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十八:巴黎圣母院

 zzz_0401 2021-12-17

到巴黎是肯定要去巴黎圣母院的。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我们那个年代的很多人都看过,那时候看的小说大部分都是世界名著。特别是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图书馆里把曾经被封闭的世界名著开放,大家都是如饥似渴地看名著。后来又有了法国电影《巴黎圣母院》可以看。所以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对巴黎圣母院是非常熟知的。现在的时代是信息大爆炸,各种书籍铺天盖地,世界名著和那些大部头的书已经看的人很少了。再说有了手机,手机上的消息、信息已经应接不暇,哪里还有人去看书?我们这个深度游的团,规定动作里居然没有巴黎圣母院,自选动作里也没有,只能是自由活动的时候私游。我很纳闷儿为什么会这样?就询问了一下团里的游友们,还真是没什么人看过《巴黎圣母院》,难怪旅行社把巴黎圣母院嗤之以鼻涕了。

我们团里照例要安排一个巴黎自由活动,时间倒是也不多,有半个下午。大半团人去了老佛爷百货消费去了,我就趁此时间去看看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第二座哥特式教堂,第一座是圣丹尼大教堂,也在巴黎,是在郊区。圣丹尼教堂是1144年落成,落成典礼的时候请来世界各地天主教堂大主教,这个典礼不叫开光,而是叫首次祝圣。这些主教看见这座圣丹尼大教堂的建筑很特别,瘦高瘦高的,好像要升天的样子。开始的时候大家也就是觉得新奇,20年后,巴黎圣母院紧跟着这个新的建筑形式开始了建造工程。

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在塞纳河中的一座岛上,这座岛叫做西岱岛。历史学家们说这个岛上原来住着一个高卢人部落叫做巴黎西(Parisii),公元50年凯撒大帝征战高卢的时候占了这个岛。罗马人为了抵御凯尔特人的侵扰,就在岛上建了一座营寨。还在靠近左岸那边建了一个居民小区,这个小区就是罗马帝国的卢泰西亚。这里曾经抵御过匈奴人,还抵御过维京人,还是墨洛温王朝的都城纽斯特利亚。公元十世纪的时候,岛上盖了一座教堂,叫做圣斯蒂芬教堂。1160年,巴黎的教堂被指定为大欧洲天主教区的中心教堂,当时的巴黎大主教苏利就成了欧洲大主教,他觉着现有的圣斯蒂芬教堂不够大,也不够气派,配不上他的新地位,而且也太破旧了。这个苏利大主教就申请重建一座大教堂,那个倒霉的路易七世就批准了他的申请,苏利大主教就开始破旧立新。其实,20世纪的挖坑党用洛阳铲打探巴黎圣母院之前的圣斯蒂芬教堂时发现这个教堂是很雄伟的,肯定是苏利大主教看上人家圣丹尼教堂的新式样了,自己想重建一座更大的新式教堂。1163年开始在老的圣斯蒂芬教堂旁边建造新的巴黎圣母院,它本来是仿造圣丹尼大教堂的,就是想盖得再高一点。随着墙的升高,应力逐渐加大,墙和柱上的断裂就开始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筑师就只好在墙的外面增加支撑,就是所谓的飞扶垛或者飞扶壁。这样一来,巴黎圣母院就成了第一座有飞扶壁的天主教大教堂。所以,巴黎圣母院应该是第一座真正的法国哥特式教堂。

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被翻译成为各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因此,世界各地来巴黎旅游的人就必然要去看看被雨果描绘得既雄伟壮丽又败迹斑斑的教堂。我们来到教堂前面的广场,就是雨果说的“河滩广场”,这是《巴黎圣母院》里故事的一个舞台,也是最后悲剧发生的地方。 广场的南侧有一座铜像,这是查理曼一世,也就是查理曼大帝,法国的奠基人,相当于中国的秦始皇。和其它地方的骑马人像不一样的是,查理曼大帝不是单枪匹马闯天下,他还有两个随从,石座上没写这两个随从的名字,但肯定不是桑丘和周仓。

