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度近视危害多,眼底改变别大意

 汉阳艾格眼科 2020-06-24

        近视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引起的全球性流行性屈光不正。我国有近6亿的近视人群,近视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从小到大身边总是有那么几个人是有近视的,矫正近视的眼镜等也渐渐地成为了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部分人对于近视这件事已经习以为常,并不重视其发展,只觉得近视只会导致视物模糊而已,殊不知如果发展成为高度近视是有很多危害的。

       您知道吗?在世界范围内,高度近视的人数约1.63亿,预计到2050年,高度近视的人数将增至9.83亿,而在中国高度近视的人数约8700万,预计到2050年,高度近视的人数将超过1.75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3%。

        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发生率为6.69%~38.40%,是一个典型的高度近视高发的国家。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就可以认识到,高度近视的人群是有很大的基数的。要知道,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眼底病变的发生率也会增高。曾有研究表明,近视性的黄斑病变是东亚国家的主要致盲原因,我国政府也曾公告:高度近视是我国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近视的分类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按屈光度数分类,近视被分为轻度近视(-3.00D以内),中度近视(-3.25D~-5.00D),高度近视(大于-5.00D)。按照是否有眼底病变和最佳矫正视力的下降来分辨的话,近视可以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当然并不是高度近视就等同于病理性近视了,因为高的屈光度数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眼轴的进行性延长以及随之而来的眼底病理性的改变。但是,研究表明近视度数越高,其发生视网膜脉络膜变性的可能性也越高。

       高度近视对视力的损害除了高度屈光不正对屈光矫正带来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它有很多并发症可以造成视力的严重障碍,如视网膜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以及黄斑劈裂等眼底病变。同时,高度近视者也会因为幼年时期高度屈光不正未矫正、屈光参差未得到有效治疗等原因形成弱视。另外,研究也发现,高度近视者合并眼底先天性疾病而致盲者也不少见,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发育不全等。

       目前我们还未能明确高度近视眼底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但是已有较多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眼轴的进行性增长,巩膜的胶原纤维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巩膜的坚固性下降、对扩展的敏感性降低,造成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均进一步变薄、萎缩,致使其易发生视网膜退行性病变、视网膜裂孔、脉络膜新生血管及其他眼底病变。

       目前病理性近视眼的治疗方法有限,并且无法逆转视觉上的损伤,因此对于高度近视眼眼底并发症需要从预防源头做起。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尽量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针对于已发生的近视要尽量延缓其快速发展。目前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高发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户外活动较少,过度的近距离用眼,包括读书写字及使用电子产品等,这些都是导致近视度数增长的危险因素。

       近视一旦发生便无法逆转,所以我们应该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度数快速增长引起重视,让孩子们积极的参加户外活动,适当地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等,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近视矫正方案加以干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