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纵跨15省,如何管理?怎样做好这个规划?

 吕振奎泉州师院 2020-06-23

◎原创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自网络)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规划。跨省域,点-线-面,条-片-带。既有加强保护的目的,也有巩固红色基因传承的要求。将文物、文化、教育、旅游等融为一体。一头是意识形态,一头是民生发展,是一个多目标、跨学科,综合性很强的规划,很吃力和功夫。两次参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省份建设保护规划》研讨会,感受颇深,收获很大。

1.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属于“国家公园”?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作者认知应属“国家公园”。它是以长征文化为主题,以保护传承教育为目的开放空间。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具伟大意义的壮举,长征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以国家文化公园的形式对长征文物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

2.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涉15省,如何管理?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涉及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5个省区市。

陕西片区涉及商洛、西安、安康、汉中、宝鸡、延安、榆林7个市,43县,范围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文化时间跨度:1934年12月至1936年10月。规划期限为2020年至2023年,计划4年建设完成。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中央主要负责:顶层设计、跨区域统筹协调,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地方创造条件;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广泛宣传引导,强化督促落实,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地方政府主要负责:规划设计、建设保护、日常运营、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共建共赢。
以上权责可概括为:中央统筹规划,统一标识,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筹资建设保护,省上负责日常管理,并对外开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油画自网络)

 

3.规划工作路径不寻常:自下而上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分省份规划》只是一个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对省份规划建议进行审核、整合后,按照多规合一,结合国土空间利用规划再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各相关省份根据国家的规划调整省份“规划建议稿”,最终形成本省的规划。即,省份规划建议—国家规划—修改完善省份规划建议—省份规划。是一个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过程。
 

4.规划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摸二提

 
可以概括为“一摸二提”。一摸,就是摸清本省“长征文物文化资源”情况,包括分布、特征、存在形式、体量大小、保护利用现状等。二提,就是提出本省域的“建设-保护规划”。
 

5.资源类型自成系统:文物+文化

 
资源调查与评价是完成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可将长征文化资源分为“文物”与“文化资源”两大类。“文物”,是指以“长征”为特征,具有历史、艺术和精神价值的所有实物存在,是可见可及的东西。“文化资源”,是指与“长征”有关的所有传说、故事、规定、纪律、音乐、艺术等非实物形式的遗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油画自网络)
 

6.国家公园重点关注的资源:两重一突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对象不是所有长征文物文化资源,而是“两重一突”。在调查摸底基础上,按照重要性进行评价。可将资源全系分为“国家级”“省级”。符合“两重一突”的列为国家级,否则列为省级。“两重一突”是指在国家层面上具有“重要影响”“重要主题”和“突出意义”资源。
 

7.资源调查登记的核心要素:重要+多维

对省域内的长征文物文化资源应进行全面调查登记。调查因子应包括:名称、保护级别、形成年代、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展陈、管理、其它、年代)、保护利用现状等。

 
该项工作量大面宽,需要人力资源较多,省上在短时间内组织一支专业技术队伍进行普查登记,可能性不大。可以化整为零,分头实施,提高工作效率。以区县为单位,由区县文旅局组织技术力量完成。省文旅局做好统筹协调,制定技术标准和调查工作方案,组织精锐技术力量解决疑难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技术支持。最终进行各区县成果汇总和资源评价。
 

8.公园规划中的区划体系:四级-四区

 
规划技术活动中的“区划体系”,是整个规划的核心和灵魂。本规划采用四级区划体系: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片区—园区—功能区
功能区分为:控制保护区、主体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片区—瓦窑堡园区—功能区。

9.省份规划体系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省份规划》重在“建设保护”,与战略规划、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大相径庭。各类建设保护项目应当与空间、场地、体量、功能、环境、设施等相对应,项目确立应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规模适中,投资合理。基于这样的认知定位,作者提出以下规划体系。
第一章 规划总论
·规划背景 
·规划目标 
·指导思想
·规划原则 
·规划依据
·规划范围 
·规划期限
第二章 文物文化资源
·资源调查与分类
·资源评价
·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专栏:
资源分类按存在形式分:文物类、文化类;
资源评价陕西长征文物文化资源的特色;空间分布特征;按重要性评价:按重要程度、保护价值、影响力等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国家级,曾经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对时局的改变、促进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天可以在全国炫耀的资源。
存在问题:主要从体制机制、资金、技术、政策、人才、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第三章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
·园区布局与主要保护利用规划
·保护点布局与主要保护利用规划
第四章 关键领域基础工程
·保护传承工程
·研究发掘工程
·环境配套工程
·文旅融合工程
·数字再现工程
第五章 土地利用平衡
·土地使用情况
·土地使用平衡
第六章 管理体制机制
·管理体制
·管理机制
·制度建设
第七章 支撑体系
·技术支撑
·人才支撑
·资金支撑
·环境支撑
第八章 文旅融合发展
·重点区域的文旅融合发展条件分析
·重点区域的文旅融合发展规划
第九章 社区协同发展
·园区建设与社区关系评价
·社区协调发展规划

专栏:
与社区关系评价:不是所有的园区都要涉及土地征用、搬迁安置、环境整治等问题。但是,对具有这样问题的园区,应进行必要的规划,如,需要征地的面积、搬迁户数、往哪里搬迁、如何安置等。
社区协调规划:包括对社区提出约束性规划与参与性规划,楼房限高、环境要求、村容村貌建设、就业安置、绿色生产、循环经济、环境卫生、污水处理等。
第十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投资概算依据
·投资概算
·资金来源
第十一章 建设顺序与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顺序
·项目进度安排
第十二章 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政策保障
·考核监督
·宣传引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