广场上堆满了人,大家在排队进入教堂参观。站在广场上就可以看见圣母院正立面的全貌,像西方所有教堂一样,这个正立面是朝西的。

从这个正立面看上去,巴黎圣母院并不是我们这一路看到的最大的教堂,但它却是非常规整的法国哥特式教堂。可能因为它是一口气盖起来的,所以你看这个正立面它是风格统一,形式工整。能和它相比的是亚眠大教堂,也是非常典型的法国哥特式,但是亚眠大教堂上面的两座钟楼完全不一样。规模再大的就要数鲁昂大教堂了,可是由于鲁昂大教堂建造时间跨越好几百年,其间建筑艺术有了不小的发展,这在鲁昂大教堂的正立面上都可以看得到。现在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最完整的、最具代表性的法国哥特式教堂就是巴黎圣母院了。除了雨果小说的宣传影响以外,巴黎圣母院仅凭它的建筑就成为西方建筑艺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意大利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英国哥特式教堂是坎特伯雷大教堂,德国哥特式教堂是科隆大教堂,这些都是经典之作。最奇妙的是西班牙塞戈维亚大教堂,它是西班牙哥特式教堂,特点是上面有一个穹窿顶。再往后就是文艺复兴式教堂了,那肯定要数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为最,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是英国文艺复兴式教堂。

巴黎圣母院的这个正立面最下面是三座尖拱券门。

像其它教堂一样,中间正门平时不开,只有在典礼或者大型祝圣仪式的时候才会开,参观的游客都是走两边的门。正门上面的浮雕很容易明白,就是最后的审判,两扇门之间的间柱上是相当正规的基督像。正门右手的侧门叫圣母升天门,浮雕从下往上有三层,分别是圣母去世、圣母下葬和圣母升天。间柱上的圣母圣婴像绝对不是原作,太完美了,应该是19世纪重修时的补做。哥特时期的人像柱都是拉长的,紧靠着柱子。你如果注意,可以看见圣母升天门的门券人像柱上有一位圣人手里捧着自己的头,旁边站着天使。

这尊像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这位叫做巴黎的主保圣人圣丹尼斯(St. Danis),最早把基督教传到巴黎的传道士,巴黎的第一任主教,在公元三世纪罗马迫害基督教徒的时候被砍头殉难。正门左手的侧门叫圣安娜门,门楣上的浮雕比较少见,下层是苏利大主教给路易七世施洗;中间一层是圣安娜的故事,圣安娜去世后躺在床上,头顶半圆里有圣安娜、圣母和小基督。上层浮雕最神奇,中间是圣安娜抱着小基督坐在那里?可是圣安娜为什么戴皇冠?她的左手是天使、右手是圣母;圣母后面站的教士应该是苏利大主教,天使后面跪着的应该是路易七世。圣安娜是圣母玛利亚的母亲,在西方天主教堂里崇拜圣安娜的非常少见,一般常见于东方基督教的教堂,就是东正教堂。我们一路走过来只是在鲁昂大教堂里看见一幅画里面有圣安娜,就是《圣母子与圣安娜、施洗者约翰》,在卢浮宫里没有看见达·芬奇的那幅《圣母子与圣安娜、施洗者约翰》。圣经并没有提到玛利亚的父母和家庭,这个是在公元二世纪的《雅各福音书》里描写的。但是,公元四、五世纪时,《圣经》权威学者哲罗姆指出《雅各福音书》太离谱,后来被教皇达马苏判为“伪经”。

三座大门之上是通体一排人像,一共28座。这是以色列和后来的犹大国一共28位国王,他们都手握权杖,头戴皇冠,这两样道具肯定是后人给加的。法国大革命中,人们以为这些都是法国国王,就把他们的头都给卸了,现在的头是19世纪重新雕刻加上去的。20世纪的时候在某个仓库里发现了那些被卸下来的头,就把它们放到另一个展览馆展览去了。

