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试题(二)高中语文教和学

 李姿 2020-06-24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十多年前便有学者判断:“国家,特别是大国,仍然是应对全球化与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外部性的旨要行为体。”面时网络空间失序失范的风险,适度回归传统主权原则的治理体系将是塑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的关键所在。
    对于控制体系暴力而言,主权的对内维度意味着即使在网络空间,国家也应成为掌握暴力行使手段的唯一合法主体。从逻辑上说,控制合法行为体数量是抑制体系内暴力扩散的前提条件。国家主权的确认同时也为国家行为体在网络空间的活动提出了责任要求。国家实施或资助实施的网络攻击活动应当受相关国际法基本精神的约束,虽然这些约束的具体规则还未取得国际共识,但至少为规范网络空间国际安全互动提供了可能的出路。网络攻击的受害方也可以主权原则为基础向网络攻击源头所在国提出调查和干预等请求,在某种程度上,这有可能减弱政府借助非国家行为体实施网络攻击的内在激励,增强无政府状态下网络空间国家行为的责任意识。
    根据集体行动理论,集团内行为体数量过多,将导致有效共识和集体行动难以实现。当前,国际社会在有效的网络空问安全规范上始终难以达成共识,部分原因即在于过度分散的行为体和权力分配。在这个意义上,主权原则也是塑造网络空间安全规则的重要基础。实际上,许多关于网络空间军备控制的探讨,都是基于主权国家间可能的协调途径而展开的。要对网络武器的使用和扩散加以限制,就离不开对特定类型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督管理,因而需要主权的相互依赖维度通过一定方式得以行使。总之,国家间合作将是管控网络空间冲突对抗的必要手段。约瑟夫·奈对此做出预测:“主要国家将逐渐意识到合作对抗非国家行为体造成的安全挑战应被置于更优先的地位。”
    相互依赖的主权对于维护公民数据权利同样至关重要。网络空间虽然呈现扁平化结构,但个人在数据的控制和保护上总是处于劣势地位,少数掌握海量用户信息的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则处于优势地位,而数据流动和存储的“超国界性”,有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和对公民乃至国家数据权利的侵犯。2018午5月,《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正式生效,该奈例旨在增强对欧盟居民个人数据的保护。甚至不论相关数据的采集或存储是否在欧盟境内,都可以依据条例加以管辖。条例还确互了被遗忘权、删除权、可携带权等一系列用户权利,极大提升了公民对数据信息的自主控制权。我国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也有专门内容(“网络信息安全”)对公民数据权利加以保护,同时明确了对攻击、破坏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及非法跨境数据传输等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些自上而下的管控措施显示出权威主体对网络空间权利责任失衡的干预和纠正。
    当然,由于网络技术的独特属性,网络空间国际秩序将不太可能简单复刻传统空间秩序实践。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共同参与和有机协调是必要且有益的,但主权原则的确认将是构建这一新型秩序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刘杨钺、张旭《政治秩序与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的缘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在网络空间是唯一合法主体,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可以任意行使暴力手段。
B.国际法的基本精神能有效地约束网络攻击活动,有助于规范网络空间国际安全互动。   
C.以主权国家间可能的协调途径为基础,使得若干网络空间军备控制的问题得以探讨。
D.掌握了海量信息的少数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会对公民乃至国家数据权利产生威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引用学者判断,引出适度回归传统主权原则治理体系对网络空间治理意义的论题。
B.第三、四段为并列关系,分别从国际合作、公民权利两方面阐述国家网络主权的意义。
C.末段总结,指出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协作原则及建设网络空间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础。
