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反复说这句话,说明正在努力争取独立,却被很多家长认为是无理取闹

 悦来阅好吧 2020-06-24

学前准备班已经开班近两个月,孩子们早已通过认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掌握了很多基本地理常识,认识了很多汉字,扩宽了眼界和格局,也学会了很多古诗词,对诗歌和历史上著名诗人有了初步了解。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朗读和背诵古诗,形成了很强的专注力,对将来的小学学习将是作用巨大的。

除了获得这些可喜的成绩外,我还发现了一个值得每一位家长都需要重视的现象。

当孩子在背诵古诗卡壳时,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提醒,并一再说:“我自己来。”每当这时,我总是微笑着回应:“好的,再想想,不急。”我会耐心等待,直到孩子自己想起来了为止,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果孩子实在想不起来,我也不急着提醒,直到他对我说:“能提醒我吗?”我这才不紧不慢地给以提示。


孩子不断说“我自己来”,说明他已经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并努力争取独立,家长这时必须得耐着性子等待,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这就是在鼓励和肯定孩子的独立意识,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如果家长听不见孩子的话,认为是在无理取闹,并强势地替孩子做事,孩子会感到沮丧和愤怒,往往通过“闹腾”来表示对家长的不满。但在家长看来,孩子简直是在乱闹,甚至会严厉呵斥和打骂孩子。

多次下来,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没用的,干脆就放弃了努力,任由家长来替自己做事和安排,最后就失去了独立的欲望和能力。我不止一次听到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没有任何想法。”

其实,每个孩子刚开始都想要独立(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独立决定),只是不断受到家长的打压,最后就没有了独立能力。

孩子争取独立的努力被干扰和剥夺,究竟有多愤怒?我还是拿学前准备班的孩子的表现来说明。

当一个孩子在独立朗读和背诵古诗遇到困难时,如果另一个孩子出于好意提醒了一下,这个孩子就会非常生气和不满:“我不要你提醒!我自己会背的!”俨然一副被冒犯后的极端愤怒样子,似乎遭到了天大的委屈和虐待。

我于是订下规矩:

当其他小朋友遇到困难时,首先问“需要帮助吗”,得到允许后再帮忙。

这样,就避免了很多因为“好心”而造成的冲突和矛盾。


如果孩子想要独立的意愿被家长否定或者打压,很多负面情绪会积压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对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也许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做事总是做得不够好,最后还得家长来“善后”,特别麻烦,会感到不耐烦。

我要说的是,没有一人生来就会做事,学会做事需要一个过程,家长一定要耐心等待,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很多麻烦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贪省事而阻碍了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那以后麻烦事会一件接着一件,直到令家长崩溃。

孩子成长的前十年,家长教育得当,孩子一辈子都不会令人操心,反之,则会令家长一辈子操不完的心,而且效果绝对不佳,同时还得受气、愤怒和崩溃。

当孩子说“我自己来”时,家长不妨做一个耐心的观众,虽然会有些麻烦,但收获满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