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便拿两味中药,怎么知道是相须,还是相畏,相杀?

 医道无涯 2020-06-23

中医药有自己严谨、完整的理论体系。医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当然是极度严谨的。对药材的药性的认知、使用,既有理论上的衡量,也有临床实验上的验证。

理论上,中医如何确定药材之间的关系。

中医利用五行理论,从药材的取用部位,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确定药材的药性,以及药物之间的关系。

按照五行理论,物质之间是相克,相生的。依次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然后,再看五行的颜色和味道:金,白色,味辛。木,青色,味酸。水,黑色,味咸。火,红色,味苦。土,黄色,味甘。

大部分的药材,在理论上来说,仅从颜色、味道,就能够知道它的药性,以及与哪些药材是相生还是相克的。

有的药材是讲究“同气相求”的,但是最终仍然可以使用到五行理论。

看药材的形状。比如,豆子形状象肾脏,所以认为它归经于肾经。豆子的功效就克红色、苦味的药材,却能加强青色、酸味药材的药性。

看药材的取用部位。譬如,鹿角是鹿用来格斗的。在中医理论看来,肝是“将军之官”。那么,鹿角就入肝经。

根据五行理论,肝属木,所以鹿角作主药材使用时。就要慎用白色、味辛的药材,否则鹿角的药性会打折扣的。

看时令。菊花是秋天开的,因此菊花补益人的“秋气”。秋对应的是肺,五行理论的中金。所以使用菊花入药,就要慎用红色、味苦的药材,否则菊花的效果会打折扣的。

临床实验。

中医药,是很讲究实验精神的。药是用来治病救命的,稍有差池就会酿成大祸。所以,历代医家一直很重视药物的实验。

中国的医家对药物的实验,严谨的程度一点都不比现代人差。古代是不屑用小白鼠做实验的,也许他们已经知道鼠类与人类的机体的差别。

从神农氏尝百草开始,中医先辈们不断对药材进行实验、尝试,对药物的配伍的经验和禁忌也掌握了不少。

最有名的药物配伍禁忌总结,就是“十八反”、“十九畏”之类的歌诀。

当然中医在药材具体的配伍中,还有其它太多讲究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这里不多赘述了。

结语:药材的配伍和使用,可以用理论进行推测,但是切记万万不能大意,如果搞不清楚,最好就去查医书,如果从医书上还搞不清楚,就去请教专业的中医吧。(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