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梅窗说诗】第二十期

 云帆诗友会 2020-06-22


小梅窗说诗

第二十期

秋夜开化醉根山房独坐

忆雪堂

佛云秋可守,杯茗坐山房。

竹影窗前魅,蟾辉石上霜。

未能成隐逸,先自得清凉。

忽觉蒹葭老,遥怜水一方。

【小梅窗评】以“独坐”为题,发孤寂之感,有所思也。所思之处不直接道出,窗前竹影,石上蟾霜,皆有所寓。目光所及,思绪随之。高低远近之间,画面如幻如真,情境若虚若实,令人不胜。颈联思绪回收,归于冷静。“未能成隐逸”,固有憾也;“先自得清凉”,或可慰之。然则独得“清凉”,孤怀愈不能解,由是逼出结语。“蒹葭”一现,秋水伊人,立时便可呼也。通篇情景交融,百读不厌。余当时有《朝中措·丙申霜降日寄远》一章,附呈试为呼应:“西风漠漠起愁兵,连夜透帘旌。倚望远峰高处,云边缺月犹明。做寒天气,恼人偏是,欲雨还晴。枫叶初经霜后,无端又作离声。”

小梅窗说诗

雨中游赤壁陆水湖同李锐周笃文王澍诸老

忆雪堂

也曾青眼对红尘,千面难求一面真。

只有湖山无世态,四时晴雨不因人。

【小梅窗评】壬午赤壁诗会,作者偕诸老冒雨游陆水湖,前辈诗家李锐老诗兴大发,连得佳章数首,复命作者试题雨趣。作者口占一绝云:“水是妆台雾是屏,翠峰初浴影亭亭。天公也欲留诗客,不放湖山一霎晴。”诗成,复借雨势另出此首,并呈锐老及座中诸公。锐老当即为之击节曰:“这才是真正的诗,我们写的那些,只能算是打油。”锐老之言,固然有奖掖后进和自谦的成份在内,不过东遨此作,确有其眼光独到处。诗中趣味,全在借题发挥。“只有湖山无世态,四时晴雨不因人”,写出了“湖山”的公正公平,反衬出人世间的各种“猫腻”,其深刻程度,似可与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颉颃。

小梅窗说诗

湖边夜跑,见波光随人同行,戏作

璐雨诗

高灯照水夜无尘,倒影横斜浪不匀。

莫道湖光无世态,或明或暗也因人。

【小梅窗评】此作反忆雪堂“雨中游赤壁陆水湖”诗意而为,亦即所谓“翻案诗”。熊东遨在《求不是斋诗话》中说:“翻案要在另出机杼,别创新意,非徒说反语也。”如罗隐《咏西施》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用铁的事实成功为“红颜祸水论”翻了案。再回过头来看小璐要翻的诗:“也曾青眼对红尘,千面难求一面真。只有湖山无世态,四时晴雨不因人。”此作借景传声,意在言外,“四时晴雨不因人”是大自然的规律,铁的事实;人有私心杂念,难免趋炎附势,也是铁的事实。璐诗要推翻“湖山无世态”的理由是“或明或暗也因人”的光影,明显缺乏说服力。正如《求不是斋诗话》所说:“时人有好此道者,动辄‘反其意而用之’,观其所作,不过黑说成白、白说成黑而已。如此,则人间尽案皆可翻,岂复有是非耶”?

平心而论,璐诗还是颇见作意与巧思的,但方向走错了,必须调回正轨方可成诗。不如把三、四句的翻案文章转化为儿女私情,再将第二句字面稍加理顺,还真能新生出一首好诗:

高灯照水夜无尘,浪影横斜卷不匀。

应是湖光私恋我,或明或暗总随人。

小梅窗说诗

评者简介

        周燕婷,别署小梅窗,广州人。青年时期尝师从岭南张采庵先生学习诗词。著有《初月集》、《画眉深浅》(合集)、《小梅窗吟稿》等。

参看: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一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二)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三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四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五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六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七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八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八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九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十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十一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十二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十三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十四期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十五期

打开如下链接,可赏读周燕婷先生更多作品:

此心元只属清风--小梅窗戊戌诗词选
风动竹,水拖蓝,听溪似与古人谈--小梅窗戊戌词选
【头条名家】小梅窗七绝选
白云归野壑 碧水在心潭 ——小梅窗近稿
苍蒹白露清秋夜,我所思兮在远洋--小梅窗中秋七绝小辑
【云帆品读】虎岩三少·当代词家周燕婷《秋日纪怀》 赏析
【诗词名家】周燕婷·清光不为浮云蔽,拟托新诗遣旧愁
【英子评诗】第37辑·赏评周燕婷词三首
【英子评诗】第56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熊东遨、周燕婷诗两首
【首发频道】小梅窗·丙申年诗词选
【小梅窗说诗】第一辑
【小梅窗说诗】第二辑
【小梅窗说诗 】 第三辑
【小梅窗说诗】第四辑
【小梅窗说诗】第五辑