D.文章围绕网络技术的独特属性的话题,从多方面展开严密、客观地论证,理论性很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强化了国家网络空间的主权原则,才有可能减弱政府借助非国家行为体实施的网络攻击,增强无政府状态下网络空间国家行为的责任意识。
B.主权原则是塑造网络空间安全规则的基础,解决过度分散韵行为体和权力分配的问题,就能使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安全规范上达成共识。
C.国家对维护公民数据权利无所作为,有可能导致某些拥有海量用户信息的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的权力滥用及对公民乃至国家数据权利的侵犯。
D.与构建传统空间秩序不同,只有以主权原则确认为基础,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共同参与、有机协调,才能构建良好的国际网络空间秩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材料一:
    2001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进入论证阶段,叶培建成为首批核心研究人员之一。2004年初,探月一期工程立项,叶培建担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
    嫦娥二号卫星与嫦娥一号同时研制,原本作为其备份,它的研制前景一度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嫦娥一号已经成功了,没必要再花钱发射备份星。叶培建站在反对方据理力争。他说,探月工程并非到此为止。既然研制了这颗卫星,为什么不利用它走得更远?不少人认为,嫦娥四号无须冒险.落在月球正面更有把握。叶培建再次反对。“中国探月工程应该走一步跨一步。落到月球背面去,这是个创举。”他说。
如今,嫦娥四号已成为人类首个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的探测器,玉兔二号巡视器也已累计行走约290米。它们均已成功完成第10月昼工作,顺利进入第10月夜。
对于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位专家感叹道:“我们再也不能说中国人只会跟着干了。”    (摘编自付毅飞《人民科学家叶培建:让中国探月工程跨步前行》)
材料二:
“太空机器人”公司的登月计划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计划赞助。此次飞行将是“游隼”及将其送入月球的火箭……由美国联合发射联盟研制的新型“火神半人马座”飞行器的首飞,或许也是私人公司研制的航天器首次登月。据悉,同样由CLPS资助的“直观机器”公司的Nova-C月球着陆器也计划同一时间发射。
“游隼”将向月球表面运送约30个有效载荷,其中14个将由NASA提供。除了由东京“戴蒙”公司研制的“瑶姬”,英国迄今第一辆月球车、由伦敦“太空点”公司研制的四脚小型飞行器也将加入这场月球之旅。   
“戴蒙”公司首席执行官中岛信一郎在声明中说:“我们的月球漫游车‘瑶姬’已成功通过100多次测试,并且拥有有史以来最小但最高效的车轮。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有100辆‘瑶姬’在月球表面着陆。”
NASA将CLPS资助的这些任务视为其“同忒弥斯”登月探测计划的主要推动力。“阿忒弥斯”希望到2024年将宇航员送往月球南极附近,并于2028年前在月球上及其周围建立永久可持续的人类根据地。
迄今为止,只有苏联、美国和中国3个国家成功实现了航天器在月表软着陆。以色列和印度2019年分别进行了“创世纪”和“月船2号”任务,试图成为第4个国家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刘霞《日本月球车“瑶姬”拟于2021年首次登月》)
材料三:
美国“元勋级”宇航员、搭乘“阿波罗11号”与阿姆斯特朗一起登上月球的奥尔德林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上公开质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登月计划。他认为NASA无须建造代号“门户(C-ate Way)”的绕月空间站也能在2024年前将宇航员送上月球。此外,他还建议深化国际航天合作,中、美、俄等国联合组建“太空探索联盟”。该联盟应包括美国及其传统的航天伙伴。包括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等,也应包括中国,最终要将印度、澳大利亚、阿联酋等拥有太空探索能力的国家全都纳入其中。联盟可以利用Spaces、蓝色起源、联合发射联盟等私营航天公司,帮助其将“共同愿景”变为现实。
    (摘编自胡定坤《“阿波罗”元勋宇航员质疑美登月计划》)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培建提出将嫦娥二号卫星作为嫦娥一号备份的建议,他认为探月工程应该走得更远,嫦娥四号要落到月球的背面去,成为创举。
B.嫦娥四号成为人类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受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专家赞叹;玉兔二号巡视器也已顺利开展了阶段性工作。
