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于激光导航技术,Trifo Max扫地机评测:衍生出安防等功能

 十八线老编 2020-06-24

好好的平面,为什么厂商非要在扫地机顶部设计凸起一个“瞭望塔”?不仅视觉上有所突兀,重要的是机身厚度瞬间成倍增加,狭小的空间从此只能人为清扫,例如床底、沙发底。

             

其实这并非扫地机厂商有意为之,而是受限于当下扫地机器人的技术。目前市面上95%的扫地机均采用的是激光SLAM技术方案,通过发射激光光束,然后再弹回来,以此测绘出机器人和目标地点的距离形成二维图像,这样是扫地机能够扫描出家居环境和定位自己的原理所在。

             

为了避免阻挡机身发射的激光束,所以激光发射器必须位于机身顶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瞭望塔”。那么目前就没有其它技术方案了?

             

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在技术论坛与“激光SLAM”一并出现的往往还有“视觉SLAM”,主要运用于无人机。至于扫地机行业,因为大家都想闷声发大财,所以就一直使用激光SLAM这套技术方案,直到一家海归企业Trifo回归国内,开启了国内视觉SLAM导航扫地机器人之旅,而今天我们讲解的主角也正好是Trifo今年新发布的Trifo Max扫地机器人,基于视觉SLAM技术方案的全新产品。

开箱晒物:感受年轻开放的气息

Trifo Max扫地机器人的全称叫Trifo Max 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从名字上就能感知到新技术为其带来的新功能,起码视觉+语音肯定离不开。而Trifo Max除了采用全新视觉SLAM技术外,在产品包装上也让我们眼前一亮。

             

第一次看到Trifo Max就会被它年轻开放的包装所吸引,包装正面是一幅温馨和谐的三口之家漫画图,直接将产品的使用场景印刷在包装上,这种风格虽说不是Trifo首创,但在国内也是凤毛麟角。

             

打开包装映入眼帘的是一份圆形的说明书,毫无疑问,这是PM有意为之,与扫地机器人的造型相呼应。说明书内容以插画为主,对于第一次接触扫地机器人的小伙伴比较友好。

             

包装内除了扫地机外还有一个电源适配器,一体化设计,造型上比较中规中矩,输出标准是20V/2A,电源线长度为1.5m,接头是标准的DC接口。

             

充电底座也比较常规,但体积比较小巧,三维尺寸为3.8*13.9*7cm,体积越小也就意味着扫地机的定位精度要求更高。

             

Trifo Max扫地机器人在整体设计上延续了行业方案,正圆形的机身,并且目前仅有白色版本。单论颜值,Trifo Max却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看来年轻的团队更懂得用户的心思。机身表面采用了IMD处理工艺,呈现出陶瓷般的高级质感。

             

横看整个扫地机器人市场,Trifo Max扫地机器人算是纤薄体型选手,三围尺寸为φ36*8.4cm,之所以能够在厚度上做到8.4cm,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取消了用以测距的“瞭望塔”状LDS激光测距传感器,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全局彩色快门摄像头,摄像头本身做了下沉设计,仰角为45°。为更好的保护镜头与方便清洁机身,摄像头上方覆盖有一块透明窗(外围有一圈绿色的装饰线条)。

             

除此以外Trifo Max扫与我们常见的扫地机器人几乎保持一致,机身顶部有两颗物理按键(Home键和Power键),通过长按、短按等操作来实现扫地机的相关功能,按键数较少便于用户操作和记忆。

             

机身顶部的上盖可以直接旋转打开,打开后即可看到内部的WiFi指示灯和重置按键,旁边还有一颗USB充电口,USB充电口的设计比较少见,难道这是为了拿去陌生环境进行使用预留的备用充电方案?

