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世界上现有的放射治疗设施大多集中在高收入国家,至少有36个国家目前依然没有此类用于治疗癌症的专业放射设备及设施。 与此同时,尽管在近几十年里,发展中国家为改善放射治疗基础设施欠缺的问题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在确保癌症患者获得充足、可负担的治疗方面仍然有很多工作亟待完成。 IAEA的《放射治疗中心名录》 在举行第60届大会的间隙,国际原子能机构于本周三推出了经过改版设计、更便于使用的全新《放射治疗中心名录》(Directory of Radiotherapy Centres)。该名录是目前最全面的有关世界范围内放射治疗基础设施相关资料的权威数据库。 据估算,高达50%-60%的癌症患者在其治疗的某个阶段,都会需要接受放射治疗。为此,经过改版调整的《放射治疗中心名录》数据库将显示当前以及未来的癌症治疗需求,其中要求为中、低收入国家提供额外的放疗仪器并开展人员培训,以弥合与发达国家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差距。此外,名录中记载的300多台放疗机器的使用时间已经超过30年,需要立即进行替换。 根据名录,截止2015年,中国共有1146个放射治疗中心,其中148家在山东省,居全国之首。 国际原子能机构从1959年开始收集有关放射治疗基础设施的相关数据,为全球各地的专业人员提供重要指导,是规划放射治疗服务、倡导更高效癌症治疗方案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此次发布的最新《放射治疗中心名录》汇集了来自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有关治疗中心的最全面综合数据,并可在不同国家和区域间进行对比。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它粒子束等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 放射治疗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在伦琴发现X线、居里夫人发现镭之后,很快就分别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直到目前放射治疗仍是恶性肿瘤重要的局部治疗方法。大约70%的癌症病人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放射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2020年5月29日,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剩余数量暂时无法确定。经研究,决定推迟开展2020年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申报,有关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该项方案是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等文件制定的,主要内容是:“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 各省份配置规划数量分布表 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22548台,其中新增10097台,分3年实施,甲类大型医用设备根据工作需要按年度实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由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制订年度实施计划。为社会办医配置预留合理空间。 甲类大型医用设备清单 1.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加强对在用设备使用状况的跟踪和评价,本规划期内暂不制订新增配置规划。(说明: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目前存量 1 台。) 2.质子治疗肿瘤系统。全国总体规划配置控制在10台内,全部为新增配置。按区域功能定位、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和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等实际情况,到2019年底前,在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南、西北6个区域各配置1台; 到2020年底在人口密集,医疗辐射能力强,集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经济区的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再各规划配置1台。 3.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加强对在用设备使用状况的跟踪和评价。到2020年底,全国暂规划配置33台,按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配置,其中新增28台。 4.高端放射治疗设备。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216台,其中新增188台。 需要强调的是,方案指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设大型医用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平台实现中央-地方信息互联互通,做到全透明、可核查。 加强设备使用评价和分析比较,防范和治理过度利用,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不合理增长。充分发挥专业协会作用,建立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和相互监督。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清单 1.X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含PET)。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710台,其中新增377台。 2.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手术机器人)。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197台,其中新增154台。 3.64排及以上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64排及以上CT)。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8119台,其中新增3535台。 4.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1.5T及以上MR)。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9846台,其中新增4451台。 5.直线加速器(含X刀)。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在3162台内,其中新增1208台。 6.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254台,其中新增146台。
1、放疗与手术、化疗的疗效、成本比较 相对于肿瘤手术治疗,现代化精准放疗具有副作用更小,治疗效果更好,综合成本更低等一系列优势。与其他治疗方式配合,如手术,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从治疗成本角度看:放射性治疗是最具成本效益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根据瑞典议会医疗保健技术评估委员会(SBU)的预测,放疗费用是手术治疗费用的50%。 2、放疗市场将受益于癌症发病的不断攀升 根据WHO发布的《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2012年全球共新增癌症病例 1400万例,预计仍将逐年递增,至2025年新增癌症病例可能达到1900万人,而 2035年预计将达到2400万人。 在我国,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新诊断癌症病例307万人,占全球总数的 21.8%。同年全球因癌症死亡病例820万人,其中我国因癌症死亡病例220万人,均超过对应新增癌症病例的50%。 3、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放疗市场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放疗设备普及率较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末,我国每百万人拥有放射性治疗设备仅1.1台,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 据国际放疗巨头Elekta 2013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各国采用放疗治癌的患者比例存在这样的趋势,即经济越发达、医疗理念越先进的国家,采用放射性治疗的患者比例越高。 其中美国为63%,加拿大、瑞典、荷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均超过40%,而中国、俄罗斯、印度、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家均低于20%。 随着放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放疗理念的发展,放疗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4、当前国内放疗市场到底有多大? 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国内放疗市场由2008年的58.3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69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4.42%。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数据仅为放射治疗领域数据,不包括放射影像学领域数据。 5、国内放疗市场未来潜力有多大? 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国内放疗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需求仍未被满足。 下述调研及测算数据中,未被满足的需求包含两方面:
目前经济越发达 医疗理念越先进的国家采用放射性治疗的患者比例越高 其中美国为63% 而中国则低于20%我国每百万人拥有放疗设备仅1.1 台为美国的1/10近年我国放疗市场增长虽然呈现加速迹象但需求远远未被满足未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放疗意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随着大病医保及放松配置证政策的进一步实质性落地我们预计未来 3-5 年放疗行业复合增速仍将保持在25%-30%的水平据全球权威咨询机构Frost & Sullivan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国内放疗市场由2008年的58.3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69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4.42%该数据仅为放射治疗领域数据还不包括放射影像学领域数据 上述数据显示,近年我国放疗市场增长呈现加速迹象,未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放疗意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随着大病医保及放松配置证政策的进一步实质性落地,预计:未来3-5年,放疗行业复合增速仍将保持在25%-30%的水平。 6、市场结构放疗市场需求大 在恶性肿瘤治疗的地位提升 7、发展状况及前景
图3
8、放疗市场未来发展走势
大型放疗行业设备的制造是一个多科学交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