没有其他人,不受半点干扰,不紧不慢,走走停停,立立看看。倒也轻松惬意。你看,那绿树掩映中,隐约露出的一角朱壁,就是兴佛寺的观音殿。象征法力无边,智慧无穷的观音菩萨,端居大殿的正中,佛光四射,佛前明灯辉映。观音殿左下方的是弥勒殿,几间厢房就在弥勒殿的后面。厢房白墙青瓦,简朴洁净,又不失雅静。弥勒殿外香火不断,观音殿内青灯长明。木鱼声声,长明灯摇曳。渐渐的平静、空灵。

宗教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平时,兴佛寺是较清静的,每逢初八、十五法会日子,如潮的人流,从四面八方涌来,善男信女烧香拜佛,热闹非凡。在感恩神佛的同时,也祈求佛的福佑。

每年的十月初八,是兴佛寺院传承了几百年的放生节。人们自发到市场上买许多的泥鳅、黄鳝、龟、甲鱼等物种,齐聚兴佛寺,在广云法师的带领下,先为众生灵念经祈祷。然后将这些生灵放回大自然——濑溪河里。佛以慈悲为怀,放生,是对生命的尊重,爱护。兴佛寺传统的放生善举,是以佛的博爱唤醒无数人的善心。激起人们对生灵的珍爱之情。

大殿前的两块屏风上,分别书有大大的“佛”“福”两个字。我想,应该是在暗示人们:心中有“佛”才是“福”吧。

只是不知道,朝拜了兴佛寺后,你是否“佛”存心中?

游毕,请禅堂坐,引茶以待。

沸茶之水,山泉也!其色暗红,其汤甘醇,入得舌来,清华异常。

天色向晚。广云师傅与吾等俗客同桌素食。

问广云师傅些俗世的问题,师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随缘。不多想。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这应该是对兴佛寺最好的诠释吧。人到中年,苦涩中渗着甘甜。日子,有黯然失色,也有柔和似水。风霜雨露尽蹂躏,依旧不失生活中的练达与坚强。狭隘与豁达并存,包容与睿智共修。

兴佛败佛,应是本心激荡。晴天阴天,皆是自然现象。站在寺院前的空地上,看这婆娑世界,那该需要一种怎样的心态?该收获一份怎样的心情?静静地审视,兴佛寺是宁静的。远山近水如烟如雾,如真如幻,山也虚无,树也飘渺。但脚下的泥土是温润的,地上的落叶是真切的。走出兴佛寺,回望门上对联“青灯古殿问世间名利何在,暮鼓晨钟看佛寺香火长兴”是如此醒目。告别广云师傅,离开古老的渡口,离开清澈的珠溪河,踏上来时的路。细细回味,正是:来时身带俗间万般烦恼,归时只存佛家平常之心。

何处不烟,何处不雨。这赖溪河边的兴佛寺,总会让你不经意间怦然心动。真是不虚此行啊。

作者简介

周书华,男,197512月生于重庆巫山,教过书,当过兵。中国散文家协会、西部散文学会、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2001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作品散见《凉山文学》《延河》《西部散文选刊》《散文诗世界》《文学月报》《南充文学》《嘉陵江》《巫山》《乌江》《东南文艺》《夔州文化》《綦江文艺》《赣西文学》《新文学》《中国散文家》《中国文学》等刊物。其作品被《中国精品文艺作品期刊文献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龙源期刊网》《博看网》收录。

“重庆  

“重庆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四届文学艺术大赛开始啦!

“重庆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四届文学艺术大赛旨在激励更多文学创作者,以美学眼光审视祖国大好河山,以真情实感抒情达意,挖掘更多的生态旅游文化、民族文化、美食文化和宗教文化内涵,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参赛作品一律为作者原创首发作品,严禁重复投稿,严禁使用高仿、抄袭他人、复制自己作品参赛,造成任何法律纠纷或责任,作者自负,并取消其参赛资格。国际诗词协会现已启动评选识别排重系统,经发现一律取消参比资格)。投稿请注明详细联系地址和电话,无联系方式不参评,投稿后请关注国际诗歌公众号:bhsx272580736 和国际诗歌网:www.gjsgshxh.com ,每天将发表部分入选作品。)

主办单位:      
国际诗词协会           
国际诗歌网             

上海散文杂志社             
中国最美游记评审委员会 
 
协办单位:
重庆诗词学会           
东方旅游文化网           
北京茹古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四川徐氏酒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盛泰安科技有限公司      
桂林谷子珠宝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博海书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词协会 |中国旅游文学 | 国际诗歌网

    国际诗歌网:http://www.


  学术顾问:丁芒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国际诗协会赋主任:东方武鸣


  国际诗词协会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国际诗词协会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国际诗词协会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国际诗词协会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