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些工程公司,中标后为啥要层层转包?自己干能赚更多的钱不香吗

 链上甲乙 2020-06-23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在圈里工作过的小伙伴,都心知肚明的道道。简单来说,一个是空手套的无本买卖,赚差价;一个是要人、财、物、资源等各方面的投入,哪一个环节出了纰漏,或者没有把控好,赚不到钱事小,赔的成老赖那也是常见的。

现实实践中,一些公司中标想把“转包”掉,通常的动因有这么几种:

专业赚“快钱”的   


  • 专业中介:也就是市面上一些空壳公司,专业参与各种竞标,各种资质齐全,通过种种操作,让公司存活,然后将中来的标,如同商品一样“转卖”给一些缺项目的公司或工程小老板。

  • 手拿资源的:有这么一拨人,有些渠道,能获得一些十拿九稳的项目源,但自己实质是做不了的,通过某种操控,拿下项目,然后放到市场“流通一圈”,赚差价。

  • 拓展营收渠道的:与前面皮包公司不同,这类公司是有实体,也自己承接项目,为了拓展营收渠道,实现利益最大化,去拿一些项目,然后转包,赚差价也顺道赚业绩,毕竟转包出去的,还是挂他们家招牌。

能力有限的

投标容易,实施难,项目不是报个价,算出来赚钱就能赚钱的,管理不好赚不到钱,风险预估不到位,甲方的不合理拖欠工程款也是赚不到钱的,相比其他短平快的行业,干工程的,赚快钱显然不难么容易,时间周期长,人多关系复杂,没有一定的能力,还真应付不过来。

那一些吃过亏,或是经历过失败的老司机,可能之前积累过一些资源人脉,但是不想自己以身试险了,但资源不能浪费,于是乎,在大风气之下,倒腾过来,也成为自己赚钱的一条道。

规避风险的

工程周期长,承接过程中,难免各种不可预料的变数,有些不明觉厉的二手项目,实质接下来就是踩了一个大坑。

简单来说,就是转包人接了一个问题重重的项目,也许是因为风险评估的不够,也许是专业判断力不够,也许是对自己的承接能力过高估计,接到后就发现是个烫手山芋,很难兜得住,赶紧找下家接手,来减少并转移自己的风险进行止损,赚点实在能到手的钱。

总而言之,“转包”一直游走在政策的红线周围,对于下家承包人来说,由此引起的工程款拖欠、安全、扯皮问题等等纠纷的现实案例,不下少数,这个“饼”好看但不好吃,且碰且珍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