             

尘盒也隐藏在这里。尘盒容量达到了600ml,可以保存更多的垃圾,尽可能的减少垃圾倾倒次数。同时尘盒为完全的透明设计,有多少灰尘一目了然。为防止二次污染,尘盒上还设计有配备Hepa过滤网,不管是照顾家人健康还是防止扫地机堵塞,我们需要定时按照说明清洁过滤系统。Hepa过滤网为可拆设计,更易于我们清理和降低更换成本。

             

扫地机正面是防撞栏,防撞栏看似黑色,其实是半透明的全方位镜片,扫地机的大部分传感器就内置其中。

             

扫地机背面就是动力系统和清洁系统。在动力方面采用了经典的三轮设计,正前方无动力的万向轮和位于机身中部两侧的两个高弹软胶包裹的驱动轮。

             

驱动轮直径达到了65mm,所以越障能力有了保障,应付20mm的障碍物不在话下。其实在三个轮子旁边各有一颗悬崖传感器,能够防止扫地机从高处掉落而损伤。

             

边刷能够有效的将灰尘聚拢到机身底部中央位置,然后将灰尘交给滚刷,同时还能够将扫地机器人滚刷触及不到的墙边灰尘及时清扫过来;滚刷采用了刷毛与胶质刮条相结合的设计,长度达到了21cm,这在大体格的扫地机当中都可以说是“大杯”选手。

             

扫地机除了用滚刷“捡起”垃圾外,此时滚刷区域的吸力也是收集垃圾的重要手段之一。Trifo Max最高拥有 3000Pa的强劲吸力,大吸力固然重要,但是在日常清扫过程中并不意味着一定需要最大吸力,一方面大吸力会加大功耗造成续航降低,同时会带来噪音增加,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地面洁净度来选择吸力大小。

体验:APP远程操控,开启更多高阶功能

日常使用中,正常的清扫和回充我们都可以直接在机身通过按键来实现,但是为了实现远程操控和开启更多高阶功能,Trifo Max扫地机器人同样具备专属APP“Trifo Home”。

按照指示说明将扫地机器人正常联网并添加到自己账号下的“Trifo Home”,那么有且仅属于你的一款扫地机器人已经诞生。在APP主页面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扫地机器人的基本状况,例如当前所处的位置、家庭地图、清扫的面积、清扫时间和当前剩余的电量。当然此时按键上的清扫、回充功能也布局在首页底部。

             

除了常规操作和状态外,在APP端还能对吸力进行调节,比较悉心的是吸力大小被设计为了进度条形式,也就意味着可以实现无级调节。

             

除了依靠视觉SLAM自动规划清扫路径外,Trifo Max扫地机器人还支持远程手动操控,通过按钮我们可以对扫地机器人进行“指哪打哪”操控,实际操控下来十分的流畅。当然我们也可以进行定点清扫,在地图上选择需要清扫的位置即可让扫地机器人进行定点清扫。

衍生功能:看家、安防一个不少

             

正因为Trifo Max扫地机器人搭载了一颗全局彩色快门摄像头,所以可以衍生出诸多使用场景。首先在清扫环节上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尴尬状况,例如父母在家带娃,但是老人并不会使用扫地机器人,那么即使你身处天涯海角都可以帮助父母让它打扫卫生。

             

除此以外,Trifo Max扫地机器人还重新定义了家庭网络摄像头,扫地机器人的自由移动属性,可以让我们通过手机APP远程操控而实现全方位的监控家庭环境,特别情况下家中进入陌生人还能主动报警,这点是目前网络摄像头做不到的。

对于家里有小孩或者有养宠物的环境,Trifo Max扫地机器人看家是最好不过的,当宠物有不当行为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扫地机去及时制止。对于有小孩的家庭还可以手动操控扫地机器来实现更多样性的亲子时光。

清洁能力测试:战斗力爆表

             

日常生活中,扫地机更多的是清扫一些灰尘和小颗粒的垃圾,为了实测清洁能力,我特地拿面粉和纸屑来模拟,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轻松打扫干净。

             

为测试吸力效果,我特地选用了光滑的红豆来做测试,因为如果仅靠扫地机的滚刷是很难清洁地面红豆的,这就需要借助到吸力,开启Trifo Max的标准档吸力下绝大对数红豆都能直接被吸走。

总结:新技术新体验

颜值上Trifo Max扫地机器人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同时在清洁能力上也算是中上水平,虽然并没有配备拖地功能,但是应付日常生活足以,毫无疑问他是一款合格的扫地机器人。

             

Trifo Max最大的创新在于采用了全新的视觉SLAM技术方案,在同质化的今天为扫地机器人市场注入了新的血液,这种精神值得称赞,也是友商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衍生出来的家庭监控与智能交互方面也给智能家居提供了新的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