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患者是楼下小吃店的老板,经营早餐、肉夹馍、凉皮等;因我经常去其店里吃饭,一来二去成了熟人。 前几天傍晚,我去其店里吃凉皮,吃饭的时候,她走过来问我:“你颈椎也不好?我看你贴着膏药”。 “哦,昨天晚上降温,忘了关窗户,早上起来脖子僵硬不舒服,就贴了个膏药”,我答。 “你贴这膏药效果怎么样?”她立刻急切地问。 “还可以,早上起来僵硬得很,贴了一天,感觉好些了”,我说。 店里吃饭的顾客不多,她索性坐了下来,跟我聊起了她的颈椎病史。 “我这颈椎病好多年了,开了十几年小吃店,老是低着头做饼,颈椎病越来越严重了;现在不仅颈椎难受,连带着这左半边脸都感觉是麻木的,头也有点木,张大夫,你说这是咋回事?严重不?” “你这是因为长时间低着头做饼,气血不流通,引起面部、头部供血不足;再加上颈部的特殊位置,容易受寒,时间长了就连带着感觉脸麻、头麻”,我说。 “前几天我难受的不行,晚上睡不好觉,抽空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是颈椎增生; 大夫给开了几盒中成药,吃了这几天,感觉疼痛有所减轻,但脖子僵、脸木这些没有多大改善,张大夫,你看我这该怎么治疗?”她问。 “颈椎增生的病因,中医来讲还是气血虚,气血不足以濡养筋骨,导致增生;治法无非就是内服中药,配合外贴膏药,能缓解的快一些”,我说。 “可问题是我一看中药就犯愁,喝不下去;再加上我这一天忙的,也没工夫熬药”,她皱着眉头说。 “那就外用膏药贴敷,也有效”,我说。 “不瞒你说,张大夫,我这人皮肤还容易过敏,老公儿子看我成天疼的睡不好觉,给我买了不少膏药,一贴就过敏,只好把膏药都扔了”,她说。 “既不能喝中药,又不能贴膏药,那你找我干啥?既然这样,你自己多注意,经常活动活动颈椎,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说完我就走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有点愤愤不平: 中医因为不需要那么多检查设备,总有朋友或者熟人一看见你,就伸出胳膊,让你号个脉,号完脉又说:中药苦,根本喝不下中药。 遇到这种又想治病、又矫情的人,实在让人很无奈。 隔了几天,在菜市场买菜时碰见她,一看见我,就大老远跑过来,问我“张大夫,你那天贴的膏药在哪儿买的?我也想试试,实在难受的不行了”! 隔天给她拿了一盒,嘱咐她:要是皮肤容易过敏,就少贴几个小时,说明书上写着每次贴8-10个小时,你贴上5个小时就行了,最好晚上睡觉前贴,清晨拿下来。 过了几天从小吃店经过时,特意去店里看她;看她还贴着膏药,于是问:“你贴了几天了?过敏了没有?” 她不好意思地说:“我是昨天晚上贴上的,一直贴到现在,快24小时了;这次倒奇怪,没过敏,我舍不得扔,就一直贴着,直到没粘性了才扔掉; 我一共用了3贴,感觉好多了; 就是贴上的感觉不一样,以前我买的膏药,贴上去热乎乎的,贴一会儿皮肤就红了;这次贴的没那么热,反倒有点儿凉凉的,这是什么原因啊”? “有效果、贴着不过敏就行了”。我因为急着回家做饭,没时间给她解释那么多。 “张大夫,那你说我要贴多长时间才能治好啊”?她追出来问。 “颈椎病百分百治愈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你每天都要看手机、低头做饭、做饼,不可能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贴膏药的作用只是缓解,减轻、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平时要多加注意,不要过劳;这次贴一个疗程,症状减轻了就不用贴了;等过段时间严重了,再贴一个疗程,一边保养一边治疗,自己感觉不那么痛苦就行了”,我说。 “好,我明白了,我把这盒用完了再找你,谢谢你张大夫”,她开心的说。 按:因颈椎的特殊生理结构,加上现代人工作紧张,伏案工作多,俯首看手机时间长;一般很难彻底治愈,容易反复,故治疗颈椎病,日常保养更重要,颈椎贴使用方便,疗效可靠,不失为一剂颈椎保养良药。 近日多名患者反馈:颈椎贴贴敷于大椎穴后,并没有产生强烈的热辣感,反而一开始有凉丝丝的感觉,进而感觉有点麻麻的很舒服,与其他膏药贴敷后热辣辣的感觉明显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有的膏药生产者为了让患者使用时“体感”更强,添加了辣椒精油等成分,待膏药与皮肤接触受热,患者便能感受到很强的热感,实际上,热感并不代表药物产生作用; 本贴敷系列(退热贴、止咳贴、颈椎贴、冠心贴)由现代药企使用高科技手段精制而成,不一味追求“热感”,采用纯中药透皮促渗剂,使得药力持续渗透,疗效更佳。 个体有差异,临床不排除贴敷后皮肤过敏的患者,如过敏请参考本公众号6月11日的推文:“答患者问:颈椎贴效果挺好,但皮肤过敏怎么办”对症处理。 颈椎贴使用指南: 每晚临睡前用干毛巾清洁大椎穴及附近,待干爽后将颈椎贴横向贴敷于大椎穴(简易取穴法:低头,颈部最高骨下凹陷中),保持8—10小时,次日清晨起床后取下即可;因个体差异较大,如有皮肤过敏现象,可缩短贴敷时间。 幸福中医文化传播工作室荣誉出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