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添辉 2020-06-23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别名酸筒子,斑庄根,大接骨,酸桶芦等。蓼科蓼属,灌木状宿根草本。株高约40~120cm。弘景曰∶田野甚多,状如大马蓼,茎斑而叶圆。保升曰∶所在有之。生下湿地, 作树高丈余,其茎赤根黄。二月、八月采根,日干。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酸筒杆根茎横卧地下,木质,黄褐色,节明显。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酸筒杆茎直立,圆柱形,丛生,无毛,中空,散生紫红色斑点。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酸筒杆叶互生,叶柄短,托叶鞘膜质,褐色,早落,叶片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cm,宽5-9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无毛。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酸筒杆花单性,雌雄异株,顶生或腋生,生圆锥花序,,红色或粉红色,花梗细长,上部有翅;花被5深裂,裂片2轮,外轮3片,在果时增大,背部生翅;雄花雄蕊8,雌花花柱3,柱头头状。

酸筒杆瘦果椭圆形,有3棱,黑褐色。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酸筒杆 ,中药名虎杖,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中空,生紫红色斑点

虎杖药形态 ,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长1~175px,直径0.5~62.5px。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和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质坚硬。气微,味微苦、涩。

分布于西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等地。生于山沟、溪边、林下阴湿处。

看更多新奇动植物,关注奇文导航,我愿为你导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