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总是有点丧,怎样走出来?

 猫猫ql5j3ylziu 2020-06-24

前段时间和一个老朋友通话,才知道她遭遇了一个巨大的家庭变故,因为“一直走不出来”,现在在看心理咨询师。

仔细回想,身边有不少人都有去看心理咨询师的经历。有因为“出柜”后接受不了和家人频繁的争吵,有因为工作压力长时间超负荷导致紧张失眠,也有因为离婚后一直无法开展新生活...

朋友Elika之前和我分享过她的个人经历 -- 她本来是个性格很要强,充满动力的人,当时毕业临时决定转专业+工作转行,拼命想在新的领域有所建树,于是硬生生让自己的身体“累到罢工”。

第一次做咨询的时候,她问咨询师,“自己现在丧失活力、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甚至活着就觉得痛苦,来看心理咨询是否意味着自己已经很严重了?” 

心理咨询师说:“你非常主动,这一点已经特别好了!来做心理咨询不代表你的情况已经很严重,没有来的人也不代表完全健康。”

Elika告诉我,做心理咨询咨询不是请医生开药方,也不是听取“正确的人生建议”,更多地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帮我们去感知情绪、回溯伤痛、了解自己,完成一次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觉得压力大,孤独,总是感觉有点“丧”的情况挺常见的。这应该就是「心理亚健康」了吧?觉得自己还没有到需要去找专业人士求助的地步,但就是心里不舒服。

于是,我们会选择和朋友们聊天吐槽,或者干脆强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大吃一顿,煲个剧,希望睡一绝之后就忘记了。

但这些方式,其实都治标不治本,有一些负面想法没有被真正地“化解”,早晚会回来复盘...

今天Juju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免费的“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心理亚健康」。这也是Juju自我解压的秘诀,在有点丧的时候“疗效最好 -- “写作疗愈”

听起来好像是写日记?请大家继续看下去吧 👇

1.

一次看清自己的旅程

工作之后,除了写文案、报告,或者工作总结,大多数人可能就从此放弃写作了。

不会再有命题作文的苦恼,也不再想着记日记。我们尝试用更“现代化”的方式解决问题 -- 比如说,发个朋友圈吐槽。

但朋友圈最“危险”的地方在于,它是发给别人看的。缺少了向内的私密性,人们本能地会倾向于“粉饰自己”。于是发光的时刻、积极的瞬间,留在了朋友圈,哪怕是吐槽,也会尽量说得“无关痛痒”。朋友圈发多了,自己反而变得更困惑...

写作练习,就是要先找回这个“把你想说的话都说出口、把你所有闷在心里的东西都写下来”的狂野的过程。

没错!就是狂野。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Natalie Goldberg?她是一位美国的诗人、作家、画家,也是一位书写教练。她从70年代开始静坐修禅,并把疗愈结合到写作中去。她的写作课,不是教技法和套路的,而是一场放飞自我的狂野疗愈。

也就是说,写作不是职业作家的专场,普通人更是能通过写作练习,去疗愈自己。

Natalie Goldberg

Juju曾经多次和大家说到过,因为要更新这个公众号,自己“强行静下来“去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这个过程让自己看透了很多事情,也更了解自己。虽然是给大家写干货,但真正深度受益的,是我自己。所以,我也总是建议大家也去写一写。

后来,我看了Natalie Goldberg所著的Wild Mind《心灵旷野:活出作家人生》,才真正地明白了为什么写文章的过程帮到了我;还学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练习方式“,帮助我进一步“看清自己”,和自己诚实地对话。

Wild Mind

《心灵旷野:活出作家人生》

练习 #1 

看清内心的方法

写一篇十分钟的限时作文,用“我记得”开头,一直写。

”我记得那天的天气特别好,我和好朋友去公园划船...'

每当你卡在什么地方觉得无话可说,就再写一次“我记得”,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跟随自己的思路走,把你内心中所有肯定的、在明处的、有意识的存在都挖掘出来。

写满10分钟后,站起来走一走,吃一点儿东西,我们再来做反方面的练习  👇 

以“我不记得”开头,直抵大脑的隐秘处,空白、黑暗的心灵区域。去看你所否定的、在暗处的、无意识的却存在于内心深处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真诚向大家推荐抽出二十分钟来,做一次这个练习,你可能也会和我一样,发现写“我记得”后面跟随的事物时非常顺畅:我记得那是一个艳阳天、我记得所有朋友的爱好、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

但“我不记得”后面的十分钟,却艰难很多。

比如说:“我不记得分手时他到底有没有说对不起,可能是因为我并不在意。如今我已经大刀阔斧地向前开辟新生活,只是在路过经常去的那间有只胖胖英短猫的咖啡厅时心里有些难过……”

看书的时候,Juju在想,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会选择“不记得”呢?而且这里的“不记得”不是真的被忘记了,既然你都写下来的,就说明,其实你是记得的.. 难道是出于自我保护于是强行忽略最在意的东西?