【小梅窗说诗】第六辑

【小梅窗说诗】第七辑

【小梅窗说诗】第八辑

【小梅窗说诗】第九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一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二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三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四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五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六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七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八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九辑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范诗银 李树喜 周笃文 陈永正 刘梦芙

刘征 熊盛元 秋扇 周燕婷 林峰 张海鸥 高昌 段维 方伟

钟振振  胡迎建 刘庆霖 江岚 陈仁德 邓世广 蔡世平 丁欣

郑欣淼 钱志熙 抱朴书生 史外外史 沈华维 张金英 屈杰

金水 星汉 刘能英 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赵京战 徐晋如

王蛰堪 郎晓梅 潘泓 无名 李葆国 韦树定 耿立东 师红儒 

周啸天 包德珍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刘道平 李子 阿朱

宋彩霞 杨强 孟依依 天许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苏俊 卢象贤 周泽安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吴瑾 凌泽欣

冉长春 林丫头 何其三 宁静 何静 倾一阁 廖海洋 黄飞鹏

安全东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王旭 何永沂 曹阳

萧雨涵 雍平 赵英 赵秀敏 曾俊甫 王连生 王超群 郑邦利

莫真宝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 何芳 何强 冯仲平

金锐 李俊儒 汪冬霖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张栋 孔祥庚

唐云龙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 赵义山  郭七 郑杰

陈思明 崔德煌 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白鹤 鉴水 陈楚明

半隐庐 楚家冲 楚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韩倚云 月白

唐颢宇 落雪听禅 刘泽宇 董学增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胡晓明

梦烟霏 汪良忠 刘英明 燕河 李静 李梦痴 白秀萍 许洁华

倪昌盛 尤悠 张芳君 老墨 李昊宸 马峥嵘 周路平 蔡红柳

杨新跃 孙文 枫叶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邓荣森

楚凌岚 木樨 玉蟾 时玉维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深南 风清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曹辉 曹继梅 黄莽 小雨

染清尘 朱思丞 非也 何鹤 戴爱琴 彭中文 王映锦 邓寿康

南广勋 曹谦 潘松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马建华

张海燕 安儿 杨勇民 桐荫 夜轻寒 风马驴 郑晓京 杨景乔

谢郎 月儿 王柳华 陈志文 冯恩泽 程良宝 熊华禄 周吉潭

王海娜 毛谷风 程裕祯 孙才 李如意 蒋有亮 哈声礼 张奕

周学锋 周向东 雨虹 老胡 严锦尧 蒋昌典 陈雅国 刘太品

巴晓芳 柳金虎 汪时健 晓梦 郭亚军 李正安 刘燕 陶永德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文裳 刘红霞 陈越 孙临清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傅筱萍 桃熟流丹

顾青翎 王瀚林 苏小隐 段兴朝 孔祥金 武建东 燕雁无心

王悦笛 南风 翁寒春 梦欣 文弱 卢星 马征 杨名忠 熊天锡

潘乐乐 江合友 郭宝国 阮莉萍 邬小香 高寒 刘秦文 郑毅

王永江 沈尘色 程章灿 黄启深 张琳 易蓉 詹三霞 李晓明

李海彪 张彦彬 刘清天 雷海基 张正清 刘金平 樊令 大凡

潜斋 王少轩 胡平贵 周逢俊 钟子邦 瘦竹 张岩山 张伯晋

李清安 横道子 陈麦岐 陈显赫 闫双时 杨宝翔 玲珑 吴楠

陈少平 林志雄 杨敏 樵风 田茂 洪君默 李兵 宋晓光 梁风

康永恒 吴汉林 许建军 涂宏飞 姚从新 王红娟 苏燕 文森

周达 布凤华 范义坤 张洋 余秀玲 罗小娟 刘军 梁风 周晶

马建勋 李瑞河 黄小遐 苏声 秋宝 何乃政 诗影同春 郁犁

静如 周秦 梁二白 金嗣水 李云桦 杨世龙 王继权 牛应萍 

秦凤 叶兆辉 蒋永桢 唐龙 胥奇 方跃明 天放 静云、微灯

黄海涛 刘清天 王海燕 土土 小乙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小梅窗说诗】第二十期

约稿:帆小妹;编辑:璐雨诗

本专辑由云帆诗友会独家呈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