C.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计划为“游隼”及将其送入月球的火箭、“直观机器”公司的月球着陆器的发射提供赞助。
D.奥尔德林是美国“元勋级”的宇航员,他公开质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认为无须建造绕月空间站也能很快将宇航员送上月球。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四号被称为创举,经过我国科技人员不懈努力,它酋次在月球背面实现了软着陆,而不是只追求稳妥在月球正面着陆。
B目前,在登陆月球方面,中国已将其他国家远远地甩在后面,美、俄、日、英及印、澳大利亚、阿联酋等一些国家和欧洲正紧紧追赶。
C.人类为登月活动设定了更美好的发展前景,“阿忒弥斯”登月探测计划希望将宇航员送往月球南极附近,并在月球上建立人类根据地。
D.登月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迄今为止,已成功实现航天器在月表软着陆的仪有苏联、美国和中国3个国家,其他国家还没能做到。
6、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中国嫦娥四号探月工程的意义。(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四世同堂①(节选)
老  舍
一夜飕飕的西北风,地E头一次见了冰。一清早,韵梅须去领粮。看着地上的薄冰,她想找出她的手套来。可是,她并没去找。她不能怕冷,她知道这一冬天,苦难还多着呢,不能先教一点冰吓倒。出了门,冰凉的小风一会儿便把她的鼻尖冻红;她加速了脚步,好给自己增多一点热力。
领粮的人们,有的戴上了多年不见的红呢子破风帽,有的戴上了已成古董的耳帽儿,有的穿着油腻多厚的旧棉袍,有的穿着又有皮板而没有毛的皮坎肩。韵梅看着这些带着潮味的“奇装异服”。忽然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北平的街上立着呢。她知道,北乎人是最讲体面的;就是衣服破旧,也要洗得干干净净的。她想不起什么时候看见过这么多,这么脏,这么臭的衣裳来。
仰起头,看看天,那蓝得像宝石的天,她知道自己的确是在北平。那街道,铺户,与路旁落了叶子的树。也都不错,是她所熟识的。她只是不认识了那些人。假若今年,北平人已成了这么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明年应当怎样呢?她不敢再往下想。   
正在这时候,她敢起誓,她的的确确地看见了老三瑞垒!他穿着一件短撅撅的,像种地的人穿的蓝布旧棉袄,腰中系着一根青布褡包。光着头,头上冒着热汗,他顺着马路边走,走得很快。她张开口,喊:“老三!”可是,没有声音。一眨眼的工夫,老三已走出老远去。
老三!老三!她无声地叫了多少次,她不冷了;反之,她的手心上出了汗。老三回来了;刚才,他离她不过有两丈多远!老三,在户口登记簿上已经“死”了,居然又回到北平!老三,在外边打敌人,不单没被敌人打死,反倒公然地打进北平,在马路边上大踏步走着!韵梅的眼亮起来,腮上红了两小块。她无须再怕任何人,任何事,老三就离她不远,一定会保护她!
领了粮,回到家中,多少次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老人们。可是,她晓得这不是随便说着玩的事,必须先和丈夫商议一下。她的话像一群急于出窝的蜂子,在心中乱挤乱撞。她须咬紧了嘴唇,把唇咬痛,才能使那群蜂儿暂时安静一会儿。院中每逢一有脚步声,她就以为是老三。即使没有声音,她还时时地看见他,在厨房,在院中,在各处,她看见他,穿着蓝短棉袄,头上出着热汗。好容易到了就寝的时候,她才得到开口的机会:
“小顺儿的爸,你猜怎么着,我看见了老三!”
祁瑞宣已经躺下,猛地坐起来:“什么?”
“我看见了老三!我起誓,一定是他!”
“在哪儿?他什么样子?”
韵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抱住膝,他把眼盯在墙上,照着韵梅所说的,他给自己描画出一个老三来,像一张相片似的,挂在墙上。呆呆地看着那张想象的相片,他忘了一切。耳中,他仿佛只听到自己的心跳。
韵梅一脱鞋,响了一声,瑞宣吓了一跳;墙上的形影忽然不见了。他慢慢地躺下。“你可千万别对任何人说呀!”
“我就那么傻?”
“好,千万别说!别说!”
“一定不说!”韵梅也躺下。
夫妇都想说话,可是谁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都想假装入睡,可是都知道谁也没有困意。这样愣了好久,韵梅忽然说出一句来:“老三在外面都做了什么呢?”
“不知道!”瑞宣假装在语声中加上点困惠,好教她不再说话;他要静静地细琢磨老三的一切,从老三的幼年起,像温习历史似的,想到老三的流亡。   
可是,她仿佛是问自己呢:“他真打仗来着吗?”
瑞宣的眼睁得很大,可是假装睡着了,没有回答她。他真愿和韵梅谈讲老三,说一整夜也好;但是,他必须把老三的过去全盘想一过儿,以便谈得有条理。老三是祁家的,也是民族的,英雄;他不能随便东一句西一句地乱扯。
韵梅也不再出声,地的想象可是充分地活动着:她想老三必定是爬过山,越过岭,到过很远很远的地方,甚至于走到海边,看见了大海。她一生没出过北平城,对于山。她只远远地看见过西山与北山,老那么蓝汪汪的,比天色深一点。她可不晓得山上的东西是不是也金是蓝颜色的。对于海,她只见过三海公园的“海”,不知道真正的大海要比三海大多少。
她不由得又问出来:“大海比三海大多少呀?”
