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晒背——简单有效的补阳气方法

 我爱你文摘 2020-06-23

“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藏府中陰陽,則藏為陰,府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藏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府皆為陽。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素問·金匱真言論》

(接前文)本篇经文《黄帝内经》里所讲的是地之象,地之象是人的后背、脊柱,还有比较发达的肌肉都在后背。整个人体的后背也特别的坚硬。我们看到很有意思的一点,人要是遇到危险的时候,一种保护的本能的是两手抱头,头往胸腹里藏,把整个后背露在外面。(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一遇到紧急情况之后,所有人都抱着头弯着背,把整个肚子收藏好,把背暴露在外面。因为后背比较坚硬,是阳刚的,不容易受到损坏,相对于腹部,这就是阳面。把阴面收藏好。所以,这就是一个人体的本能反应。

动物到了春天、夏天都喜欢晒背。因为后背是阳经,是督脉。上一次我去北京一个寺院——红螺寺,红螺寺有放生池,放生池里有好多乌龟。我记得那时应该是春天和夏天交接的时间。到中午的时候,所有的乌龟都爬到岸边上晒背,就那样一动不动,让太阳光直接晒他们,就是要接受阳气。背属阳,通过太阳晒,把后背的经脉全部打通,阳气疏通。所以,背为阳,腹为阴。

《素问集注卷一》里边注解说:“夫人之始生也,负阳而抱阴,是以背为阳,腹为阴。督脉循于背,总督一身之阳。任脉循于腹,统任一身之阴也。”所以,无论是张介宾注解的《类经》,还是张志聪集结了他的弟子一起来注解的《素问集注》和《灵枢集注》——都是《黄帝内经》的集注。这两种解释汇在一起看,其实讲的就是人身是一个小天地,有阴阳的观念。这样就好理解了。(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背为阳,腹为阴。人身之脏腑中有阴阳,藏者,我刚才讲了就是五脏,就是收藏的意思,传化物而不藏。六腑永远是往外疏导的,不会藏。我们吃的饭进入胃、大肠、小肠,喝的水进入膀胱,都是往外排泄疏导的。这个动态的过程就是阳,静的过程、收藏的过程就是阴,就是五脏,这样就好理解。

“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这段话相对来讲不太好理解。所谓的“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马莳著的《素问注证发微》里说:“为冬者阴也,而冬病在阴经,故当知阴中之有阴也;夏者阳也,而夏病在阳经,故当知阳中之有阳也;春则去冬未远,其病犹在于阴经;秋则去夏未远,其病犹在于阳经。各视其病之所在,为施针石耳。”这段话的意思根据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来进行定位的。冬天属阴,冬病在阴经,叫做冬病在阴。(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夏属阳,所以,夏病在阳。春病为什么在阴?因为冬天过了后就是春天,离冬天不远。“春则去冬未远,其病犹在于阴经。”所以春病在阴。秋天离开夏天不远,其病还在阳经。所以,秋在阳,这是一种理解。《素问直解》里面讲的,《素问直解》是高士栻写的。他是张志聪的弟子,也是清朝的名医。他注解:“下文云阴中之阴,肾也。夏病在阳,心也。下文云阳中之阳,心也。知冬病在阴,夏病在阳,则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矣。春病在阴,秋病在阳。”他是这样理解。

“春病在阴,肝也。下文云阴中之阳,肝也。秋病在阳,肺也。下文云阳中之阴,肺也。肝为阴中之阳,但曰在阴,所以明阴中之阳也。肺为阳中之阴,但曰在阳,所以明阳中之阴也。知春病在阴、秋病在阳,则知阴中之阳、阳中之阴矣。”这段话是根据后文说的,“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所以,到了冬天,属于肾。夏天属于心,所以冬天是阴,夏天是阳,这没有争议。(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春天是阴,春天属肝,肝是阴中之阳。所以,要明确这里阴中之阳。秋天属肺,肺是阳中之阴。所以,联系前面就知道,“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其实就是讲的这两个脏,一个是肝一个是肺,他们分别是阴中之阳,阳中之阴。这一段话就容易理解了,这样一联系前后文。其实按照注解来看,我个人认为高世栻宗的《素问直解》注解的这段话更加稳妥,更加容易让人们去理解。这就是前后文阴之阳和阳中之阴的意思。

根据“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也就是根据它病所在的位置进行针灸、砭石或者药物治疗。“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后背是阳,阳中之阳是心。背为阳,阳中之阴是肺。所以心肺居上,居于人体的上部,脏腑的上部。五脏的位置,心和肺都在胸腔。胸腔和后背是连着的,所以阳中之阳是心,阳中之阴是肺。是这样来划分的。腹就是肚子这个地方,(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阴中之阴是肾,阴中之阳是肝,为什么阴中之阳是肝?因为肝有生腾之象,这两个都好理解。

最难理解的是什么呢?是阴中之至阴,是脾。为什么说阴中之至阴是脾?因为脾是五脏当中的一个后天之本,它是收藏万物。我们吃的所有的东西都是经过脾的运化、输布到全身,脾恰恰就是阴中之至阴。所以叫做足太阴脾经。以后我们会专门讲到足太阴脾经,《伤寒论》的六经辨证里也有足太阴这种辩证方式。所以叫做阴中之至阴。(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二十一。(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