那些“我不记得”背后强烈的感情,是真正需要一点点被挖掘出来,一点点被重新认识、理解和接纳的。

Natalie说,“有时,‘我记得’就像一条高速公路,我们系上安全带,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开;而‘我不记得’可以让我们来一个180度大转弯,看到哪些事情是我们不屑于记住的、压抑住的、或暗藏于心底的。”

这是一个看清自己内心的秘诀。

** 我记得/我不记得,也可以替换为:我在想/我没在想,我知道/我不知道,我是/我不是,我想要/我不想要,我觉得/我不觉得……

练习 #2

你的禁忌是什么?

做完光明与黑暗的交错练习,如果你对被我们压抑的那份“黑暗”感兴趣,可以试一试这个“禁忌”练习。

题目很简单,就是列一个清单,把你觉得所有属于禁忌的主题、所有你不敢去看,不敢去说的事情全部写下来。

Natalie在写作课上做这个练习时,学生们列出的清单,都是人们生活中简单的事实 -- 

“父亲的酒瘾,祖母的死,某样物品的价格,母亲的年龄,谁谁离婚了,爱上女孩(同性恋),班里的黑人……”

如果我们来写的话,禁忌肯定会因文化而有所不同,而且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禁忌。

写完我自己的禁忌(当然不会告诉大家!)当时觉得,禁忌之所以让我们如此不舒服,是因为人类或人类的心灵本来是狂野而自由的,但却不断碰触到许多规则的红线,以“禁忌”的名义来触痛我们。(社会的规则?文化的规则?世俗的规则?)。

大胆写出被自己认为是禁忌的事,是一个对自己更加了解、对规则更加清醒、对世界更加勇敢的过程。

Natalie说,“说出真相这件事,可以让我们自由。我们都有疯狂野性的梦想、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及平庸无趣的想法。让我们感受其实质,不要害怕。

练习#3

多维度重新探索旅行

第三个练习我们来做一点轻松的,也是Juju最喜欢的话题:旅行。

首先,选一个地方,可以是路过的一座小镇或城市,去拜访童年挚友时去的地方...

然后,给自己定20个#旅行小话题,比如说 #火车、#酒店、#第一顿饭、等等,以它们为开头向下写。(什么?列不出20个话题?逼自己列,肯定可以列出来!)

这20个话题,会从20个维度上,重新探索你的旅行。你可能会体会到,“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之外的多维度的真实自我。

比如说,#火车话题,我可能会写火车上的人,可能会写每次离别的心情,可能会回想起小时候对于坐颠簸火车的抗拒,可能会写到每次毅然而然向前走的决定……

#酒店话题,我可能会写到自己对厕所的卫生水平真的很在意,可能会写到某次旅行时前台那个的有些奇怪的女人,可能会写到对家里的床的思念,写到自己咬牙付了一次昂贵酒店的青春...

在Natalie自己的练习里,她写了一段去巴黎奥赛博物馆看梵高的故事,从排队看展时手中的书,写到自己感同身受的过往,再写到看展结束闲逛到了萨特与波伏娃的墓。

那篇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那晚,我躺在酒店的床上。我刚满四十,我对自己说,‘等你五十岁的时候,你想要什么?’

我丝毫没有犹豫,立刻答道:‘我想爱一个人,在乎一个人。’

‘不是写书?不是成名?不是富有?’

‘那些东西也很好。但我最想要的是爱一个人,在乎一个人。’”

2. 

一次自我疗愈的体验

就像心理咨询一样,当我们通过写作了解了自己的内心、过往、伤痛,觉知的同时,我们就是在进行自我疗愈的过程。

在Natalie的The True Secret of Writing: Connecting Life with Language《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中,她提到,写作练习的七种态度,其实也是面对下属、上司、朋友、爱人、敌人的态度。

1️⃣  不批判(Non-judging)

2️⃣  耐性 (Patience)

3️⃣  初心 (Beginner's mind)

4️⃣  信任 (Trust)

5️⃣  无为 (Nonstriving)

6️⃣  接受 (Accepting)

7️⃣  放手 (Letting go)

The True Secret of Writing: Connecting Life with Language

《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

我们越多训练写作,就能越多地体验活在世界上的另一种方法,一种更自由的,破除限制的方法。

写作练习最打动我的,也正是这份“破开理性限制”的疗愈力。详细和大家聊聊我的一些感受吧:

☀ 多一份感受,少一份批判

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里,用到理性的时刻太多了,每天我们的大脑都在思考、权衡、计算、评价、得出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停地锻炼去减少情绪对做决策的影响。

久而久之,我担心自己会变得太过理性,像AI一样。一些“纯感受”,“纯记录”的写作练习,可以帮助自己找回生活的温度。

举个生活里超级小的例子吧!在某一天下午,你突然想喝奶茶,但下一个念头就是另一个批判小人儿,对自己说:这样不行、要保持身材、实在是太不自律了、为什么别人能坚持住而我坚持不住呢、要不喝个代糖可乐吧等等....最后,你决定不喝奶茶了...