“大着不知有多少倍!干什么?”
她笑了一下。“正想,老三看见了海没有!”
“他什么都看见了,一定!”
“那多么好!”韵梅闭上了眼,心中浮起比三海大着多少倍的海与蓝石头蓝树木的蓝山。海边、山上都有个结实的、勇敢的老三。    (有删改)
    【注】①《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特意写领粮人们身着“奇装异服”,红呢子破风帽、耳帽儿、旧棉袍、皮坎肩,简单几笔的勾勒,写出了沦陷区百姓生活的艰难。
B.小说中描写自然环境用的笔墨并不多,但还是能够写出抗战时北平的艰难形势,有力地推动了情节发展,并鲜明地表达了全民齐心抗敌的主旨。
C.小说写瑞宣听到老三瑞全的消息后,采用了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的手法,表现了他小心谨慎的态度,真实地表现了瑞宣的个性特点。
D.小说长于叙事,巧于剪裁。择选抗战时北平普通百姓的一次领粮情景中与祁家有关的内容来写,突出了韵梅夫妇对老三的牵挂和盼望。
8、小说节选部分中的主要人物韵梅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老三瑞全只是在韵梅匆匆一瞥中提到,并没有充分描写,可后面的文字却围绕老三从瑞宣和韵梅两个人铺开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镒。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会玉宝器,目之,欲杀平。平恐,乃解表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其明年,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封平以户牖乡。于是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平辞曰:“此非臣之功也。”
上曰:“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平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  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荚得闻。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蕊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B.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C.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讨/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D.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秦,项羽将陕西的关中一带一分为三,分封给原秦朝的三位降将,因以称之。
B.河,秦汉前,“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两者以外河流通常称“川”“水”。
C.参乘,古代乘车,尊者在左,警卫在中,车夫在右陪坐,称“参乘”或“车右”。
D.剖符,封建帝王封赏有功者时,将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以作为凭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平跟随项羽,也曾得到垂青。他跟随项羽人奖攻破泰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平定殷王反叛后,项羽任命陈平为都尉,并赏给他黄金二十镒。
B.陈平逃离项营,遇险机智自保。他横渡黄河时,看到船夫对他图谋不轨,就解开衣服赤身露体地帮助船夫撑船,这样船夫知道他身上无钱才没有下手。
C.陈平知恩图报,荣贵不忘故人。刘邦封他为户牖侯,他辞谢说若没有魏无知,自己就不能入朝为官,于是就将封爵让给了魏无知,皇帝为此称赞了他。
D.陈平富有智谋,处事谦虚谨慎。孝文帝时,他认为太尉周勃在诛灭吕氏宗族的事情上功劳居多,于是托病引退,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让给周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5分)
(2)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一15题。
秋晚登古城
李百药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
颓墉①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注】①墉:城墙。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活动,照应了诗的标题。
B.题目中的”秋”字,除了“秋风”,还表现在“寒”“萧森灌木”“露气”之中。
C、诗中“日落”“余照”等景色,照应了题目中的“晚”字,并将时间形象化。
D.作为一首登临怀古之作,这首诗语言洗练,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如。
15、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蒹葭》中“          ”两句表现了主入公逆流而上,追寻心上人时道路难走又漫长。
 (2)杜甫的《登高》中“      ,       ”两句。由高到低描绘了秋天江边的景物,烘托了自己哀伤的心境。
 (3)苏轼的《赤壁赋》中“      ,    ”两句,反映了“客”感慨人生短皙从而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一19题。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即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即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      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影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过程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中国的古文字不仅用象形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形象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雏的能力还比较      。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      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建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    ),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      人类能在这种情况下创遣太抽象的符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游刃有余  脆弱  依附  难以想象   
