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漂型优缺点

 空间ywuklieu0r 2020-06-23

​第一:浮漂的大小


首先你选择浮漂,第一个原则就是浮漂的大小(吃铅大小),先不用去关心浮漂的形状和长短,只有选择一款大小合适的浮漂,你才能在抛竿的适合得心应手,加入长杆子选择小浮漂,那么抛竿将是非常痛苦的。一般我选择3.6米配吃铅1g左右的浮漂;4.5米配吃铅1.0g-2.0g左右的浮漂;5.4米配吃铅1.5g-2.5g左右的浮漂;6.3米配吃铅2.0g-3.5g左右的浮漂;7.2米配吃铅3.0g-4.5g左右的浮漂;以此类推,当然不必去严格遵守,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来定。


第二:浮漂的形状


在确定选择适合的吃铅量的浮漂后,我们就要考虑选择什么形状的浮漂了,这也是大部分钓友比较困惑的地方,这里的形状是指的漂体部分,其实早些时候,台钓的浮漂都是以枣核形为主,后期为了钓的更加精确,适合不同鱼情才出现很多不同形状的浮漂,不同的形状在水里的受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呈现出的漂像也是不同的,我按照漂形将浮漂分为一下几类:


短枣核、枣核、中枣核、长枣核、中长身、细长身。这些不同的浮漂都有什么特点呢?先把漂长这一因素排除在外,我们来说说不同漂形的特点。


1、短枣核:漂身短粗,漂的横切面积比较大,该漂在水中下降受到的阻力大,下降的速度比较慢。由于其表面积小,守到水水平的力就小,故其在水里相对比较稳定。由于其上下动受到的阻力大,所以一些小的信号都会过滤掉,鱼吃口的信号相对细长身要小。


适用鱼情:钓行程、钓浮、截口。一般用于钓翘嘴、鳊鱼、鲢鳙、鱼起浮的情况。


2、枣核、中枣核:漂身相对短枣核要细一些,在水里下降受到的阻力相对短枣核要小,下降的速度要快一些。


适用鱼情:钓底截。一般用于钓底截鲫鱼。


3、长枣核:该类浮漂是兼顾了枣核和长身两者的特点,是属于比较综合类的漂形,但是也是牺牲两者的优势得来的。


适合鱼情:钓底截、钓底。一般钓底层草鱼、鲤鱼、青鱼等。


4、中长身、细长身:该类浮漂在水中下降受力最小,浮漂下降最快,同时漂的信号也会比较大。


适合鱼情:钓底、滑口鱼、轻口鱼。一般钓冬天轻口鱼、竞技滑口鱼等。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总结以下不同浮漂形状的特点


1、稳定性:短枣核<枣核<中枣核<长枣核<中长身<细长身(漂身越长,表面积越大,水的阻力作用更大、分布更均匀些)


2、抗走水:短枣核>枣核>中枣核>长枣核>中长身>细长身( 表面积小的短枣核、中枣核就表现出更少的受力,更好的抗走水能力)


3、灵敏度:短枣核<枣核<中枣核<长枣核<中长身<细长身( 浮漂的灵敏度正好是与它的下行特性相一致的,下行越快的漂型当然灵敏度越高)


4、翻身速度:短枣核>枣核>中枣核>长枣核>中长身>细长身(翻身时是浮漂表面积的受力,表面积小受力小)


第三:漂长


漂长决定了行程和翻身速度,相对与吃铅、漂形,漂长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所以在选漂的时候,应先选择合适的吃铅和漂形,在选择合适的漂长,虽然不是最重要但是也是必要的因素,总结为以下几点:漂长则在水里下降的行程就长,短则反之;浅水用短漂,深水用长漂;短脚翻身比长脚快。


第四:制作材料


大致分为:芦苇、纳米材料、巴尔杉木、孔雀尾等,自重依次:芦苇<纳米材料<巴尔杉木<孔雀尾,相同漂形大小材料自重越重,灵明度越低,当然不是低了就不好,也需要根据所钓鱼情,我现在基本都会选择纳米材料的浮漂,主要是因为其结实耐用、灵明度好,可以选择不同的形状等。


基本选择浮漂决定性因素就是以上4点,如果钓友可以掌握以上四点,那么基本就可以大致分析出哪款浮漂适合自己所钓的鱼情。当然还有一些方面我没有谈及,如:软尾漂、硬尾漂等,这些留给后期钓友可以自己去琢磨思考吧。


附调漂教学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调漂教学视频:野外钓鱼调漂直播教学,图解+视频讲解,简单直观易学


 赞同320

30条评论 


科学钓鱼

优质钓鱼领域创作者

关注

底钓鲫鱼,最合适的漂型就是细长身体的浮漂。


野钓杂鱼多,不建议用漂尾很长的浮漂,这样浮漂翻身之后的行程会很长,很招杂鱼。


综上所述,最佳的是,细长身,短尾的浮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