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大发现!重庆博导课题组在JAFC发表封面文章:普洱茶有益于酒精相关疾病!

 swkby 2020-06-24

6月17日,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柳岩、曾亮等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区,IF:3.571)发表封面文章,其封面文章题为'Gut Microbiome and Metabolome Response of Pu-erh Tea on Metabolism Disorder Induced by Chronic Alcohol Consumption'。这项研究探讨了普洱茶提取物(PTE)对长期饮酒引起的酒精相关疾病(氧化应激、慢性炎症、脂肪肝及肝肠损伤)、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紊乱的保护作用。

重大发现!重庆博导课题组在JAFC发表封面文章:普洱茶有益于酒精相关疾病!

曾亮,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茶及天然产物的营养和功能性研究;茶产品(初加工、深加工)研制;茶叶风味品质特性评价。

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茶叶学会科普专家、中国茶叶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委员、重庆市茶叶学会理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茶叶专委会秘书长、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茶叶体系岗位科学家、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Comprehensive Review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Food Chemistry等数十种SCI期刊审稿人。在Food Chemistry、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 Function、中国食品学报等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独立译著1本,副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3本。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一项、国家农业农村部项目5项、国家教育部项目一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1项。课题组现有教授、副教授、讲师5人、博士生2人、硕士研究生12人。

重大发现!重庆博导课题组在JAFC发表封面文章:普洱茶有益于酒精相关疾病!

柳岩,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化学物质的生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茶叶感官分析和风味化学。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5篇(中科院分区1区4篇、3区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一项。Food & Function、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等SCI期刊审稿人。

研究背景

饮酒是与肝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占全世界死亡人数的5.9%。酒精性肝病(ALD)的主要特征为体内氧化应激,肝细胞代谢紊乱和肝脏炎症。最近,一些研究强调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酒精性肝病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肠道动态平衡过程中,肠道菌群有助于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从而防止细菌在肠道内易位。此外,包括维生素,短链脂肪酸(SCFA)和氨基酸在内的微生物代谢物,有助于维持肠屏障的完整性。与病原体分子模式相关的微生物代谢物,包括内毒素,可以通过门脉循环促进肠道通透性和全身性炎症的发展。已有研究报道,饮酒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并进一步减少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物以及产生有害微生物代谢产物。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和细菌易位,从而刺激各种酒精性肝病。

重大发现!重庆博导课题组在JAFC发表封面文章:普洱茶有益于酒精相关疾病!

因此,肠道微生物组已成为酒精性肝病中潜在的治疗靶点。饮食是调节肠道菌群的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之一。富含多酚的饮食在动物模型和人体研究中显示出肝脏保护作用。作为后发酵茶,普洱茶含有丰富的简单儿茶素和聚合儿茶素,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微生物调节作用。Wang等证明普洱茶可以减轻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肝脏组织学损伤并将其常规血液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然而,关于普洱茶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而缓解长期饮酒导致酒精性疾病的效果及其潜在机制知之甚少。

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普洱茶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而缓解长期饮酒引起的小鼠酒精性疾病的潜在机制。检测了普洱茶对小鼠酒精性疾病相关病理(氧化应激、慢性炎症、脂肪肝及肝肠损伤)指标的影响。此外,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粪便菌群的组成,并通过UHPLC-QTOF-MS来鉴定摄入普洱茶的小鼠粪便中的代谢组学图谱。分析了普洱茶对于长期饮酒引起的体内氧化应激、慢性炎症、脂肪肝及肝肠损伤的影响。此外,分析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普洱茶对酒精性动物模型的保护效果中的潜在作用。

重大发现!重庆博导课题组在JAFC发表封面文章:普洱茶有益于酒精相关疾病!

研究结论

在慢性酒精暴露的小鼠中,PTE调节了长期饮酒小鼠的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的响应,这可能是与PTE改善小鼠体内酒精性疾病(氧化应激,慢性炎症,脂质堆积,肝脏和结肠损伤)有关。PTE通过提高潜在有益细菌(例如双歧杆菌和Allobaculum)的相对丰度,并降低潜在有害细菌(例如幽门螺杆菌和拟杆菌)的相对丰度,来恢复酒精引起的粪便菌群失调。PTE也调节了酒精引起的体内代谢紊乱,包括脂质代谢(鞘脂,甘油磷脂和亚油酸代谢),氨基酸代谢(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此外,PTE中活性成分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可能有助于PTE发挥其保护作用。总体而言,PTE可能是缓解长期饮酒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疾病的功能性饮料。

延伸阅读: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积淀深厚。学院以'立足重庆、服务西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建设成中国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为学科定位,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学科特色,在柑橘的精深加工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香辛料和特色调味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兔肉和火锅配菜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甘薯魔芋茶叶等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等领域覆盖了食品全产业链,实现了农业、工业、艺术等学科的深度融合,培育了罗云波教授(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邹光友(光友集团董事长)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杰出人才,为我国的食品工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三代食品人薪火相传,'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为'B',被评为重庆市'双一流'建设学科和西南大学'双一流'培育学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西南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部分图文素材来自科学私享官微、西南大学官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