这是一个决策的过程,一个批判的过程...但每个念头,都是一次窥伺心灵的机会,你可以尝试不带批判地去面对这一念头。

如果你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上一句,“今天下午,我突然很想喝奶茶。”

后面跟上来的,可能是“手里捧着奶茶,我坐在楼下的花园晒太阳,看着隔壁楼穿着衬衫的男孩表情焦急地在打电话。有时候,跳出来成为整个城市的旁观者,也挺有趣……”;

也可能是“我觉得喝奶茶是个罪恶的事情,糖变成了一件违法犯罪级别的事儿。是不是所有的甜蜜都有其代价,难道人类一定要去习惯生活在苦涩中呢?”

让自己就这么写下去,我们心底里的感受就是真相,无论我们是否接受,无论你的思想可能会去把它定义为“好的”“坏的”,都让自己写下去...

我们常常说,要对自己诚实,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都是大道理罢了,说起来容易,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这个写作练习就能帮助到我们,去锻炼,面对自己的念头时,多一份当下的感受,少一份对思想的批判...

☀ 真正地活在当下

Juju以前就有接触过两个很简单的“正念内观”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混乱的思绪中停下来,真正地活在当下

但这些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点难,因为不知道自己应该focus在哪里,到底要去感受什么...

和Natalia所建议的写作练习相结合,就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

一是“喝水”:拿起水杯,喝满满一杯水,慢慢地抬起杯子,感受水杯的温度与质感,慢慢地喝下去,观察你的呼吸,你的吞咽...

喝完整整一杯后,你可以放下杯子拿起笔,列5~10个具体的写作对象。比如“我如何吞咽”、“”、“我的手”、“河流”、“夏天和冰块”、“嘴唇上的清凉”等等,然后带着宁静的心继续写下去。

第二个方法,走在马路上的时候,选一种颜色(比如Juju最爱的黄色吧!),四处走走,注意沿途哪里有黄色:女孩的袜子、便利店的招牌、蓝色雪佛兰汽车的尾灯...

如果满脑子还都是“今天见了谁”“等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样的杂乱念头,就走得更慢一点。散完步,列出你看到的所有黄色的地方,用这些关键词做灵感,列出你想写的事物,继续写下去。

这两个方法,都能够让你从混乱的思绪层面,沉静到身体的感受上当下的体验中,让自己慢下来,让自己重新专注。

☀ 撕掉标签,用细节回归真相

去标签这件事,Juju之前也有在日复一日996,还能把生活过成诗吗?中提到过,当时就和大家说,去标签做起来真的挺难的!

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里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多多锻炼,比如说认识新的人的时候,不要立刻去贴“他是什么背景毕业的、在做什么工作”这些标签,而是努力专注于聆听、观察和接受眼前这个人。

写作疗愈中,我学到了一个小方法,可以锻炼我们“去标签”的能力,就是具体一点,写出“细节”来。

比如说,不是“一个商务精英”(标签),不是“看起来就很要强的样子'(根据标签而产生的预设), 而是“她穿一件红色的衬衫,不是正红,有点偏橘色。她握手的时候很有力,手心有点湿湿的...”

细节能让我们更坦诚。1️⃣ 越过标签,具体到个人 2️⃣ 越过评价,专注于事实。

不要写“他是个有趣的人。”具体写写他喜欢坐很久的163号巴士来看你,白色的车窗窗帘陈旧的发灰,下车之后他会搓着手给你讲在车上思考的小故事。

不要写“你非常不开心”,具体写写“被放鸽子的那天大雨倾盆,你打着从大厦门卫借来的印着xx公司标识的黑色大雨伞,走过地铁站的时候白布裙还被溅了满身泥点。”

专注细节,能帮助我们大脑跳出预设,跳出设定好了的情绪,坦诚地去面对生活。

就像Natalie说的那样,“生活不好也不坏,生活就是生活。”

//

好啦,这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关于“写作疗愈“的内容。对此感兴趣的童鞋们,可以找文中提到的两本书来看~ 自己去咀嚼,才能品到真正的滋味。

哪怕我反复感叹自己文笔不好,没有艺术家细胞,不可否认地,写作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我此时此刻就在写作啊)。

Natalie Goldberg的书对我帮助很大,因为她启发了我更加有意识地去写作。写作之于我,不仅是一个每周(更新公众号)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一个帮助我实现目标的行为,它也成为了帮助我”自我认知“的一种方式。

文中提到的这些写作练习,是每个人都马上可以开始进行的,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不需要预先学习一些专业技能。如果你觉得最近有点丧,不知道怎么走出来,那可以试一试~ 

“和自己对话”是人一辈子的执着,慢慢来,从更有意识地去过每一天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