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绩——我就是个局外人

 旧时斜阳 2020-06-24

在诗坛上提起这个人的名字,很大一部分根本没听说过。

甚至他写了什么诗也只有VIP级别的唐诗爱好者才知道。

就连笔者,若不是去查阅唐诗,基本上可以忽略这个人的名字。

但世间总有那么几个人,他的名字并不出众,甚至才华上也不算光芒万丈。

单说诗的成就,他肯定成就不了大唐荣耀,也做不了诗坛的一哥。

甚至二哥、三哥也算不上。

他看起来就是个局外人。

但你提起唐诗,就是不能绕过他。

他叫王绩。

尽管他无时无刻的都在告诉后人,我没那么重要,我也许就是个局外人。

但唐诗一直没有忘记他。

在不太厚的那本全唐诗上对他的评价也高得离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即便是千年过后,留下的评价依旧足够惊艳。

他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清)翁方纲

按照这个评价算,他就是那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人。

这样的人,就算你想绕,也绕不过去。

因为他用毕生洪荒之力设置了一道你跨不去也绕不开的坎。

他一生设置的坎叫——五言律诗。

只要你写诗,对不起我的格律就是标准。

不服,你可以试试。

就这么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历史偏偏没有准确的记录他的人生。

历史上,他具体在那一年出生,没有太准确的记载,只有一个大概的年份。

我们只能从只言片语的资料里知道,他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自幼好学,博闻强记,什么三字经、百家姓都背得贼溜。

当别的孩子还在为写自己名字而苦恼时,他已经历京都长安(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并成功的获得了“神童仙子”。的称号。

这一年,他11岁。

5年后,也就是大业元年(605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出版社的编辑)。

算是做了官。

和别人拼命做官不同,他对做官没什么好感,人家做官拼命拉动内需,增加JDP。

他拼命喝酒。

喝酒就喝酒,偏偏还喜欢说大实话,一不小心被人弹劾。

一看喝酒还有人弹劾,不等人家写开除报告,自觉的领了一个月的工资,去职回家,走的时候,还来了句:“网罗在天,吾且安之!”做官如同陷入天罗地网一样,处处都是束缚,我将能到哪里去呢!还是回家的好!”

这感慨当时气得吐血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这一走就是20年。

再次出山是唐武德八年(625年)大隋没了换做是大唐。

当时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照门下省例,是可以得到一些福利的。

福利的标准很多,高温费、车旅费、过节费都有,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特别的福利——日给良酒三升。

一听有酒喝,王同学立马穿上了官袍拿了官印,动作之快,丝毫不亚于体育运动员。

其弟看他兴奋的模样忍不住问:“做官快乐否?”

“做官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王同学喝着酒一脸无奈的说。

这话很快传了出去,上司陈叔达生怕三斗酒留不住王同学,干脆来个特批,将酒由三升加到一斗。

王同学也不客气,三升也是喝,一斗也是喝,充分贯彻了男人喝吧喝吧不是罪的精神,愣是喝好几年。

这样的做官态度,自然得不到升迁。

一套考核下来,对不起你不合格。

王同学也没抱人家大腿的意思,在他看来,做官也是喝酒,回家也是喝酒,家里还没人来管,喝得更痛快。

报告也不写,直接脱了官服就回家了。

按说这样的人是不能做官的,可偏偏有人喜欢他做官。

刚回家喝了几年,他又出山了。(召为有司)

官还升了一下,看到这种景象,你只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刚上任的王同学一听隔壁单位有个酿酒的高手,死活要去和人家做同事。

可人家吏部不答应,兄弟你要喝酒可以,咱们单位有的是,可你也不能这么胡闹。

你不要脸,我们还要脸。

可人家王同学就不这么想,我做官就是为了喝好酒,喝不到好酒,我还做个屁的官。

“这是我深切的愿望!"王同学坐在吏部办公室大义凛然的说出了自己最急切的愿望。

吏部最终按照王绩的请求任命了他。

看到这儿,你能说什么。

奇葩。

按照王同学的说法,这个只是正常操作,算不上奇葩。

下面的才算。

也不知喝了几年酒,隔壁单位的酿酒高手死了,王同学喝了一年多对方妻子酿制的好酒,一年多以后,对方的妻子又去死了。王绩说:“这是苍天不许我畅饮美酒吗?”(天乃不令吾饱美酒,遂挂冠归。)