B.得心应手  薄弱  依赖  难以想象
C.得心应手  脆弱   依附  不可思议   
D.游刃有余  薄弱  依赖  不可思议
18、文中藏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占文字不仅用象形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B.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象形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形象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C.中国的占文字不仅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形象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D.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方面文字的产生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
B.一方面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就能使得文字产生
C.人类一方面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就成为文字的产生的基础
D.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一些人一到冬季,情绪就变得易怒、忧郁。出现易疲劳、精力衰退、注意力分散等问题。众所周知,
① 。在阳光灿烂的春日,大家很容易产生幸福感;萧瑟寒冷的冬季则很容易使一些人心中产生凄凉、苦阚、垂暮之感。除季节变化造成的生理因素之外,  ②    。比如,一些对当事人影响较大的生活事件,如失业、离婚、生离死别等应激性的创伤发生在任何季节都有可能导致人们陷入严重的抑郁之中。冬季气候寒冷、阳光微弱、草木凋零,这样的情景与一些人受到创伤后的心理世界在某种程度上非常相似,因此人们更容易“触景生情”。不过,一旦气候转暖,大地回春,  ③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廷应急供水工程28日在山东临清开工。工程建成后,可增加京津冀地区供水量4.9亿立方米。利用北延应急供水水源可置换河北和天津深层地下水超采区农业用水1.7亿立方米,为衡术湖、南运河、南大港、北大港等河湖湿地提供补充水源,将保障天津、沧州等地的供水安全。据了解,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建设概算总投资47725万元,总工期21个月。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北方某中学的高三年级,由于下雪,在上体育课时,有两个同学不慎受伤。其中一人胳膊骨折。为此,有不少家长致信学校校长,强烈要求学校高考前停上体育课。对此,校长想听一听学生们的意见,就委托学生会召集部分学生,举办一次座谈会。
    如果你是参会的其中一员,请你写一篇发言稿或者给校长写一封信,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意见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C【解析】A项,原文说“国家也应成为掌握暴力行使手段的唯一合法主体”,并不是说“任意行使暴力手段”。B项,原文只是说“应当受相关国际法基本精神的约束”。D项,原文只是说“有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和对公民乃至国家数据权利的侵犯”。
2、D【解析】“围绕网络技术的独特属性的话题”错,本文所围绕的话题是国家对于网络空间活动的管理。
3、B【解析】“过度分散的行为体和权力分配”只是部分原因,选项误将其理解为充分条件。
4、A【解析】“叶培建提出……的建议”于文无锯。
5.B【解析】“已将其他国家远远地甩在后面”无中生有,实际上,美国已实现载人登月。
6、①嫦娥四号是人类酋个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的探测器,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跨步发展和实现创举。②嫦娥四号在月背软着陆,使中国跻身世界航天领域先进国家行列。③嫦娥四号在月球成功着陆,使中国赢得了国际航天界的信任,为此国外有识之士呼吁与中国合作实现登月。(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7、B【解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文字有两处,“一夜飕飕的西北风,地上头一次见了冰”和“那蓝得像宝石的天”。从这两处描写来看,说“表达了全民齐心抗敌的主旨”有些牵强。
8、①奔波劳碌。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她不能怕冷,要走出家去为家人领粮。②崇拜英雄。小说最后写韵梅想象在海边、山上都有个结实的、勇敢的老三,表现出她对抗战英雄的崇敬。③见识不多。她一生没出过北平城。连山、海都没有见识过。④做事小心谨慎。不敢随便告诉别人在街上看到老三的事情。(任选3点作答,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将表达的重点落在了人们得知老三还活着,并且回到了北平这一消息后的反应,这样安排有利于从人物反应的角度突出表现瑞宣和韵梅对老三的牵挂和他们的小心谨慎;②表现了抗日英雄给了人们安全感,让人们感动、兴奋,振作;③将老三写得富有神秘感,引发读者的兴趣与想象,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D 【解析】原文标点为: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11、C【解析】古代乘车,尊者在左,驾车者在中,一人在为陪坐,称“参乘”或“车右”。