国王人像的上面是窗户,中间是巨大的玫瑰窗,非常漂亮。

玫瑰窗前有一座圣母子像,两边有天使。玫瑰窗的两边各有两座圆拱窗,而不是哥特式的柳叶窗,这是哥特之前罗曼风格的唯一痕迹了。窗户前面有一排栏杆,就是所谓的Baluster。

进去之后,门口有一个大烛架,你可以捐二块钱拿一个蜡烛,点着放在上面寄托你的某思。你看那墙面,非常朴素,就是石头裸墙。

看看正厅,挺拔高耸。柱廊、明楼、高窗一层一层往上拔高,上面是连续尖肋拱顶,一个拱顶算一间,这个正厅一共有五间。

看看侧厅,也有二层,之间有一排柱子。

平面十字交叉的地方,四根巨大的束柱支撑起中间的拱顶,拱顶下面就是拿破仑加冕的地方。

回头往西看,正门玫瑰窗的后面是一架大风琴。这是巴黎最牛的大风琴,八千多根风管,演奏台上有三层手键盘和二层脚键盘,一百多个音拴可以演奏各种风格的曲子。首席风琴师是让-皮埃尔·莱瓜伊,没有听过他的演奏,但他是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得主,算是法国骑士。

哥特式教堂平面是拉丁十字,但是它二边的侧翼很短,侧翼端头和侧厅外墙是平齐的。看看这个是南侧翼,柱廊的上面不是盲楼,而是明楼,有外窗采光;明楼上面的高窗是一个玫瑰窗和一个尖拱窗。

侧翼当然也有立面,看看这个是北立面的内部,上面有一个大玫瑰窗,玫瑰窗的下面是一排柳叶窗。

看看正厅里的吊灯和明楼的柱廊。

柱头,后面是二层明楼的彩色玻璃窗。

唱诗班坐席的后面圆廊。

巴黎圣母院有一些藏宝,最有名的是唱诗班坐席外面两侧的连环套色木刻《基督的一生》。

《最后的晚餐》。

地下室里还保藏了一些圣物,据说是基督受难时头上的荆棘花冠、木头十字架和一根钉子。除了地下室的圣物,教堂里还有一些雕塑,其中一些是外省教堂赠送的。看看这座圣母圣婴像。

这尊塑像,看后面的说明好像是本堂某任大主教路德维克·安东尼奥,他的墓地。

另一位主教,手指着一条拉丁文标语。

这个大主教正在发圣餐,叫Intelligent Supper,智能晚餐?

下面这个站着的应该是苏利大主教,墙上的国王头像应该是路易七世。法国的国王不葬在这里,他们都是葬在圣丹尼大教堂。

墙上的画,下面这是《牧羊人的崇拜》,新古典主义风格。

下面这幅很特别,《基督的神迹》,说的是基督给人治病的故事。这里好像是两件神迹,一件是治好了驼背的女人;还有一件是治好了一个瘫子。基督不是在画面的中心,画面中心是治好病的瘫子在欢呼,这是宣扬基督的神功;基督在画面的左边,脚下是治好病的驼背在膜拜。为了突出基督的形象,就给他披上了一件大红的披风。看看这个构图,看看这个人物形象,看看这个光线,看看这个前后景的对比和透视,这是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下面的落款是“切龙画于1687年”,这是一位非常小众的女画家,画作很少,这幅画之后不久就改去写诗了,叫伊丽莎白·索菲亚·切龙(Elisabeth Sophie Chéron)。

《巴黎圣母院》里卡西莫多工作的地方就是南钟楼,里面有一口大钟,据说13吨重。说北面的钟楼里现在有另外四口小钟。敲钟的时候先敲大钟,大约五秒之后有机械装置驱动那些小钟也响起来。北楼里原来有九口小钟,法国大革命的时候给拆走了。现在的四口小钟是19世纪装上去的,不知道卡西莫多敲钟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有这四口小钟。

沿着塞纳河两岸往西岱岛行走,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巴黎圣母院,非常宏伟。走到近处就更感觉到它的壮观,进去走一圈就能体会到它的肃穆。这是一个到了巴黎必须要去的地方!

(zzz_0401原创,转载请注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