干脆一拍屁股回家隐居, 研究酿酒,自产自销。

据说生意还不错,就连当时大名鼎鼎的风水大师李淳风赞颂他说:“王君,您是酒家南董。”

但看这些,你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酒鬼。

这个结论并不算错,但答案显然只是说对了一半。

若没有另一半,写在王同学的脸上的只有两个字酒鬼,远没有“山水田园诗的先驱、五言律诗的奠基。”来的耀眼。

我们只能说酒是王同学精神的寄托物,身逢乱世,只能以酒解忧,以酒消愁。而诗则是他的内心。

而要真正了解的王同学的内心,必须读读他的诗。

这里随意写几首。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

(因为没有懂我,所以我只能喝酒买醉,更多的时候,我更喜欢古人。)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秋夜喜遇王处士》

(在这样的日子里碰到自己的朋友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惜,世人总容易忽略。)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赠程处士》

(阳光随着心意洒落,河水听任感情流淌,这才是内心追求的生活呀!)

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题酒店壁》

(你们总愿意清醒,殊不知难得糊涂才是人生最高境界。)

他的诗不多,但每一首都是发自内心。

这种朴素自然的风格和同时代靡浮艳华的诗歌相比,他的诗独树一帜。

宛如大鱼大肉的中一盘小青菜特别的显眼,特别的纯粹。

尽管,他从没有想过让自己变得显眼。

尽管他时时告诉世人,我不那么重要。

但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他朴实的诗风,浑然天成的风格,迅速在大唐诗坛打开了市场。

无数的英雄好汉都闻风而来,无意之间他打造了大唐诗坛第一的江湖门派——五言律诗。

这种体裁,以前是没有固定的格律。

直到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扭转齐梁余风,师从自然,愣生生地走出了一条既规范又自然的道路。

一时之间,他成了承魏晋、后启大唐的标志性人物,就连国内第一的杂志《唐才子传》都是从他开始。

他的传奇就像一道闪电,迅速照亮了整个大唐。

提起他,无数的诗坛好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的竖起大拇指赞上一句——真真的一条好汉。

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猛地往嘴里灌一口酒,一脸憨厚的说道:“算不上,算不上!”

每次的记者招待会,他从不去占C位,总是抱着一壶酒,将自己放在无人在意的位置上,偶尔一仰头猛灌一口酒,便将脸藏在阴影之中。

碰上采访,他总是一脸的腼腆,许久才说上一句:“不值当采访,不值当啊!”

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告诉世人,我就是一个局外人。

你们大可不必如此。

但世人似乎总能想起他,各种赞扬文字写到手软,什么陶渊明饮下的是魏晋风度的最后一杯酒,而王绩举起的则是大唐荣耀的第一杯酒。

这种过分关注、过分赞扬的画面,让他有些惊慌。

他知道,自己根本没这么重要。

他似乎怕死后自己人生会被乱写,特意在临死之前,为自己写了墓志铭:

有唐逸人,太原王绩。

若顽若愚,似矫似激。

院止三迳,堂唯四壁。

不知节制,焉有亲戚?

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

无思无虑,何去何从?

垅头刻石,马鬣裁封。

哀哀孝子,空对长松。

尽管这段话很繁琐,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翻译下。

有个唐朝逸人叫王绩。若顽若愚骄且激。院里三条狭小路,到最后只有家徒四壁,我不会过日子,所以没什么亲戚朋友走动,活在这个世上,就好比累赘悬疣,瘤子溃烂完毕了,我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没想过死后会去哪里,就在垅头立碑刻石,让松柏来封遮住坟顶。我自问还算是个孝顺的儿子,却一生没能留下功名。

这辈子到头了,如今只能空对长空说几句真心话了。

我叫王绩,好一口酒,会玩两首小诗,对了,还会点好弹琴,曾“加减旧弄”,改编琴曲《山水操》,除此之外,身无长物。

你们不要瞎写了,我不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