12、C 【解析】魏无知是另外得到的封赏,而不是陈平将爵位让给魏无知。
13、(1)陈平害怕被杀,便封好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已单身拿着宝剑抄小路逃走。(“使使”间“杖”各1分,句意2分)
  (2)汉王大怒,斥骂韩信,陈平踩汉王的脚,汉王也有所悟,于是优厚地款待齐王使者,并派张子房立即封韩信为齐王。(“蹑”“遇”“卒”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丞相陈平,是阳武县户牖乡人。项羽攻占土地到黄河边上,陈平前往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攻破泰国,项羽赐他为卿并赐予相应的爵位。项羽东归,在彭城称王.汉王回军平定三秦向东进军,殷王反叛楚国。项羽于是封陈平为信武君,让他率领魏王咎留在楚国的部下前往。击败并降服了殷王而凯旋。项王派项悍任命陈平为都尉,赏给他赏金二十镒。过了不久,汉王又攻下殷地。项王大怒,准备杀掉前次平定殷地的将领们。陈平害怕被杀,便封好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己单身拿着宝剑抄小路逃走。陈平横渡费河,船夫见他一个美男子单身独行,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腰中定当藏有金玉宝器。就盯着陈平,打算杀痒他。陈平很害怕,就解开衣服赤身露体地帮助船夫撑船。船夫知道他身上一无所有,才没有下手。陈平于是到修武投降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他进去。汉王当天就任命陈平为都尉,让他做参乘,主管护军。第二年,淮阴侯韩信打败了齐国,自立为齐王,派使者把这件事禀报给汉王。汉王大怒,斥骂韩信。陈平踩汉王的脚,汉王也有所悟,于是优厚地款待齐王使者,并派张子房立即封韩信为齐王。汉王粑户牖乡封给陈平。当时与陈平剖符,世代相传而不断绝,封为户牖侯。陈平辞谢说:。这不是我的功劳。”皇上说:“我采用了先生的计谋,克敌制胜,这不是功劳是什幺呢?”陈平说:“如果没有魏无知,我怎么能被提升呢?”皇上说:“像先生您这样可以说是不忘本了。”于是又赏赐了魏无知。第二年,陈平以护军中尉的身份跟从高帝在代地攻打谋反的韩王信。匆忙行军到了平城,被匈奴围困,七天吃不上饭。高帝采用了陈平的妙计,派人到单于的阏氏那里去疏通。才得以解围。高帝脱身以后,陈平的计策始终秘而不宣,世间没人得知内情。孝文帝即位后.认为太尉周勃亲自率兵诛灭吕氏宗族,功劳多,陈平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让给周勃,于是托病引退。孝文帝刚刚即位,觉得陈平病得奇怪,就去探问他。陈平说:“高祖时期,周勃的功劳不如我陈平。到诛灭吕氏宗族时。我的功劳也就不如周勃了。我愿把右丞相的职位让给周勃。”太史公说:丞相陈平年轻的时候,原本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当他在砧板上分割祭肉的时候,他的志向本来已经很远大了。他颠沛忙乱于楚魏之间,最终归附高帝。他常常想出妙计,解救纷繁的危难,消除国家的祸患。到了吕后执政时期,诸事多有变故,但陈平最终能自免于祸,安定汉室,保持荣耀的名望终身,被称为贤相,难道不是善始善终吗!假若没有才智和谋略。谁能做到这一步呢?
14、D【解析】“怀古”错,诗中没有“怀古”,只是登的是“古城”。
15、①直抒胸臆。诗开头的“怅然”和结尾的“此志安可平”,都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抑郁不平之气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②借景抒情。诗中写登城所望之景,“颓墉寒雀”“荒堞”“萧森灌木”“孤烟”“摇落”等景物,萧条冷落,荒凉孤寂,都传达了凄怆、悲凉的情绪。(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6、(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每空1分,出现错字、添字、丢字则该空无分)
17、B【解析】得心应手: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第一处强调习惯使用,故用“得心应手”。脆弱:强调经受不起挫折,不坚强。薄弱:强调单薄、不足。第二处强调能力低,故用“薄弱”。依附:强调附着、从属。依赖:强调依靠。第三处强调依靠,故用“依赖”。不可思议: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难以想象:突出主观上想象不到。第四处强调想象不到,故用“难以想象”。
18、D【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不仅”的位置不当,二是“形象”与“象形”未与前文照应。
19、A【解析】与后文照应,需将“一方面”前提。另外要突出文字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基础。所以选A。
20、①人类对季节的变化较为敏感
  ②社会心理因索也不可忽略
  ③情绪与精神状态也会恢复正常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21、关键信息:①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28目在山东临清开工:②可增加京津冀地区供水量4.9亿立方米;③总投资47725万元,总1期21个月。(前两点每点2分.第三点1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2、【写作指导】体育课,总是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身在学校,谈谈对体育课的认识,每个人肯定都有话可说。
  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感受运动的快乐,享受锻炼的益处.这是体育课的基本作用。上好体育课,是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小处说,有利于个人成才;往大处说,有利于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至于在体育锻炼而出现的一些意外,必须客观对待,绝不可因噎废食。另外,要注意应用文的格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